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管理平台建设的高校教师培训服务创新研究

2020-04-01 10:11祃海霞路丽肖申红妙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学分研修服务平台

祃海霞,路丽肖,申红妙

(河北经贸大学 教学评估与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河北 石家庄050061)

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和大数据技术革新激发了教育思维方式和管理模式的大变革,智能管理、智能研修等服务创新已成为大势所趋。以教学学术[1]、学习共同体[2]、终身学习、多元智能等理论为支撑,将学分概念引入高校教师教学培训管理,开展基于信息管理平台的培训服务建设,切合新时代师资队伍建设和教育信息化背景,有助于进一步完善教师教学发展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促进教师发展专业化[3]、师资管理现代化、高等教育信息化。

一、信息管理平台搭建是高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必然选择

2018 年1 月,《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4]正式颁布,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的第一个专门面向教师队伍建设的里程碑式的政策文件,《意见》提出要通过采取一系列政策举措健全教师培训体系。2018 年2 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央编办等五部门出台《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 年)》,提出包括“互联网+教师教育”创新行动在内的十大主要措施,指出要依托管理信息系统,加强在职教师培训信息化管理,建设教师专业发展“学分银行”。2018 年4 月,教育部出台《教育信息化2.0 行动计划》,提出“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教育服务新模式,探索信息时代教育治理新模式”的基本目标,指出要建设学分银行和终身电子学习档案,为每一位学习者提供能够记录、存储学习经历和成果的个人学习账号,建立个人终身电子学习档案,使其在各个阶段通过各种途径获得的学分可以得到积累。2019 年9 月和10 月,教育部相继出台《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和《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完善教师培训与激励体系,推动教师培训常态化,探索实行学分管理,将培训学分作为教师资格定期注册、教师考核和职务聘任的重要依据。

基于以上新时代新背景,越来越多的高校将培训学分作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评聘考核的必备条件之一,这就对培训管理服务平台的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培训管理平台搭建已成为高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必然选择。

二、培训管理服务平台建设的总体要求

(一)平台建设需充分考虑高校自身的管理模式

当前,各高校都高度重视教师队伍的培养培训工作,教育部也明确要求各高校建立彰显自身特色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国内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设尚处于探索阶段,各高校在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机构设置、人员配备、职责分工等方面各具特色,有的为独立教辅机构,有的与人事处、教务处或国际交流处等职能部门合署办公,其职责范围的确立也往往基于学校的管理惯性,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认识偏差和合法性危机,其专业能力、学术性、影响力都有待进一步提升。培训服务平台的推行,必须与高校现行的培训机构设置和管理模式相结合,立足校情,以机制创新、服务创新实现教师教学发展的突破[5]。

(二)平台建设需积极寻求高校政策环境的支持

平台的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需要学校政策的大力支持。一是要有与培训学分管理相配套的考核、评聘、教师资格认证等制度抓手,这就需要高校转变传统的管理理念和手段,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出台相应的激励约束政策,规范培训项目和学分设置,以先进的理念引导平台建设,形成适应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生态环境和生态链;二是要有必要的资金保障和技术支撑。

(三)平台建设需系统规划培训服务的顶层设计

教师培训管理平台是培训服务创新的技术内核,其主要作用就是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培训大数据的积累、应用与共享,利用智能化手段对传统培训管理机制进行改造提升,实现培训活动发布、学分审核认定、培训档案建设等全程化信息管理,对教师通过各种研修途径取得的学习成果进行有效记录、量化、积累和可视化呈现,为每位教师建立一个终身学习的个人空间和服务平台。从高校培训服务需求出发,遵循安全性、便捷性、延展性原则,做好语言数据结构设计,做好一站式管理服务流程设计。

(四)平台建设需借助智能新技术推动智能研修

以教师学习发展大数据为基础,引入文本分析、自动测评(Computer-Assisted Assessment,CAA)、专家系统(Expert System)等人工智能技术,通过教师发展测评因素分析,了解教师的具体情况,提出相应学习策略,实现支持教师有效选学,精准推送课程资源等功能。借助新技术优化教师工作决策,提高培训学习成效,为探索教师智能研修奠定基础,积累经验。

