刘雪妮 彭正辉
以往的盈余管理研究主要关注应计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近年来理论界的研究开始延伸到第三类盈余管理——分类转移。分类转移盈余管理是指管理层有意地将利润表内的某些项目进行“错误”分类的行为,比如将经常性费用归为非经常性损失,或将非经常性收益归为经常性收益。由于分类转移只是将一些收入、费用、利得或损失在损益表的不同项目间进行垂直移动,该类操纵并不改变公司的净利润,只是改变了报告的盈余结构,目的是夸大核心盈余。另外,分类转移盈余管理的成本也低于应计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一方面因为分类转移既不像应计盈余管理那样会引起利润反转,也不像真实活动盈余管理那样因为改变了企业的基本经济活动而产生不良的经营后果;另一方面,由于分类转移不改变公司利润而表现出的相对隐蔽性,外部审计师和监管机构对其很少进行详细审查,从而被发现的风险相对也低(Nelson et al.,2002)。企业进行分类转移盈余管理的动机在于市场对核心收益和非经常性损益的反应不同,企业会为了迎合分析师预测和投资者期望而进行分类转移(McVay, 2006),而高度一致的分析师盈利预测数值是很重要的盈利目标(Brown & Caylor,2005),没有达到盈利预测目标时公司股价会有较大下跌。分类转移会降低核心盈余持续性,造成投资者错误估值并形成核心盈余异象(Alfonso et al.,2013;李晓溪等,2015))。因此,如何有效抑制上市公司分类转移行为,对于提升会计信息质量实现资本市场资源的有效配置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般而言,完善的内部控制能够营造企业内部良好的运营环境,是提升企业治理水平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高质量的内部控制能够带来更高的盈余质量 ( Doyle et al.,2007;Chan et al.,2008; 方红星,2011)。独立审计作为一种外部治理机制,通过其鉴证职能能够实现对企业盈余管理的监督。高质量的独立审计从企业外部揭示财务报告的错报、漏报与财务舞弊行为,是提升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制度措施。但是当前国内外对内部控制、独立审计与盈余管理的相关关系研究绝大多数是从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的角度考察,研究对分类转移的治理情况的相对较少。自McVay(2006)首次提出核心盈余预测模型,验证了分类转移的存在,上市公司通过分类转移手段进行盈余管理的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的公司治理机制,尤其是内部控制和独立审计是否能识别并抑制分类转移,尚待检验。
Barnea et al.(1981)最早发现管理人员希望最大化自身效用并减少潜在的诉讼风险,会将经常项目收益和非经常性收益进行平滑。Givoly et al.(2000)发现,管理层会在分部之间转移收入,将收入转移到市盈率最高的分部以最大化公司预期价值。McVay(2006)首次提出核心盈余预测模型,并通过考察未预期核心盈余与特殊项目之间的关系,检验了分类转移操纵的存在性,发现未预期核心盈余与特殊项目正相关,表明经理会将经营费用向下转移至减少收益的特殊项目以调增公司的核心盈余。Fan et al. (2010)对核心盈余预测模型进行了修正,并发现当操纵应计利润的能力受到限制时,经理实施分类转移操纵的可能性将增大。Barua et al. (2010)发现经理会将经营费用向下转移至减少收益的终止经营项目以调增公司核心盈余,目的是为了实现分析师预测。国内学者吴溪(2006)发现了一家将经常性费用分类转移为非经常性损失而被监管部门发现并要求纠正的A股公司。裴宇(2012)也发现我国普遍存在将核心费用错误归类到特殊费用科目来夸大核心盈余的盈余管理方式,且随股权集中度的提高这种盈余管理的情况更严重。张子余、张天西(2012)研究发现仅在某类特殊微利公司存在将利润表中的部分“核心费用”转移到“营业外支出”项目的分类转移行为。高雨、闫绪奇(2014)研究发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的相关监管政策尽管强调了核心利润的重要性,但却引发了上市公司通过非经常性损益进行分类转移的行为。程富、王福胜(2015)研究发现所有公司存在将经营费用向下转移至营业外支出或将营业外收入向上转移至营业收入的分类转移。周夏飞、魏炜(2015)研究证明我国上市公司一方面存在把非经常性收入分类转移为营业收入,把营业费用分类转移为非经常性损失;另一方面还存在非经常性损益表和利润表之间的分类转移。叶康涛和臧文娇(2016)研究发现,"八项规定"实施后国有企业的消费性现金支出计入当期管理和销售费用的比例显著下降,而计入本期存货科目的比例显著上升,这表明国有企业利用费用分类转移手段规避“八项规定”的监管。
