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区教育研究的状况分析与趋势预测
——基于CNKI数据库的文献计量

2020-04-01 08:05
安徽开放大学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图谱文献社区

谢 刚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 滁州分校,安徽 滁州 239000)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社区教育研究和实践不断深入,社区教育作为落实党委、政府有关政策的主要抓手和重要支撑,地位越来越凸显,实践越来越丰富,研究越来越深入。文章对1979到2019年间CNKI数据库中篇名含“社区教育”的文献进行统计,采用定量和定性结合的方式对我国社区教育研究状况进行分析,并对研究趋势进行预测,以期对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工作实践提供启示。

一、研究基础、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基础

研究以CNKI数据库文献为来源,选择篇名含“社区教育”,时间从1979年1月1日至检索日(2019年4月30日),共检索到文献5 317篇,剔除外文文献,国内会议、报纸、学术辑刊和国际会议文献后,除去重复论文,工作总结、宣传广告、会议报道等最终保留有效文献4 650篇作为研究基础[1]。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对研究文献的标题、作者、单位、期刊、年份和关键词等字段进行统计分析,使用Excel2013、BICOMB2.0、CitespaceⅡ和SPSS22等工具进行数据提取、统计和分析[2],采用统计表、数据图和知识图谱等对研究状况进行描述和分析,并对研究趋势进行研判与预测。

二、研究状况分析

(一)文献计量分析

1.年度文献分析

国内从1988年出现相关研究文献,随后逐年增长的趋势表现明显(图1),结合我国社区教育发展,将其划分成四个阶段:萌芽阶段(1979-1990年),社区教育理念开始进入国内,有文件提及“社区教育”,但文献较少,仅10余篇;探索阶段(1991-2003年),上海等地相继开始社区教育实践,少数地区出台了地方法规或实施意见,文献逐渐增多,年平均数量有39篇;发展阶段(2004-2011年),国家及有关部委先后出台文件,开始重视社区教育,各地纷纷发文落实,文献数量有较大增长,年平均数量为166篇;完善阶段(2012年至今),党的十八大以来,终身教育、学习型城市等理念不断丰富,学习型政党、学习大国等相继提出,各级社区教育机构、组织架构和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和完善,社区教育实践不断推进,内容不断丰富、研究不断深入,文献数量每年都在300篇以上,年平均达389篇。

图1 文献研究数量统计图(近40年)

文献量从2010年起突破200篇,随后每年都大幅增长,依据近10年数据,应用年均增长率函数(1)和曲线估计最佳模型[3](2),分别为:

(1)

y=27.817x+217.81 (x为年份,y为文献量,R2=0.9243)

(2)

得m=8.59%,预测2019年文献量为496篇,预计将超过500篇(图2)。

图2 文献数量增长趋势图(2010-2019)

2.期刊贡献分析

40年来国内共有818家期刊刊载了篇名含“社区教育”的文献4 362篇,期刊贡献度(表1)中列出文献刊载量前10位的期刊,发文数量均在50篇以上,合计发表文献1 251篇(占比28.67%),贡献度表现突出,其中《成人教育》和《中国成人教育》文献刊发贡献度最高,发文数量均在250篇左右,占比均超过5.50%,另排名前20位的期刊中有11份是核心期刊,刊载文献974篇。

必须懂得,进入新时代,我们的奋斗精神还不能放松,不能有丝毫妄自菲薄思想。站起来靠不怕牺牲拼搏奋斗,富起来靠埋头苦干勤劳奋斗,强起来还必须靠勇于创新不懈奋斗。要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站起来是前提,富起来是基础,强起来才是关键。只有强到世界瞩目,强到中国人民家家富裕人人都过幸福生活,我们才能有话语权,展示大国形象,引领世界的进步发展潮流,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

表1 文献期刊贡献统计表(列示前10位)

3.文献贡献分析

文献贡献情况(表2)中列举的排名前10的文献均被引用超过80次,其中《社区教育的理念》被引用次数最高,为366次。在排名前20的25篇文献中,北京师范大学厉以贤先生的文献最多,有6篇文献累计被引用809次。厉教授提出了我国社区教育领域的许多核心理念、举措办法和实践路径等,带动学界尤其是教育界不断深入探索和研究社区教育,推动了党和政府的决策部署和政策制定,被学界誉为我国社区教育的泰斗、领路人和引路人[4]。此外,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关颖、西南师范大学雷少波、华东师范大学吴遵民、浙江师范大学刘尧等观点也被学界广泛引用。