三、教师培训服务平台的设计思路与架构

教师培训服务平台的设计基于培训管理工作实际需要,从系统需求、数据库设计、功能模块设计三个方面入手,搭建平台设计框架。设计总体思路可以概括为,设计培训活动发布、数据填报、学分审核、学分查询与应用等一站式管理服务流程,开发“菜单式、自主化、开放性”功能模块,推进教学发展管理现代化。

(一)九大功能需求设计

教师培训服务平台可实现九大主要功能。一是活动发布:教师教学培训活动(含学分)的设置与发布。二是培训报名:教师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合适的培训内容和时间进行在线报名。三是数据填报:(1)教学沙龙数据。培训二级管理部门(教学单位管理员)可根据教师后台报名情况打印生成签到表单,结合教师实际参训情况形成基础数据,以模板导入形式进行数据填报,等待审核。(2)教学工作坊数据。培训主管部门(教学发展部门管理员)根据教师后台报名情况打印生成签到表单,结合教师实际参训情况形成系统数据。(3)其他教学培训数据。校外教学会议与研修班、校外课程进修、国内外访问学者等数据由培训主管部门(教学发展部门管理员)以模板导入形式形成系统数据。四是学分审核:培训主管部门(教学发展部门管理员)对培训数据进行审核,确认无误后形成系统数据。五是学分查询:允许教师、培训二级管理部门(教学单位管理员)进行教学培训学分查询,教师的查询对象仅限个人,培训二级管理部门(教学单位管理员)的查询权限为本单位的教师个人、全体人员。六是个人空间:为每一位学习者提供能够记录、存储培训学习经历和成果的个人空间,形成个人电子学习档案,同时提供研修策略推介。七是综合报表:生成教师个人、教学单位培训学分电子报表。八是权限管理:对接部门及教师基本信息。根据校院两个管理层级的工作分工,设置一级、二级管理用户,针对不同用户设置不同管理权限。设置教师用户的查询使用权限。九是研修推荐:借助教师学习行为大数据,推荐相应学习策略,推送有效研修资源。

(二)三大功能模块设计

平台系统涉及到教师、培训二级管理部门(教学单位)、培训主管部门(教学发展部门)三个用户群体之间的交互,因此需要根据不同用户设计三大模块,具备不同功能和使用权限(如图1 所示)。业务数据模型设计如图2 所示。

图1 教师培训管理平台功能模块设计

图2 数据模型设计

图3 建设培训管理平台数据流程设计

(三)数据关系与流程设计

平台系统提供的学分数据应为校级教学培训学分的唯一来源,以确保信息的公正性和权威性。平台系统需要读取人事管理系统、教务管理系统中的教师基本信息和部门信息等辅助数据资料,这些数据可以通过学校OA 办公系统直接获取,即时更新,实现与教师基础数据仓库的无缝对接。

教师培训服务平台的数据流程设计如图3 所示。

四、培训服务平台在河北经贸大学的应用

经过前期研发,河北经贸大学教师培训服务平台于2018 年11 月嵌入学校OA 系统,纳入个人办公门户,运行良好。平台集成了网络培训数据及外派教师参训数据,极大地方便了教师参与各类教学培训活动,及时了解自身培训学分积累情况,同时也为校院二级培训活动管理和培训数据统计提供了便利,收到很好的使用效果反馈。服务平台主界面及角色分配如图4 所示。

(一)教师角色

1.档案查询。教师点击“我的培训”,选择设置起始时段,即可查询个人的培训档案,了解学分积累情况,也可在线打印培训档案(见图5)。

图4 培训服务平台界面及角色分配

图5 培训学分查询结果及电子报表界面

2.活动报名。教师点击“我要报名”,即可看到全部可报名参加的培训活动信息,未超活动限额情况下,点击“立刻报名”后平台显示报名成功提示。若需取消,可点击右侧“取消报名”,活动名额自动让出(见图6)。

