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热潮现象研究

2020-04-01 10:11田悦芳蔡萌萌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类节目综艺诗词

田悦芳,蔡萌萌

(河北经贸大学 文化与传播学院,河北 石家庄050061)

近年来,我国电视综艺市场盛况空前,多个综艺节目人气爆棚,如《爸爸去哪儿》《奔跑吧兄弟》《中国好声音》等明星真人秀、才艺大比拼类娱乐节目强势霸屏,极大地吸引了受众,特别是年轻受众的关注。在这种疯狂追求娱乐效果的综艺节目潮流中,《中华好诗词》《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诗词大会》等一批以“传播中国文化,弘扬中华美德,展现中国精神”为主旨的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却异军突起,从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不仅掀起了收视热潮,而且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称赞,被称为“综艺界的一股清流”。

纵观我国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这类节目的总体发展态势较好,但也经历了不少波折。2013 年《汉字英雄》与《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出现,标志着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开始起步;2014 年综艺市场真人秀井喷,虽然《中国成语大会》《中华好诗词》等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表现较好,但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在总体数量、节目质量和类型等方面都没有太大起色,发展相对平缓;2015 年广电总局大力整治电视环境,娱乐类综艺节目数量减少,文化类综艺节目获得良好的发展空间;2016 年有20 多档文化类综艺节目集体亮相,预示着此类节目正在焕发活力;2017 年则成为文化类综艺节目大热的一年,有超过50 档此类节目制作播出,并出现了一批“现象级”文化综艺,如《朗读者》《中国诗词大会》(第2 季)等都广受赞誉;2018 年新春伊始CCTV-1 播出的大型诗词文化音乐节目《经典咏流传》,在文化传承与音乐创新上都达到了一个新的美学高度,其全网平均收视率达1.33%,创文化类节目新高。此外,《朗读者》(第2 季)、《中国诗词大会》(第3 季)、《上新了·故宫》、《国家宝藏》(第2季)、《国风美少年》等节目也陆续播出,势头良好;进入2019 年,除了老牌的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继续发展外,地方卫视和主流视频网站也纷纷试水新的文化类节目,如湖南卫视《神奇的汉字》、河北卫视《成语天下》、安徽卫视《诗中国》等相继播出。截至2019 年2 月15 日,《中国诗词大会》(第4季)节目在央视综合、科教频道首、重播累计不重复观众规模高达3.61 亿人,融产品全网触达人次超过32.9亿,微博阅读量和视频播放量超过5.71 亿次。[1]可以说,当下我国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热潮迭现,有很大的受众市场,它作为一种影视文化传播现象值得深入研究。

一、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热潮的形成原因

当下,在各种综艺节目的激烈竞争中,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能够抢占一席之地,实现收视和口碑的双赢并形成一股文化热潮,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良好的政策引导

各类型的综艺节目都应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弘扬积极的价值观,为此,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引导综艺市场健康发展,其中注重节目原创性、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等内容成为政策引导的重中之重。如《关于做好2014 年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编排和备案工作的通知》要求“优化节目结构,丰富节目类型;鼓励自主创新,加强引进管理;抵制过度娱乐,防止雷同浪费”[2];《关于积极开办原创文化节目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通知》要求各广播电视机构“积极开办以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为主旨的原创文化节目,对原创文化节目在各方面予以重点支持和充分保障”[3];《关于加强真人秀节目管理的通知》强调“积极鼓励具有鲜明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原创节目模式”[4];《关于大力推动广播电视节目自主创新工作的通知》要求影视行业“大力推动广播电视节目自主创新,不断研发生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体现中华文化特色的优质节目”[5];《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要求“实施中华文化电视传播工程,组织创作生产一批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具有大众亲和力的动画片、纪录片和节目栏目”[6],并且将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问题写进了十九大报告;《关于进一步加强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文艺节目管理的通知》再次强调文艺节目“坚决遏制追星炒星、泛娱乐化等不良倾向。”[7]上述一系列政策都表现出国家着力规范当前综艺节目的决心:要大力鼓励原创性文化节目的制作,坚决抵制娱乐节目的低俗媚俗倾向。在政策的引导下,原创性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获得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二)满足受众的多种观看需求

