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政 李云勇等
杨 政:统编本教材中的科普单元究竟怎么教呢?今天,我们研究小组的伙伴们将一起研讨。首先,我们来看统编本教材中科普文单元的教材编排。
李云勇:统编本教材中的
科普文单元安排在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科普,所以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是科普文,即科学知识普及的实用文,主要任务是让学生获得科学知识,训练逻辑思维,培育科学精神。语文要素是“阅读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試着解决”,这个单元是四年级上册提问策略单元的延伸,四年级上册要求是能够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本单元是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习作要求是“展开奇思妙想,写一写自己想要发明的东西”。
杨 政:那么语文要素是如何具体落实到每一篇科普文中的呢?
郭 兰:《琥珀》是一篇科学小品文,也是本单元的第一篇文章,责任重大,本文的学习要点是推测。如何让学生理解到“推测”呢?
第一步,用“鱼骨思维导图”把握文本内容,如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第二步,用联系上下文的策略,探究作者为什么可以得出这样的推测。作者从化石中的细节入手,加上合理的想象,推测出琥珀形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清晰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还可以明白故事不是作者随意的想象,而是有依据的推测。
第三步,联系科学知识,去探究本文推测的合理性。可以引导学生换一换故事发生的季节(如把夏天换成秋天)、时间(如换成100年前)等,会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学习琥珀形成的知识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培养了科学精神。
刘 利:刚才,郭老师将解决问题的三种方法转化成了很好的支架,我们试着将学生提出的问题分为两类:一类是依托文本能够解决的问题,一类是依托文本不能解决的问题,根据《飞向蓝天的恐龙》这篇课文的特点,我们可以重点指导依靠文本能够解决的问题,这类问题主要分为关于内容的和关于写法的两个方面。
樊红丽:这两方面的问题,你打算用什么方法来解决呢?
刘 利:首先,关于文本内容的问题,如果是针对文章整体提出的,如:科学家探寻鸟类起源于恐龙的历史进程?我们可以采取“图表法”,以时间为序,提取出相关信息,再借助表格,简明扼要地介绍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如果学生提出的是关于部分内容的问题,我们可以采用前一节课所学的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加以解决。
樊红丽:针对作者写法的问题,又该怎么办呢?
刘 利:面对这类型的问题,我们可以采用比较阅读的办法,来体会科学小品文语言准确、生动的特点。这也顺势解决了课后第三题。
邓江山:刘老师很好地解决了
依托文本能够解决的问题,那么依托文本不能解决的问题怎么办呢?查资料。
如何在学习《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这篇课文的同时,学到查资料解决问题的方法呢?
一是头脑风暴,拓宽查资料的路径。让学生知道,除了网络,我们还可以通过图书馆、博物馆、问别人(尤其是专家)等路径找到有用的资料。
二是关键词搜索,提升查资料的精准度。本课的科技新词就可以作为搜索的关键词,学生很快就能搜索其含义;要搜索纳米技术应用的例子,我们可以在第一个关键词“纳米技术”之后添加一个“应用”,添加关键词让查到的资料更精准。
三是对比辨析资料,提升学生高阶思维。查出来的资料就一定是准确的吗?网上可是众说纷纭,需要我们引导学生在对比中辨析。本文“纳米技术”的定义就与百度百科有明显区别,通过对比辨析,就能体会出作者的“科技是造福于人类”的价值导向。
杨 政:三篇精读课文的教学,学了什么?通过科普文学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方法的学习不是割裂的,而是贴着文本、贴着学生进行的。那么科普单元略读课文怎么教呢?
樊红丽:《千年梦圆在今朝》是本单元唯一的一篇略读课文。大家知道,略读课文主要是引导学生运用方法进行阅读。本课就要着力放手让学生用前面几篇精读课文所学的图表、联系上下文、查资料等解决问题的方法来阅读。
1.获取知识用“图表”。科普文阅读的目的首先就是要获取知识,本文“缘梦—追梦—梦圆”的过程,就可以让学生自主搭建“表格”的思维支架来提取关键信息。
2.体会科学精神用“联系上下文”。将“神舟飞船上天”这一梦圆的新闻与原文对比,然后思辨只写这部分可以吗?以此联系上下文,体会千年追梦蕴含的科学精神。
3.了解我国科技领域新成就用“查资料”。飞天梦的实现举世瞩目,科技成就日新月异,充分利用“查资料”这一策略,让学生感受科技的精彩,不断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
杨 政:好!让略读课文成为学生学习方法的练兵场,“从学到习”“从会到用”,让方法内化为素养。
王光菊:那么“快乐读书吧”《十万个为什么》又怎么读呢?