图6 培训活动报名界面

(二)院级管理角色

点击“签到表”,选择相应活动即可看到该活动的报名信息,点击“打印”可生成培训活动签到表,用于现场签到确认(见图7)。

图7 培训活动签到表生成界面

(三)校级管理角色

1.活动发布。点击“发布活动”增加新活动并编辑相关信息,也可查看编辑已有活动。

2.学分审核。点击“签到审核”,根据承办单位提交的现场签到信息,确认培训学分。

3.数据管理。点击“高级操作”可进行培训数据挖掘分析,并实施学分预警(见图8)。

图8 培训数据查询导出等高级管理功能界面

五、基于平台建设的教师培训服务创新

基于平台建设的教师培训服务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实时对接数字校园数据仓库,精准度高。培训服务平台基于学校数字校园统一认证与授权平台进行开发,能够完成培训数据的发布、集成、分析和呈现等业务功能,统一信息门户、统一身份认证、统一数据共享和交换,实现与校内各部门、各应用系统基础数据仓库的无缝对接,即时互联互通、共享共用,有效避免业务条块分割严重、数据融合分析不足等问题,提高管理精准度和效益。

2.动态记录教师培训学习进程,过程性强。培训服务平台能够生成即时性教师个人培训学习档案,积累形成过程性培训大数据。同时,平台为培训行为分析与反馈提供技术支撑,有助于教师教学发展部门应用大数据技术,从数据中挖掘教师成长规律、获取管理价值,在科学研判的基础上实现培训工作的精准化、体系化、个性化。

3.便捷呈现培训学分电子报表,服务性好。培训服务平台能够实现培训学习成果的可视化,为教师和二级单位提供查询、打印、导出等服务。同时,平台有效兼顾校—院—教师个人三个管理层级,分工明确,权责对等,进一步优化管理流程,提升管理效率。

4.有效支撑教师智能研修行动,针对性强。平台基于大数据文本分析、自动测评等现代技术手段,为教师个性化培训学习策略提供了技术支撑,有助于服务管理部门精准推送培训资源,优化教师发展工作决策,为教师有效选学、智能研修提供选择路径,进而逐步形成自主学习、个性发展、整体提升的教师团队建设氛围和教育教学文化。

六、进一步改进方向

培训服务平台的研发满足了教师教学发展工作的基本需求,促使教师终身学习,提升教书育人能力,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从以下五个方面继续加以改善。

1.学分数据批量导入功能有待完善。现阶段,由于系统缺乏数据批量导入功能,教师通过在线学习平台取得的大量学分数据信息只能逐条手工录入,耗时长且容易出错。下一步的设想是实现教师在线学习平台数据与教师培训服务平台的无缝对接,减少中间人为操作环节,确保数据准确性。

2.部门学分统计管理功能有待完善。目前,教师个人学分统计管理功能已经实现,老师可随时随地登录培训服务平台查询本人参加过的培训项目及获得学分情况,管理员也可通过输入工号实现单个教师的培训项目及学分情况查询与统计管理,但以学院(部、中心)为单位的整体学分统计管理功能还有待完善。

3.培训学分预警功能需进一步开发。聘期内取得若干教学培训学分,是学校对教师提出的考核合格必备条件之一。教师教学发展部门需要本着以“教师为本”的工作理念,通过培训平台,利用技术手段,向学分过少的教师发出提示,进行培训学分预警,使其意识到自己与学校要求之间的差距,从而加快培训学习进度,避免出现影响聘期考核的情况。

4.教师参训信用体系有待探索开发。教师培训服务平台开通以来,我们注意到一个现象,部分老师报名的活动很多,有的甚至几乎每次活动都报名,但实际参加的很少,更有甚者一次都未参加。中心为了保证培训的效果,每次活动都有人数限制,这种情况下,想参加的老师报不上名,报上名的老师不参加,造成了培训资源的极大浪费。虽然后期增加了“取消报名”按钮,但成效不明显。可见,教师参训信用体系有待进一步探索。

5.智能研修研究及功能设计需加强。随着教学培训活动的开展,平台将积累大量教师参训行为数据,随着数据量的增加,还需要加大在智能研修方面的研究以及平台功能设计,借助教师学习行为大数据,推荐相应学习策略,推送有效研修资源。

猜你喜欢
学分研修服务平台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这才叫创业!90后水产追梦人打造一条龙式技术产品服务平台
一主六维:深度卷入的研修模式
高校财务“一站式服务平台”建设探讨
如何用学分币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福州首家“奶爸版”母婴服务平台上线
基于自媒体的编程服务平台研究综述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学分
广东 开办终身教育“学分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