首先,文化类综艺节目满足了人们渴望减压的心理需求。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压力大,而一些娱乐类综艺节目中嘉宾哗众取宠,故意炒作搏出位的行为有时不仅无法减轻观众疲惫感,反而增加烦躁情绪。而类似《朗读者》《阅读阅美》等节奏和缓、简单纯朴的“慢综艺”,通过朗读的方式,使快节奏生活下难以静下心来读书、倾听的观众能够享受难得的宁静时光,实现内省与反思[8],让观众在情绪共鸣中产生观看兴趣。

其次,文化类综艺节目满足了人们渴望创新的心理需求。综艺市场大同小异,抄袭、借鉴现象比比皆是。一个节目火了,必然跟风出现一批类似的节目。打开电视,无论是婚恋交友类节目《非诚勿扰》《爱情连连看》《我们约会吧》《百里挑一》;还是歌唱类节目《中国好声音》《我想和你唱》《我是歌手》《蒙面歌王》;又或是亲子类节目《爸爸去哪儿》《爸爸回来了》《妈妈是超人》;明星旅行类节目《花样姐姐》《花儿与少年》;明星竞技类节目《了不起的挑战》《极限挑战》《极速前进》《全员加速中》……电视荧屏上换台不换人的明星嘉宾,毫无二致的节目流程已经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这时《中国诗词大会》等原创性文化类节目凭借其知识性、文化味等新鲜格调令人眼前一亮,满足了观众们渴望创新的心理需求。

再次,文化类综艺节目满足了人们认知和审美的心理需求。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当下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当物质需求得到基本满足后,人们开始追求更高一层的精神满足。早在2001 年,文化讲座类节目《百家讲坛》的走红便可证实这一点。在当今娱乐至上的年代,观众们看着一群明星在荧幕上你追我赶、高声嬉笑,虽然能获得片刻的欢愉,但喧嚣过后便愈发感到心灵空虚,毫无意义。因此,在这样一种亟需用文化来滋养心灵的语境中,文化类综艺节目让汉字、诗词、美文重新回归,观众在观看过程中既能丰富知识,又能愉悦精神,极大地满足了人们对知识和审美的渴求。

(三)互动传播效果好

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走红离不开营销有力、传播高效这一必要因素。当下,各大电视媒体全面采用联动营销策略,连接TV 端、PC 端和移动端等播放媒介,充分利用多种社交软件,为观众们提供了广泛的观看和参与渠道,以此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例如,此类节目除了在电视平台播出外,还在腾讯、优酷、爱奇艺等视频网站播出,节目中的配乐、朗读音频也在酷狗、QQ 音乐、网易云等音乐播放平台同步上线,传播方式非常广泛。另外,制作方突破传统电视媒体的限制,不但号召观众通过手机APP 跨屏答题、参与投票等方式与节目实时互动,而且注册了官方微博、微信账号,开通了节目话题、贴吧、论坛等,及时灵活地与受众交流,将单向传播变成了双向互动性传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朗读者》节目不仅注重线上传播,而且开展了“寻找朗读者”的线下活动,真正激发了全社会的参与热情。

在未来,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还应继续灵活地运用新媒体传播思维,在传播渠道上多样并举,在传播形式上改进创新,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传播效果。

(四)节目制作精良

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受欢迎的原因除了外部因素影响外,其自身的制作水平也至关重要,如大受欢迎的《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经典咏流传》等,它们均是高质量的精品节目。

