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
英国教育学家斯宾塞指出:教育要尽量使儿童在快乐中掌握知识。因此,要让学生愉快地学习,首先要让他们处于愉悦的心境中,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形成学习的内驱力。其次,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为他们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也是十分重要的。数学的抽象性和严谨的逻辑性,导致学生在学习时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心理研究表明,低年级小学学生抽象思维比形象思维明显要弱很多,即他们学好数学的难度更大。那么,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和效率,让小学生在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的获取过程中兴趣盎然地去学习,这是优化课堂教学所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乐学,激发兴趣是核心
小学生的身心正值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特别是神经系统不够成熟。根据心理学研究发现,低年级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仅为20分钟,尤其是抽象的数学知识,更加影响了他们注意力的时间和质量,同时也影响他们对学习数学的兴趣。《课标》中指出,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
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玩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将孩子们喜爱的游戏融入到数学学习中,无疑激发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为数学教学插上了愉悦飞翔的翅膀。因此,探究以数学游戏为载体,学生体验感悟为基本学习方法的数学游戏课程应需而生。只要可以激发兴趣和学习热情,就能引发学生的“好学”,更有可能达到“乐学”的境界。
点燃学生的探索欲望 比起其他年龄段,小学生更喜欢游戏,而在有些游戏中就包含了数学的思想、知识与原理。教师在课堂上将数学游戏作为一种教学工具,利用其有趣、好玩,且具有情境性、互动性的功能,让学生感悟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兴趣,使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游戏活动自主探索和巩固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积累基本活动经验,利用数学游戏达到有效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
有效、知识掌握是目的
知识的获取是学习的首要目的,参与游戏的过程,也就是知识习得的过程。课程改革的理念和广大数学教师的实践表明,数学游戏应作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织形式和载体,将数学知识融入游戏中,让学生在参与游戏的同时体验、思考、理解数学知识,通过游戏的形式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成长,培养能力是关键
数学游戏以其生动、形式多样、参与范围广、竞争性强等特点,可以赋予抽象、难懂、枯燥的数学学习以活力,其乐无穷的“动态”融入数学课堂。同时还能够培养和增强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锻炼手眼互动等基本能力 在游戏中,由于需要不停地思考、变化,所以自然能够培养手眼互动能力。同时由于经常要同时处理来自各方面的信息,所以能够培养平行处理能力。
培养问题解决能力 游戏中充满了挑战,无论是对自己个人还是团队合作,都需要学生综合各种信息,千方百计地完成各种挑战,游戏化的教学环境有助于问题解决能力的训练。
训练领导力 在课堂上小组协作完成任务或进行游戏,为领导力的训练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机会,学生不再只是课堂参与者,在游戏过程中学生还可以成为小组中的领导者、组织者,为小组出谋划策体验成功的喜悦。
培养创造力 在我的班级中课下孩子们也会玩一种课上教过他们的纸牌类游戏,能够十分有效的锻炼四则运算能力,起初的游戏规则是由我规定并交给他们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自主创新了游戏规则,相互之间达成共识,利用全新的规则进行游戏。
培养实践和合作能力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是教师的任务之一。在教学中,教师要遵循合作性原则,创造积极条件,运用小组活动的方式,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学习,既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又能调动团队全体成员的积极性,发挥优势、扬长补短,让学生在相互分享中感受团队的价值,增强合作精神,提高协作能力。
广泛,灵活多变是特点
游戏在教学中的应用十分广泛,教师可以以一种游戏为根源进行创编改造,把规则稍作修改就能立刻应用到课堂中。但应遵循自主性、趣味性、发展性、探索性和創新性的原则,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尊重、信任学生。这样在课堂中融入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活动,则能实现学生自主探索为主要的特征的教学过程,达到提高小学生数学素养,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的教学目标。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中开展游戏教学具有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把数学游戏引入课堂,并和数学教材有机整合,既丰富了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提高了数学教学的课堂效率,同时也点燃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促进了学生数学素养的发展。当然,我们也存在一些困惑,如何选择既适宜学生年龄特点又和学科教材相匹配的游戏内容,如何把握玩和学的关系,既让学生充分玩,又能让学生学明白等等。面对这些问题,我们有信心继续探索,在实践创新中寻求新的发展和突破。
(作者单位: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朝阳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