4.作者贡献分析

40年来,共有4 144位作者参与社区教育文献研究,有19位作者署名次数超过10次(表3),其中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副会长、社区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陈乃林从1999年起,30多年一直持续从事我国社区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工作,发表的50多篇文献中涉及社区教育的发展思路、实践思考和治理体系等[5]。此外,常州开放大学仲红俐、上海师范大学黄云龙、福建广播电视大学沈光辉、上海开放大学宋亦芳、广州城市职业学院赵小段等都在文献研究中做出较大贡献。

表2 文献贡献情况统计表(前10位)

表3 署名作者情况统计表(频次10次以上)

5.单位和区域贡献分析

修正统一的单位名称、二级或附属单位归并和文献同一单位取值后,共有1 929家文献作者署名单位(机构),出现频次4 697次,频次在30次以上的单位有10家,累计贡献率达12.54%(表4),其中华东师范大学单位贡献度最高,达120次,叶忠海教授、吴遵民教授、黄健教授、张永教授、周嘉方研究员、段玉新博士等一批专家开展社区教育研究;常州开放大学仲红俐、施苏苏、葛俊芬等将社区教育工作与实践结合开展研究。此外,广州城市职业学院李训贵教授、赵小段研究员、山西大学桑宁霞教授、丁红玲副教授等在社区教育研究中起到了很好的带头和推动作用。

表4 作者署名单位贡献统计表(前10位)

依据作者单位属性,分别按大学(学院)、科研院所、高职高专、开放大学(电大)、社区教育机构(社区/老年/成人学院、学校等)和其他分成6类[6],按贡献频次分类汇总(图3),可见研究单位中大学(学院)占比最高达37%,其次是开放大学和社区教育机构,说明既有大量学者和研究人员(高校和科研院所占比41.75%)开展理论研究,也有开放大学(电大)系统的探索与思考、基层社区教育机构的经验交流与实践分享,还有职业院校的研究者与实践者的积极参与,以及其他社会各类人群的广泛关注等。

图3 文献作者署名单位分类图

依据单位归属省份分类,可见沿海地区表现强劲,江苏热度(频次)指数最高,为846,占比17.03%,浙江热度指数为571,占比11.50%,上海、北京、广东三地热度指数均超过300,分别为415、325和312,占比分别为8.36%、6.54%、6.28%。上海、北京作为直辖市虽然热度指数不是最高,但从区域文献研究密度分布看应该位居全国第一和第二;苏、浙、粤三省社区教育理论研究和工作实践的表现与热度分布完全相符。此外,沿海的河北、山东、福建,西部的四川等地热度指数也均超150,湖南、辽宁、湖北、河南和重庆也表现较好,总体表现是沿海优于内陆,东、中、西部研究热度呈逐步减弱趋势。

(二)文献共词分析

1.关键词贡献分析

“社区教育”一词出现频次最高为3 370次,占比18.02%,其次是“社会教育”和“终身教育”,出现频次分别为526次和204次。依据有关算法[7],取前三位的均方根(见(3))值,即频次在37次以上的视为高频关键词,合计有46个,占比37.87%(表5)。从关联性看,主要在社区教育发展模式研究(4.30%)、社区教育组织机构建设(3.11%)、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体系研究(2.67%)、社区教育对象研究(2.65%)、农村社区教育研究(1.71%)和社区教育资源建设研究(1.71%)六个方面。

(3)

表5 高频关键词统计表(出现频次37以上)

2.关键词共现分析

表6 高频关键词共现矩阵(频次阙值介于58到3370)

注:序号所指内容在表5备注中列示。

3.关键词聚类分析

利用SPSS采用组间连接的聚类方法,平方Euclidean距离的区间测量和Z分数的标准化转换值生成高频关键词聚类分析谱系图(图4),显示出高频关键词之间的聚类关系,如按类间距离小于15来进行划分,社区教育(终身教育及学习型社会)的模式、发展策略以及问题,社会教育的对象、载体及组织管理等聚类关系密切。在对数据进行多维尺度分析时,采用正对称性距离,选择条件性矩阵,序数测量级别和Euclidean距离度量模型[9](图5),可见社区教育与终身教育以及学习型社会在同一象限维度,社会教育与学校、社区居民以及社区教育工作者处于同一维度等,两图从不同角度反映了社区教育研究的高频关键词之间的内在联系、分类表现和密切程度等。

图4 高频关键词聚类分析谱系图

图5 高频关键词多维尺度分析图

4.关键词图谱分析

通过CitespaceⅡ对提取数据分别进行关键词聚类、共现和突现度图谱分析,从关键词聚类图谱(图6)中节点的大小、颜色的深浅、连线的粗细、区域的叠加和线条的密度[10]等可见社区教育、社会教育、社区成员、劳动者和教育资源等关键词出现次数较高且与其他关键词的关联度也较高,体现出其在社区教育文献研究中的核心性。