首先,这些节目在内容上有内涵,富有文化底蕴和人情美感。如《中国诗词大会》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经典咏流传》选唱经典诗歌,感受诗词魅力。其次,这些节目在形式上新颖有特色,让人耳目一新。如《朗读者》采用背景介绍、嘉宾诵读与专业赏评三位一体的模式,节目流程简洁大方,情蕴呈现条理清晰。再次,节目的舞台设计将艺术与科技融合,或磅礴大气或素雅别致,令人赏心悦目。另外,文化类综艺节目的主持人也为节目增添了亮点,如董卿、撒贝宁等人凭借高水平的文化素养,妙语连珠,精准控场,成为节目的宣传名片。由上可见,文化类综艺节目制作精良,雅俗共赏,自然而然地赢得了观众好评。

二、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困境

当前,一些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获得成功,甚至形成文化品牌,这是传播者、讯息、媒介及受者综合作用的结果。但从整体来看,这类节目在发展中还存在诸多不足。作为《中国诗词大会》主持人和《朗读者》制作人的董卿曾坦言:“文化类的节目真的很难做,我并不认为中国文化类节目真的迎来了一个春天”。[9]现阶段,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

(一)个别节目突出,总体实力不强

虽然文化类综艺节目成为当前综艺市场上新的亮点,但其收视率、话题度、网络播放量等指标仍然与娱乐类综艺相差较大。将文化和娱乐综艺的两大王牌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和《奔跑吧兄弟》相对比,其收官战收视率数据如表1 所示。

表1 收官战收视率统计表

从表1 数据可看出,虽然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收视不俗,但与娱乐类明星真人秀节目在收视率上还存在较大差距,在综艺市场大环境中并不占优势。文化类电视综艺的成功不能仅靠一两个出彩的节目,而应是一批节目的共同繁荣。中央电视台作为展示中国形象的窗口,拥有最好的制作资源和最广泛的收视群体,当下备受瞩目的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多是央视出品。相比之下,各地方电视台所制作的文化类综艺节目则略显逊色。在吸收和借鉴央视制作优点的基础上,各地方电视台应充分挖掘当地文化优势,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类综艺节目。

(二)节目雷同化倾向明显,质量参差不齐

从内容上看,近年来引起较大反响的文化类综艺节目,如《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多以文学知识为主打内容,存在着选材视野狭小的问题。如何将我国优秀的思想理念、传统美德、人文精神、民俗工艺等中华文化元素巧妙地融入到节目中,还需仔细斟酌。

从形式上看,一方面,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表达方式略显单调,如各“大会”类文化节目大多采用的是答题竞赛、专家讲解模式,朗读类节目采用的是嘉宾朗读、观众共情模式。另一方面,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参与人员相对固化,如凭借着深厚文学素养和不凡谈吐而走红的文化名人康震、郦波、蒙曼等,成了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常客。有些节目表面上看似不同,实际上却相差无几,使观众虽有亲近感,却丧失新鲜感。

除了内容和形式上的趋同外,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还面临着质量参差不齐的尴尬处境,有精品,也有拙作,综合评分从6 分到9 分不等。当前市场上有一些节目因跟风或应付任务等原因,匆忙制作出来,质量不佳,并不被观众认可。例如东方卫视《诗书中华》节目,豆瓣评分6.1 分,三颗星,网友评价其内容和形式比较粗糙,节奏不好,选手、嘉宾、主持人之间默契度有待提高。

(三)招商引资难

对于电视节目优劣的评价标准,纵然不能以收视率作为唯一依据,但收视率确实与节目的生死存亡和招商引资工作密切相关。《爸爸去哪儿》《奔跑吧兄弟》等娱乐类综艺节目冠名费多达上亿并屡创新高,与之相比,文化类综艺的招商则显得颇为困窘。《见字如面》第一季节目无赞助商投资的“裸奔”状态,让人倍感心酸无奈。投资商抢着高价投资娱乐类综艺,却对文化类综艺持观望犹疑态度,归根结底是因为文化类综艺尚未给予投资者盈利的信心。这信心从哪里来?还是要看观众对文化类综艺节目的接受度和喜爱度,最为直观的表现就是节目的收视率。

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快速、高质量发展非常需要资金投入,提高文化类综艺节目的收视率,使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能既叫好又叫座,让商家看到其市场潜力,显得尤为重要。

