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静玉
戏剧这种表演形式,很多人都不陌生,但如何让它走近幼儿,让幼儿能够结合生活经验,富有表现力地将其完整呈现,这确实是值得人深思的一个问题。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经过多次指导大班幼儿进行戏剧的选材、定角色、排演、演出,并对戏剧排演的过程和结果进行不断反思,我对通过戏剧表演让大班幼儿获得发展和成长有了一定的认识。
绘本的选择从幼儿中来
首先,教师需要提前对绘本进行筛选,选择符合幼儿年龄特点、表演难度适宜、角色分类数量合理、道具制作可亲子参与的绘本。在幼儿进行绘本选择的讨论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具有引导性的语言帮助幼儿选择适宜的绘本,并在合理的空间里给孩子投票選择的权利。这样的过程既能激发幼儿参与的主动性,又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可以让他们以“主人翁”的身份更加积极、有兴趣地参与到戏剧表演活动中去。
“竞演”激发幼儿无限潜力
戏剧表演中的重要角色只有几个,所以肯定会出现多个幼儿想演同一角色的情况,而最公平的解决方式就是让幼儿“竞演”。“竞演”时,幼儿可以自主选择角色,并根据角色特点进行表演和展示。《3-6岁儿童发展指南》中指出:大班幼儿喜欢具有挑战性的活动,学习方式是同伴间相互学习。所以这种方式既能激发幼儿的表演兴趣,又能让幼儿充分展现自我,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幼儿的表演潜力。
“个性化”表演,让角色更贴近幼儿
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是与众不同的。教师既要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又要善于发现每个幼儿身上的闪光点,并鼓励他们将这些闪光点“发扬光大”。这种教育方式会让幼儿变得自信,更加主动、勇敢地表现自己。因此,教师可以将戏剧表演与幼儿的闪光点结合,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特长进行创造性、个性化的表演,让角色更靠近幼儿、带有幼儿的“味道”,这样也可以让观众耳目一新。
让角色在碰撞中既独立又配合
戏剧中的角色有很多,每个角色都是独立鲜明的个体,而戏剧的完整呈现则需要每个角色相互合作、协调配合。这就需要教师通过适当的方式指导幼儿,让他们表演的角色在碰撞中既独立又能顺畅配合。
方法一:让幼儿熟知每个角色的出场顺序。对此,除了要让幼儿进行多次练习外,还要让幼儿在前期熟知故事内容。在教学活动中带领幼儿熟悉、理解故事的内容和含义;把绘本延伸到图书区活动当中,提供可操作的材料,让幼儿通过演一演、说一说、讲一讲等方式加深对故事的印象。
方法二:让幼儿熟悉自己的角色和表演内容。带领幼儿制作剧本,让故事中的对话变成易说、易记的台词。孩子们再根据台词内容大胆想象,更好地表现表演动作。此外,还可以利用家园合作平台,让孩子在家中练习,家长进行辅导;还可以组织亲子制作服装、道具的活动,增进亲子感情的同时,还可以让戏剧表演更加丰富、形象、有趣。
方法三:让幼儿自己讨论决定角色的衔接方式。大班幼儿的思维能力、合作能力较强,教师可以让他们自主选择角色的衔接方式,并适时加以指导,让幼儿通过不断探索积累经验,懂得如何与同伴进行有效沟通和配合。
方法四:让幼儿观看表演录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戏剧表演基本“成型”时,教师可以通过给幼儿录像、播放录像的方式,将表演效果呈现在孩子面前,让他们通过观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时更正戏剧表演中的错误点。
戏剧表演激发了幼儿的表演兴趣,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和表达、表现能力,提高了合作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之,戏剧表演的呈现离不开绘本,更离不开幼儿,只有将二者有效结合,才能使绘本人物立体化建立,让孩子在戏剧中有所发展和成长。
(作者单位:北京市通州区梨园镇新城嘉园中心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