分类转移会降低核心盈余持续性,造成投资者错误估值并形成核心盈余异象(Alfonso et al.,2013;李晓溪等,2015),因此,分类转移盈余管理的治理便成为学术界和实务界关注的问题。Haw et al. (2011) 研究了新兴资本市场中公司治理机制对企业分类转移行为的影响,发现强有力的法律制度保护和高质量审计可以有效抑制分类转移操纵。Abernathy et al.(2014)通过实证研究指出,当公司应计项目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能力和空间受限时,更有可能采取分类转移。John et al.(2014)研究发现,当公司的财务状况不佳而使真实盈余管理受到约束时,归类变更盈余管理程度会随之增加。Zalata& Roberts (2015) 研究发现当董事会和审计委员会有更多的其他公司的CEO成员时,分类转移盈余管理更为普遍。王良成(2014)研究发现,行业市场竞争压力对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具有抑制作用。因此,管理层可能会通过分类转移盈余管理,突出公司的经营能力,以提高市场定价和巩固市场地位(喻凯、冯敏,2017)。路军伟等(2015)研究发现管理层持股能使管理层与股东的利益趋同,促使其按照股东利益最大化原则进行经营决策,从而有效抑制真实盈余管理,但也有可能促使管理层采用不改变经营实质的盈余管理方式来满足其机会主义动机。程富、王福胜 (2015)研究发现大股东和独立董事对分类转移操纵的抑制作用仅在非国有企业中得以体现,而机构投资者对分类转移操纵的抑制作用仅在国有企业中得以体现。李星辰、姜英兵(2018)研究发现,股权激励会促进高管进行分类转移;相比于股票期权激励,实行限制性股票激励的高管分类转移程度更强。
表1 变量定义表
表2 异常核心利润与营业外收支净额的相关性分析
目前国内外关注盈余管理治理的研究越来越多,但有关内部控制和独立审计两类治理机制对分类转移的治理效果的研究却相对较少,现有文献主要是研究上述两种机制对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的治理效果。方红星、金玉娜(2011),施屹舟、 范黎波(2017)等均发现,高质量内部控制能够抑制公司的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提高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与有效性。张嘉兴、傅绍正(2014)研究发现,内部控制和注册会计师审计在抑制盈余管理过程中存在替代关系。这些研究主要关注的还是盈余管理的前两种方法,而内部控制机制和独立审计机制在上市公司分类转移问题上能否发挥效用?发挥什么样的作用?这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因此,本文聚焦上市公司分类转移问题,探讨内部控制、独立审计对上市公司分类转移行为的影响。
内部控制作为一种对企业及其管理者的监督治理机制,在抑制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方面是有效的。前人研究表明当应计盈余管理受到限制时,管理者可能转向运用其他盈余管理方式,比如真实盈余管理(Cohen &Zarowin 2010; Zang 2012)。然而,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会对企业未来盈余产生不良影响。因为应计盈余管理会受到以后期利润反转的影响,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也可能对未来现金流产生负面影响。分类转移因为不改变最终的净利润,是一种成本相对更低的盈余管理方式。
当公司内部控制的质量变高时,往往伴随着公司的信息更为透明化,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信息对接更为完整,经理人操纵盈余管理的空间就会变小,此时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的实施就不会那么容易了,反而分类转移盈余管理因其相对比较隐秘将更多的作为粉饰报表的手段。Abernathy et al.(2014)通过实证研究指出,当公司应计项目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能力和空间受限时,更有可能采取分类转移。因此,本文认为公司内部控制质量越高,分类转移盈余管理程度就越高。基于此,提出如下假设:
H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越高,分类转移盈余管理程度就越高。
独立审计的存在一定程度上能实现抑制管理层盈余管理与粉饰报表的行为。高质量的独立审计能够在上市公司的财务与经营信息和报表使用者之间架起一道沟通的桥梁,减少各方的信息不对称性,提高报表的信息质量,抑制公司管理者的投机行为,保障投资者的利益。Chi et al.(2011)发现高质量审计抑制了应计盈余管理,促使企业更多运用真实盈余管理。
表3 所有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现实中,规模大的会计师事务所为了降低审计失败率,维护事务所的声誉,能保持更高的审计独立性,也能提供更高质量的审计报告。同时,规模大的会计师事务所因其规模效益优势,会更多地对审计师进行系统的培训,使他们的知识经验都处在一个与时俱进的更新状态下,对于更为隐蔽的分类转移盈余管理也能有更好的抑制作用。有很多研究比较了“四大”和“非四大”在抑制盈余管理方面的效果,Knechel et al.(2013)发现“四大“审计的企业相对于“非四大”审计的企业在披露的报告盈余质量方面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他们指出高质量审计伴有更高效的监督,能够限制管理者进行机会主义盈余管理。本研究以是否“四大”作为审计质量的代理变量,假定高质量的独立审计能够成功识别出分类转移盈余管理。基于此,提出如下假设:
H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独立审计质量越高,上市公司分类转移盈余管理程度就越低。
1.被解释变量。上市公司进行分类转移,在财务报表中的基本体现就是核心盈余异常。因此,参照同类研究的做法,本文被解释变量是异常核心利润。异常核心利润用McVay(2006)的计量模型估计得到,其模型如下:
上式中等式左边CEi,t为核心利润,等于(净利润-非经常损益)/营业收入(李晓溪等,2015;刘宝华等,2016),由于核心利润具有持续性的特点,所以将其滞后一期项作为解释变量。ATOi,t为总资产周转率,将总资产周转率计入模型是因为其与销售利润率成负相关。Acci,t为核心应计利润,其计算方式等于(核心利润-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营业收入, Sloan(1996)发现,应计利润水平对未来的业绩表现有一定的影响,考虑到应计盈余管理的存在,使得当期经营业绩与当期的应计利润水平正相关,因而将当期的应计利润与上期的应计利润纳入模型。△Salei,t为营业收入增长率,当△Salei,t小于0时,Neg△Salei,t等于△Salei,t,否则Neg△Salei,t取值为0。在此模型中除了总资产周转率和营业收入增长率,其他变量都是通过营业收入平减后的相对值。
由于样本数据为一年期,所以上述模型在估计残差时不控制年度效应,但为了计算的精确要控制行业因素。根据上述模型回归出各变量系数,继而拟合出预期核心利润,再算其残差值即为异常核心利润,计为UNCE。本文利用UNCE的值来衡量分类转移盈余管理的程度。
2.解释变量的设计
(1)内部控制(IC)。本文内部控制质量的衡量根据深圳迪博公司公布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来反映。在模型构建与回归中,对内部控制指数进行了分组,分组的界限定位样本容量中内部控制指数的平均数。如果内部控制指数大于平均数,则IC记为1,否则记为0。
(2)审计质量(Audit)。借鉴Defond & Jiambalvo(1991)的研究,审计质量的分组通过样本公司是否被“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来评定,如果是,则审计质量Audit记为1,否则记为0。
3.控制变量的选择
表4 全样本和内控分组对分类转移影响的回归分析
参考李晓溪等(2015),刘宝华等(2016),周夏飞(2017)等的研究,本文还设置了控制变量。具体定义如表1所示。
首先,对假设一的检验采用下列回归模型,以分析内部控制对分类转移盈余管理的影响:
模型(2)等式左边为异常核心利润,表征分类转移的程度。等式右边为解释变量与控制变量,为控制行业差异,模型引入了行业虚拟变量。Extrai,t为营业外收支净额,若Extrai,t的系数显著为负,表明营业外利润与异常核心利润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此消彼长的关系,可以确认分类转移的存在。等式右边引入Extrai,t与ICi,t的交乘项,若该项系数显著为负,则表明存在分类转移的情况下,高质量内部控制对上市公司的分类转移盈余管理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类似地,采用如下回归模型对假设二进行检验,分析独立审计对分类转移盈余管理的影响:
模型(3)回归结果若Extrai,t的系数显著为负,表明营业外利润与异常核心利润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此消彼长的关系,说明存在分类转移的现象。等式右边引入Extrai,t与Auditi,t的交乘项,若该项系数显著为正,则表明存在分类转移的情况下,独立审计质量越高,企业越少实施分类转移盈余管理。
本文选取2017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作为初始研究样本,剔除金融行业的上市公司,同时剔除数据缺失的样本,再剔除ST以及*ST的公司,最后得到2736个观测数据。内部控制指数来自深圳迪博公司的DIB内部控制数据库,财务数据、公司治理数据及审计机构数据通过CSMAR数据库和WIND数据库得到,行业分类参照现行证监会行业分类标准,制造业取两位编码。为控制异常值对研究结果的影响,本文对所有的连续变量进行1%的缩尾处理。本文使用的统计软件是STATA12.0。
表5 全样本与审计分组样本对分类转移影响的回归分析
为了检验公司是否进行了分类转移盈余管理,例如将非经常性项目的收入平移至日常营业收入或者将日常产生的营业费用转移至非经常性项目,需要把非预期的核心利润与营业外收支净额做一个相关性分析,若异常核心利润与营业外收支净额呈负相关可以初步判断存在分类转移问题。
如表2所示,异常核心利润与营业外收支净额负相关,而且相关系数达到了-0.418,意味着样本公司确实存在分类转移行为。
1. 所有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表3列示了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表中异常核心利润的均值在保留5位小数的情况下为0,说明样本企业异常核心利润占营业收入的平均百分比小于千分之一,表明研究样本选取不存在偏差。营业外收支净额的均值为0.00568,说明样本公司中营业外收支净额占营业收入的平均百分比为0.568。根据企业是否是“四大”审计,对审计质量进行了0、1赋值,根据统计,在样本容量中有6.8%的企业是经过“四大”审计的财务报告,符合现实情况。销售波动率的平均值为11.6%,说明样本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相对良好。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最大值达到89.09%,平均值为34.925%,说明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较高。
由于本文表格较多,各变量的相关性系数表不再放置文章中。相关性分析发现,不存在两组及两组以上相关系数大于0.6的显著相关关系,说明各变量之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现象,可以纳入回归模型。
2. 内部控制对分类转移盈余管理的实证分析
表4是对假设一的回归处理结果,回归中对公司层面进行了聚类调整,同时控制了行业效应。其中第(1)列是全样本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到extra的系数为-2.017,并且在p值小于0.01的情况下显著,说明样本公司存在分类转移盈余管理问题。
表格第(2)列和第(3)列分别是根据样本公司迪博内控指数平均数进行分组的回归结果。从中可以看出内部控制质量高的一组,营业外收支净额(Extra)与异常核心盈余(UNCE1)的回归系数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是-3.225,而内部控制质量 低的一组,营业外收支净额(Extra)与异常核心盈余(UNCE1)的回归系数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是-1.529,相比而言,内控越好分类转移程度越大。说明内控质量高的企业,由于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受到限制,更倾向于实施分类转移,假设一初步得到支撑。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高质量的内部控制能够有效抑制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却不能有效抑制相对隐蔽的分类转移盈余管理,相反出于粉饰利润的目的,企业管理者会转向进行分类转移盈余管理。
表6 利用交乘作用检验对分类转移的影响
3. 审计质量对分类转移盈余管理的实证分析