三、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对策

目前,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除了需要社会大环境有所改善外,针对上述困境,主要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进行改进。

(一)借力成功经验,强化“内容为王”,形成发展的总体合力

文化类综艺肩负着传承中华文化,提高全民文化素养,提升国人文化自信的重任。目前,我国文化类综艺节目已有成功的个案,形成了一定的成功经验。吸收和借鉴现有节目的优点,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展现独特风格,是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今后发展的方向。

文化类电视节目制作者应谨记,吸引受众的关键在于优质的节目内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超凡的魅力和强大的吸引力,中华儿女都有着文化根、文化情,都或多或少地受其熏陶与感染。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内容的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有着其他节目所无法媲美的文化底蕴和灿烂风华,容易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也更易形成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广泛的收视市场。因此,发挥文化类节目的优势,对中华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内容讲好,讲得生动有趣,才会赢得口碑和收视,才能使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从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最终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

(二)不断创新节目形式,加强原创,提升此类节目整体质量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只有在增强文化底蕴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形式,对观众熟悉的内容进行“陌生化”的艺术处理,才能满足观众日益增长的收看需求。在节目形式上,尽管市场上娱乐类综艺节目模仿、购买国外版权、抄袭的现象十分普遍,但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则需走一条原创之路。《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见字如面》的总导演关正文曾说,中国文化非常独特,文化类节目想要套用国外成熟的节目形式是很困难的,中国的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道路必须自己探索。[10]质量是节目存活的基础,创新是节目发展的动力,当下文化综艺为实现形式革新,加强原创,就要探索传统文化当代表达方式和优秀文化的多样表达方式,还要精进电视制作技术,提升节目编辑水平,做到让传统文化“新”起来,让优秀文化“活”起来,贴近群众生活,引发受众共情。

(三)多维传播,拓宽宣传渠道,在文化效益中提升节目经济效益

文化类综艺节目的传播状况是影响其收视率的重要因素之一。要想提升传播效果,一是要多屏互动,强化参与。要把握新媒体时代脉搏,充分利用网络手段,采用线上跨屏传播、线下口碑传播等方式来提升互动效果。如《经典咏流传》中演唱的诗歌通过微博文案、微信公众号文章、节目短视频、音频等形式实现裂变式传播,取得了良好效果,值得参考借鉴。二是要注意精品IP 的开发,积极开发电视节目的周边产品,打造节目品牌。如娱乐类综艺《快乐大本营》《奔跑吧兄弟》《极限挑战》出品同名手游,《爸爸去哪儿》衍生综艺大电影、系列图书,不仅对节目起到了一定的再宣传作用,也让投资商看到了其市场潜力。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发展应借鉴上述节目的成功经验,不断拓展自身的生命力和商业价值,把优质的节目内容、新颖的节目形式与多样的传播方式有机融合,拓宽宣传渠道,解决招商引资难的问题。

总体来看,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出现和热播为当下的电视文化产业注入了新鲜血液,形成全新的收视热点。我们在为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流行感到欣悦的同时,也应该正视它发展中的不足,文化类综艺节目在同质化、小众化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仍旧面临着难题和挑战。

四、结语

近年来,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独树一帜,《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文化类综艺节目的成功,标志着中国传媒工作者们已经可以较熟练地运用符合当下社会观众审美需求的艺术方式表达中国声音,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11]现今文化类综艺节目的热播,向全社会展示了中华文化的魅力,彰显了中华文化的精神价值,有利于培养国人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认同感、自豪感,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社会正能量、促进中华民族的繁荣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今后,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制作者更应加强对节目内容、形式及传播方式的不断创新,守住节目的文化风骨,坚持做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融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于一体的高品质节目。

猜你喜欢
类节目综艺诗词
融媒体环境下电视综艺的出路
文化类节目的融合传播策略分析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以《这就是灌篮》探析体育综艺发展趋势
韩国女性综艺人立足难
国产综艺“短命”,得治
诗词之页
新闻访谈类节目主持人如何提升传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