图6 研究文献关键词聚类图谱

生成的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图7),侧重于勾画不同聚类间关系,清楚地体现了关键词本身的中心性、关键词之间的密切程度和在共现网络中的影响程度等,也清晰地表现出关键词在同一聚类的呈现和联系情况,不同聚类之间的关联程度,关键词出现与消亡时间、影响程度及其持续期限等[11]。如图谱反映“社区教育”关键词节点辐射3 370条连线,在近40年里持续与其他关键词共现,表现出强劲的中心性和影响力。

关键词突现度图谱反映关键词在一段时间的炙热程度,勾勒关键词被密集使用的历史跨度,反映出文献研究在不同阶段的重点和热点等[12],研究将软件Burstness标签中[0,1]参数由1.0调整为2.0,生成突现度图谱(图8),显示“社会教育”“社区教育”“学校”突现的时间跨度位列前三,“开放大学(电大)”“社会(社区)治理”“路径”以及“互联网+”等是当前文献研究的关注点,图谱也显示出社区教育文献在不同时期的研究热点等。

图7 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

图8 关键词突现度图谱

三、研究趋势预测

(一)社区教育相关立法研究

社区教育是终身教育(学习)的重要形式和学习型城市建设的重要抓手,相关部委相继出台了推动社区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部分省份也出台了地方法规。但从实践看,我国在社区教育立法研究方面还存在不足,而法制建设恰恰是工作的重要推手。我国在义务教育、高等教育等方面均有国家立法,但社区教育或与之相关的如终身教育、社会教育、远程教育或成人教育等方面均没有国家立法,也就很难彰显社区教育在国家战略、社会管理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13]。因此,推动与社区教育相关的立法研究是推进社区教育工作的重要基础和强劲保障,对我国社区教育的机构建设、管理体制、经费保障、队伍建设和资源使用等都有重要的约束和推动作用,也是我国落实终身教育理念和实现学习大国目标的强有力抓手。

(二)社区教育与社会治理研究

社区教育发展和演绎的终极目标是提高社区居民素质、助力社会进步、加强社会治理,教育部等七部门提出:“广泛开展城乡社区教育,推动社会治理创新”,社区教育的合理布局与发展将会在化解社区矛盾、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组织发动辖区居民和促进社区文化建设等多方面发挥有效作用。同样,社会治理的现代化也对社区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成为社区教育需要“增力”的新源泉和新动力,为社区教育的发展走向和功能发挥勾勒出更加清晰的脉络[14]。因此,如何将社区教育与社区治理深度融合,探索社区教育在社会治理中的有效作用,将是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三)社区教育发展模式研究

社区教育的有效发展和快速推进,其模式的探索和研究是必然要求。如何将社区教育与农村经济发展和城市社区建设融合,如何与所在区域、地域、人群以及产业特色有效结合,如何充分调动社区居民、地方政府、社会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广泛参与,如何消除工作者顾虑以及保障社区教育经费的持续供给和有效使用等等[15],都将会是社区教育模式探索和研究的内容和焦点。通过对社区教育模式的持续深入研究,推动社区教育的管理模式创新和办学体系建设,其探索社区教育的多样化、全方位发展,将对社区教育工作的有效推进发挥重要作用。

(四)社区教育标准化建设研究

社区教育与传统的学校教育不同,后者经过数千年的历史变迁和实践探索,有着相对统一、标准的建设范式和管理模型,社区教育作为一种舶来的、新兴的和大众的教育形式,有着广泛的社会性、实践性和生活性,其发展不太成熟且相对离散,因此,社区教育规范化、制度化和标准化建设尤为必要。开展其基地建设标准化、网络平台标准化、设施设备标准化、课程建设标准化、人员配备标准化以及考核指标标准化等研究,对于整体推动社区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注重将社区教育标准化建设与差异化发展进行综合考虑和实践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五)“社区教育+”的多元化研究

根据社区教育的服务对象及其功能定位,未来社区教育研究领域和范围必将不断拓展和延伸,研究的交汇区和结合点将会越来越多,社区教育与学校教育、老年教育[16],社区教育与社区医疗、社区护理、社区康养,社区教育与互联网、物联网,社区教育与留守儿童看护、老年居家养老,社区教育与居民职业技能培训、农民工培训、产业工人培训,社区教育与社区文化、维护妇女儿童权益保护等方面,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未来的社区教育发展,还将会与高校学术研究、课程建设,企业产品研发、市场推广、使用技能普及等紧密融合发展。

猜你喜欢
图谱文献社区
基于图对比注意力网络的知识图谱补全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社区大作战
绘一张成长图谱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图表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影像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