我设计了三种课型:
激趣导读课:1.用猜谜和抢答的方式,激发阅读兴趣。2.读封面封底,读导读,读目录,了解整本书大概内容。3.读感兴趣的问题,指导阅读,习得阅读方法。4.填图表,拟定阅读计划。在阅读中用问题记录卡推进阅读,让学生记录书中问题,并把答案写在卡片背面。
问题推进课:通过分享阅读记录卡、知识竞赛理解科学知识;通过精彩片段的对比赏析体会写作特点。
深度交流课:让学生讲故事,分享阅读成果。本书知识和新的研究成果进行对比,培养学生质疑求真、合作探究的科学品质和科学发展观。教师引导学生以本达类,推荐更多优秀的科普作品,培养学生持续的科学兴趣。
杨 政:是的,精读课文、略读课文和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功能定位明确,打通了课内外阅读屏障,为学生营造了一片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生长的乐土。说起习作,难免让人头疼,而科普文的习作就更难了,我们如何在习作中落实单元要素呢?
石银美:本单元的习作是《我的奇思妙想》,要求展开奇思妙想,写一写自己想发明的东西。显而易见,本次习作肩负两项任务——想象奇,写清楚。因此导学核心目标定位为:
其一,能借助生活需要,运用科技知识展开“奇思妙想”,拓展选材维度。——解决为什么写。
其二,能借助思維导图,通过“困难—功能—样子”的思维路径设计发明的东西,梳理写作思路。——这是解决写什么。
其三,能借助“过程描述”等方法,把所发明东西的功能写清楚。——这是解决怎么写,关注写得怎么样。
刘 利:怎样才能让学生在很有乐趣的状态下,用可操作的简单方法,把自己想要发明的东西写清楚呢?
王 兰:第一,怎么想?首先创设恰当的交际语境,借助“功能组合”“科技创造”等策略引导学生有中创新、无中生有,打开奇思妙想的思维空间;随后,尝试运用“组合”“创造”等方法,设计未来消防车,小试牛刀;接着借助“未来消防车视频”,感受运用“功能组合”及“科技创造”带来的奇妙功能,同时明白“样子”与“功能”的关联。
第二,怎么写?首先借助未来消防车“发明申请表”范例,填写自己的“发明申请表”,即构篇的“思维导图”;其二,初写呈现学生写作原有水平(能尝试运用本单元学习的说明方法,如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等,但对于发明东西的功能效果介绍不够清楚),再借助例文支架,引导学生找到写好功能的方法和路径;其三,借助策略,自主修改,在交流、展评中,学生习作能力得以提高。
杨 政:从导选—导思—导写— 导改,贴近学生的习作思维,让奇思妙想跃然纸上。真好!接下来,我们谈谈科普文单元怎么教。
李云勇:科普文是不是就按照说明文来教呢?
苏建明:本单元的课文,《琥珀》《飞向蓝天的恐龙》是科学小品文,而《千年梦圆在今朝》是篇通讯,典型的说明文只有《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如果我们都用说明文的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这些知识来解构,有些无从下手。
郭 兰:科普文到底教什么呢?
苏建明:剥开文体的外衣,发
现这几篇科普文的核心都是知识,即使作者带有“情感”,都是为了劝说读者相信作者所介绍的知识是真的。
所以我们首先要教知识,从多样的文体中提取知识,可以用“图表法”“联系上下文”,理解科学知识的真。
其次是体会作者为什么要用这样的文体来介绍这些知识呢?这就要剖析文体的特点,可以用“比较法”,体会不同文体的表达之美。
接着,引导学生辨析这些知识是否真实可靠、布局是否合理,可以“联系上下文”“查资料”,培养质疑求真的科学思维。
最后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联系自己的生活,找出与文本呼应之处,真实的情境能让学生更深刻地领悟阅读的作者意识与读者意识。
石银美:科普单元教学活动怎么设计?
苏建明:充分利用本单元的解决问题的四大策略(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查资料、问别人),开发下位策略支架,设计出贴近科普文特点的教学活动。这样,便将文体单元与策略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了。
杨 政:策略单元要教阅读策略,文体单元更要关注文体特点,两相结合就更有味道了,什么味道呢?语言的味道、思维的味道、审美的味道、文化的味道。刚才工作室的伙伴们分享了科普单元怎么教,只是打开了一扇窗,希望大家能更深入研究,撑开一片属于自己的天!谢谢!
(作者单位:杨政,重庆市丰都县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李云勇,重庆市忠县白石镇中心小学校/郭兰, 重庆市南川区隆化第一小学校/刘利,重庆市北碚区文星小学/樊红丽,重庆市长寿区川维小学校/邓江山,重庆市梁平区梁山小学/王光菊,重庆市彭水县第四小学/石银美,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中和街小学校/王兰,重庆市沙坪坝区森林实验小学校/苏建明,重庆市渝北区空港新城小学校)
责任编辑 杨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