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芳检
摘要:新时代,问题导入式专题教学法在提升“原理”课教学实效性、启发性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该方法的实施须经过凝练专题、设计问题、导入正题等过程,做到均衡教材内容的整体性和针对性、调动学生学习的关注度和参与度、注重教学内容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关键词:问题导入;专题教学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20)12-0289-02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想政治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1]。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以下简称“原理”课)采取问题导入式专题教学法,就是要坚持以学生学习与生活或者社会发展与改革实践中出现的热点、难点或疑点等问题为导向设计专题,重构教材章节内容,优化传统教学方法,旨在让学生深刻掌握基本原理,提升其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该方法兼具“问题导入”与“专题教学”两种教学方法的优势,是“原理”课的优选教学方法。
一、新时代“原理”课问题导入式专题教学法的优势
第一,有利于促进“原理”课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原理”课的内容有一定的抽象性。在新时代,社会发展热点、难点问题更加复杂,这就更加要求“原理”课注重理论与社会实践、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该教学法强调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发生在学生身边的重大热点、难点问题,把原理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培养学生通过个案发现规律、提升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第二,有利于促进“原理”课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目前,“原理”课在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学管理等方面有统一要求,课程内容十分丰富,在40个相对有限的课时内,按部就班全面讲授课程内容并不切实际。这就需要教师在全面、系统、准确把握该门课程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制宜。该教学法既立足现有教材,又跳出传统章节体系,灵活处理教学内容,有效化解内容多与课时少的矛盾,实现统一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第三,有利于促进“原理”课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教师是“原理”课课堂教学的策划者、组织者和实施者,主导地位不言而喻。当代大学生并不满足于传统程序化的教学方式,希望围绕他们感兴趣的社会主题进行自主式的问题探索性学习,经教师点拨提炼,形成正确的判断。该教学法关注90后大学生的心理需要、情感表达和个性发展,给予他们每个人表达自己真实想法的机会,能够实现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的统一。
第四,有利于促进“原理”课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当代大学生普遍反感教师将理论强加给他们的单向度灌输行为,他们更喜欢教师围绕社会现实问题创设情境,开展热烈的课堂讨论,在互动碰撞中形成思想,在教师的启迪下获取真知。该教学法围绕某一问题或典型案例,通过组织学生课堂讨论、即兴演讲等形式,教师及时加以引导、点拨分析,让学生在交流互动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水到渠成得出结论[1]。
二、“原理”课问题导入式专题教学法的实施流程
第一,凝练专题,设计问题。[2]研究小组集体认真钻研教材,在宏观把握教材整体结构的前提下,贯彻精要的原则,拟定以下11个专题和与之紧密关联的导入问题:导论(为什么新时代大学生学好马克思主义理论会终身受益?)、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我们看待问题的根本出发点是什么?)、唯物辩证法(如何用辩证法思想塑造一个不一样的你?)、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如何提升大学生自身的知识水平与认识能与?)、真理与价值(大学生应该如何在追求真理的基础上实现自身的价值?)、历史唯物主义(人类社会发展到底有没有规律?是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改变时势?)、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如何看待脑力劳动、服务性劳动创造的价值?)、剩余价值论(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是什么?)、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资本主义的命运是什么?为什么资本主义还没有消亡?)、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人类最美好的社会是什么样子?)、共产主义是人类最美好的社会(共产主义为什么可以实现?)。[3]
第二,研读学生,细化问题。聚焦中心问题,结合当前学生的性格特质、思想困惑与需求动态,把握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所关注的社会热点、政策难点、思想疑点,尤其是找到所导入“问题”与“原理”课内容的最佳契合点,进一步细化出能够激发大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其学习动力、提升其参与度的现实问题,力求创造一种“问题导入—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引出答案”的互动式教学情境,从而水到渠成地凸显“原理”课独特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
第三,导入正题,双向互动。根据不同的专题内容,可以通过微视频、微电影、微故事等形式引导学生就其中的问题进行思考,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大胆表达自己的真实观点,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点评,自然而然引出基本原理;可以通过导入最近发生在学生身边有热度的话题或时事,设计适合学生讨论的小问题,引导学生自由发言或小组讨论辩论,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情况进行总结,在这种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形成对基本原理更深入的理解,并从心里认同、接受它,达到入心入脑的目的。
第四,动态考核,完善专题。为切实提高问题式教学法的实效性,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系统、合理的考核办法,加大对实施过程的考核力度,做到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的有机统一、适时反馈与动态调整相结合。任課教师要经常听取学生有关专题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效果的意见和建议,认真总结成功经验与存在的不足;研究小组根据学生评教、同行评议和专家听课的情况,加大对专题设计、问题导入、互动交流等教学环节的反馈,做到边实践、边探索、边反馈、边提高,努力构建“专题选取—教案编制—教学实施—教学反馈—教学改进—专题完善”的良性教学运行机制。
三、“原理”课问题导入式专题教学法实施的着力点
一是专题选取要能均衡教材内容的整体性和针对性。马克思主义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在专题选取上要体现其理论体系的完整性,不能随意支解其思想性。同时,专题选取要突出“专”的特点,各专题既相互衔接,又具有各自的独立性。教师在教学中重点讲清一个基本原理,讲透其精神实质,集中阐述1—2个实际问题,阐发其内在精髓。
二是问题选取要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关注度和参与度。选取的问题要贴近学生、社会、现实,准确把握大学生的心理特征、知识结构和认知态度,将抽象难懂的基本原理还原为生动直观的现实生活场景,将艰难晦涩的理论知识转化为易于理解的生动画面,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动力、关注度,增强学生的亲近感、参与度。
三是教学实施要注重教学内容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创新情境,借助富有感染力的艺术表现手段,引导学生从情感、心底认同并接受所学知识。另外,“原理”课教师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丰富的知识涵养等人格魅力,有一定高度的批判反思力、沟通应变力等能力水平,还要有一定可感知的亲和力、感召力等真挚爱心,在一言一行中彰显自身的高度、深度和气度,在举手投足间释放出“原理”课的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2019-03-18].[E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9-03/18/c_1124248228.htm
[2]胡丽美.“原理”课问题导入式专题教学法探析[J].学理论,2017,(12):227-229.
[3]许晓平,刘玉仙.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问题导入式专题教学[J].教书育人,2012,(24):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