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颖 冯实
摘要:以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和精神,通过问卷调查、查阅文献等途径,了解小学德育课程实施现状,以解决小学德育课程实施中的实际问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小学德育课程;课程实施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20)10-0077-02
小学德育课程是指小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各种德育活动的总和,它应同时注重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注重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传统的小学德育课程实施中出现了较多问题。因此,新课改要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多种形式、多种方法对培养学生道德的作用,实现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品德培养。
一、小学德育课程实施现状
1.方案设计。对石家庄市桥西区C小学的部分教师发出问卷,收入小学德育课程在目标、内容、实施方法、评价和考核方式、存在的困难等维度的实施现状的问题。
2.调查结果。
3.结果分析。(1)德育目标无位。当问到“您认为小学的德育目标应该是什么?”时,大部分教师认为德育就要符合“政治需要”和“社会需要”。虽然选择“重视儿童个体主体性”一项的比例也不少,但远远低于选择传统德育目标的比例。数据分析表明:一方面,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认为分数才是“王道”,对德育的重视程度虽然有所提高,但仍处于边缘化状态;另一方面,德育课程目标过多服从于政治需要,而对学生个性发展需要重视不足,德育活动很难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2)德育内容与生活联系不够密切。当回答“您所在的学校对德育课程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得怎样?”这个问题时,很少数教师认为“本校的德育课程生活化做得很到位,与儿童生活紧密联系”(10%)。这表明,大多数教师认为学校的德育与生活的联系有待加强。究其原因:一方面,德育内容和学生生活实际距离遥远。与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带来的教育环境、教育技术等层面的迅速变化相比,德育课程改革仍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另一方面,德育课程从属于政治需要,忽视受教育者个体发展需求,对学生成长发展中遇到的学习、交友等具体问题关注不够。(3)德育方法和途径单一。当问及“您所在学校较重视哪类课程”时,回答较多的是学科课程和显性课程(54.3%),也有部分选择活动课程(23.5%)、综合课程(12%)。这说明,学校德育课程的实施仍偏重分科教学和教师讲授。另外,根据上表得出小学教师们习惯采用教师讲授(47.2%)的方式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当然其他方式也很多被采用,方法存在多样化合理化趋势。但就现实中的教学而言,在课堂上灌输较多,缺乏应有的交流。(4)德育的评价方式不够科学。随着新一轮课改的实施,原来德育课程单一的教师定型评价标准已不能体现新课改理念和精神。在回答“学校是如何评价学生品德的?”这个问题时,表中数据说明教师都意识到新课改提倡的多元化、发展性评价的重要性,但实效有待提高。(5)德育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困難。数据显示,教师普遍认为目前小学德育课程实施的最大困难在于“其他学科教学任务紧,没有时间开展德育课程”(50.4%)。具体来说:一是缺少专业的德育教师。小学德育教师专业化队伍建设相对滞后,大多数小学未配置专业德育教师,一般由班主任兼任,这些教师都有繁重的教学任务,忽略了对德育目标的重视。二是对德育课程的校本资源的开发较少。很多学校和教师虽都致力于校本资源的开发,但随意性强,影响了教学实效性。
二、新课程小学德育课程的探索和实践
1.目标定位应将政治、思想、道德、心理健康教育相统一。新课程在德育目标定位上,注重政治、思想、道德、心理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各有其特定的内涵,并相互联系,形成道德教育的统一。其中,思想政治教育是方向,思想教育是灵魂,德育是核心,心理教育是基础。把政治、思想、道德、心理教育统一起来,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内容选择应重视德育生活课程。从德育课程的内容构成来看,德育课程本身就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德育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因此,德育课程的内容选择要有新的视野,从到教科书中找内容转为到生活中找内容。教育者一方面要将学生的生活实际、道德体验与道德需要,寻找德育与生活的交汇点,让“教材中的儿童”与“生活中的儿童”对话;另一方面可以将校园文化、班级文化作为鲜活的德育资源,努力创设富有教育意义的文化环境。身教重于言教,教育者要将自身的言行作为重要的德育资源,发挥教育者榜样引领作用。
3.教学方法应更新育人理念。德育本身具有个体性功能和教育性功能。在实施德育课程时,必须注意两个功能的互动,并充分发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两个主体的作用。德育只有把教育者的要求内化为学生自身的需要,才能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德育教学方式必须实现由“灌输式”向实践式、探究式、养成式模式的转换,让学生在对话、观察、探究、合作等一系列活动中,在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知道、懂得、理解”“体会、感受、激发”“辨别、表现、创造”,从而在体验中主动地发现而非被动地接受道德。
4.构建多元化和发展性的德育评价体系。新课改重视人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扬弃传统的评价观,寻求更为有效的、全面的德育评价体系。建立起教师评价、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和家长评价相结合的、发展性评价体系。
5.开发课程资源,加强师资专业化建设。德育课程资源无处不在。学校可以组织一部分有相关德育专业背景的教师专门从事德育课程的教学与研究,开发适合本校的校本教材,并对相关教师进行专业培训,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最终成为专业化德育教师。
参考文献:
[1]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詹万生.整体构建德育体系(研究论文集)[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王敬东.小学德育教程[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
[4]高尚刚.中小学校德育问题的若干思考[J].科学中国人,2005.
A Study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Curriculum Moral Education in Primary Schools
LI Shu-ying,FENG Shi
(Shijiazhuang Caochang Street Primary School,Shijiazhuang,Hebei 050000,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basic idea and spirit of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through the way of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literature review,we can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moral education curriculum in primary schools,so as to solve the practical problem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moral education curriculum in primary schools and promote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Key words:new curriculum standard;primary school moral education curriculum;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