表5是对假设二的回归处理结果,回归中对公司层面进行了聚类调整,同时控制了行业效应。
表5第(1)列说明的情况同上表4。第(2)列是会计信息由“四大”审计的企业的分类转移情况,可以看出营业外收支净额(Extra)的回归系数为6.825,且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成立,说明营业外收支净额(Extra)与异常核心盈余(UNCE1)不存在显著负相关,表明“四大”审计的企业,分类转移得到了抑制;在第(3)列“非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企业,Extra与异常核心盈余的回归系数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达到-2.507,说明在低质量的审计环境下,上市公司有分类转移行为。综合说明高质量的审计能够达到抑制分类转移行为的效果,假设二初步得到了支撑。这表明实践当中,独立审计已经开始关注上市公司的分类转移盈余管理行为,并且较高水平的审计师能够识别出上市公司的分类转移行为,并对其加以抑制。
在进一步分析中,对Extra、IC、与Audit的自然取值分别进行去中心化处理后得到交乘项Extra*IC以及Extra*Audit,以降低直接交乘可能带来的模型多重共线性。回归中对公司层面进行了聚类调整,同时控制了行业效应。目的是换角度检验考虑内部控制因素、独立审计因素时,上市公司分类转移的情况。表6为回归分析结果的数据。
表6第一列是对假设一的进一步回归结果,从中可以看出营业外收支净额(Extra)的回归系数在1%显著性水平下达到-1.501,负相关表明公司存在分类转移盈余管理。Extra*iC的回归系数在1%显著性水平下达到-1.644,说明内部控制的提高促进了分类转移盈余管理,再次支持了假设一。
表6第二列是对假设二的进一步回归结果,从中可以看出营业外收支净额(Extra)的回归系数在1%显著性水平下达到-2.515,负相关也表明公司存在分类转移盈余管理,Extra*Audit的回归系数在1%显著性水平下达到9.028,说明审计质量的提高能有效抑制分类转移盈余管理行为,该项数据也再次支持了假设二。
在运用McVay(2006)的度量模型计算UNCE时,对于核心利润的计算有多种不同的思路,这里借鉴程富、王福胜(2015)的做法,用“营业收入-营业支出-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收入”来计算核心利润,对模型2与模型3再次进行回归检验,回归结果显示,假设一、二依然成立,可以认为满足稳健性要求,结论保持不变。
本文以沪深两市A股2736家上市公司数据作为研究样本,根据McVay(2006)的计量模型计算得到非预期核心利润作为被解释变量,以内部控制质量与独立审计作为核心解释变量,并考虑一系列控制变量的基础上构建了回归模型,对内部控制与独立审计和分类转移盈余管理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结论:高质量的内部控制抑制了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但促使企业转而借助分类转移手段进行盈余管理;而独立审计的质量越高,一定程度上能起到抑制分类转移的效果。基于此,本文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完善内部控制的管理体系,加强内控机制对分类转移盈余管理的识别能力。内控对于公司实施盈余管理的行为应当有更全面的认识,而不是仅仅对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做到有效控制。分类转移盈余管理对企业的持续性经营业绩有较为隐蔽和有效的粉饰作用,对于大部分没有设置针对性识别和防范分类转移的内控来说,辨识分类转移的存在并不容易,当然,更谈不上对其进行规制和抑制。,企业内控管理委员会可以要求财务报告加大对非经常性项目的披露,将其相关利润表项目做一个集中说明,以便能够较为直观地获取分类转移盈余管理的相关内容。
第二,强化核心利润与非经常性损益审计的审计师责任,明确具体审计程序与审计责任,同时应提高整体的审计环境。从文中结论得知,“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与能力来识别分类转移盈余管理,但是“非四大”的审计师事务所还有待提高。因此,应加大对中小会计师事务所的引导,形成一个公平、真实、规范的审计市场环境。总的来说,为了充分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强化审计机构的责任,规范核心利润与非经常性损益的审计过程,是提高独立审计师抑制分类转移问题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