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要点分析

2020-03-31 18:57游称香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15期
关键词:渗透教学要点分析生命教育

游称香

摘要:生命教育的意义就是要让学生感悟到生命的内涵,并树立正确的生命观,这也与生物学科的教学有密切的关联。因为,生物是研究生命规律和发展的学科。而将生命教育引入初中生物教学中,通过生物学科的独有优势,引导学生从植物身上发现生命的奥秘,并从人的衍生、发展和遗传感悟生命的价值,进而培养初中生的生命观。

关键词:初中生物;生命教育;渗透教学;要点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8-0147

初中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正处于快速的发展期,在这一阶段对初中生进行生命教育,对初中生的成长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初中生物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对生命的正确理解能力,并正确看待自我与生命、生命与自然的关系。但是现阶段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还有一定难度。因此,就需要教师引入新型教学模式,总结教学经验,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来解决这一问题。以达到帮助学生树立珍惜生命、热爱生命、尊重生命意识,帮助其健康成长的目的。

一、借助生物教材内容渗透生命教育

生物学科是培养学生了解生命的发展,认知生命的价值,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生命观的一门自然学科。所以,将生命教育渗透到初中生物教学中,首先可以借助生物教材内容进行生命教育渗透教学。初中生物教师要深挖生物教材中可用的内容,并对其教学内容进行生命教育的延伸,使生命教育与生物教学进行融合,提升学生对生命教育的接受程度,增加学生对生物教学的理解能力,从而达到生物教学与生命教育的双向教学目的。

例如,在进行与植物生长有关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对这一教学内容设计生命教育。教师在课堂上为初中生展示植物的生长过程,学生通过观看植物的萌芽期、抽梢期、开花期、结果期、成熟期感知植物的生长特点与成长过程,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植物生长的美好与奇妙。这时,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延伸教学,将人类的胚胎发育过程用视频的方式展示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视频感受到生命形成的神奇以及人类生命成长的不易,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生命的理解,促使学生形成珍惜生命的思想。

二、借助生物实践教学渗透生命教育

生物学科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在实践中可以让初中生更好地掌握各种生物知识,并在实践中加深对生物知识的认知。而通过借助生物实践教学,将生命教育进行渗透,也可以增加学生对生命意义的理解能力与认知能力,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生命观。而生命教育、生物实践都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所以教师可以通过生活让学生进行生物实践,并将生命教育渗透到生物实践中,从而达到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目的。

例如,教师让学生种植豆芽,并對豆芽生长变化进行观察。写下观察日记,将植物生长历程、生长规律等进行记录,使学生明确植物的生命周期。并让学生通过翻阅书籍、探索植物的构造,解决豆芽生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明确植物体的功能、结构和生命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在生物实践教学中了解到植物生命的顽强与生长的不易,从而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敬畏。

三、借助信息技术教学渗透生命教育

在新课改理念的实践中,大量先进的信息技术都被合理地运用到当前各学科的教学中。随着多媒体教学的出现,让学生对各学科的学习内容产生了巨大的兴趣,使各学科教师的教学质量也得到了明显提升。而生物学科知识内容较为丰富,如果使用传统的纸质教学,那么就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效果不能得到有效提升。因此,借助信息技术进行初中生物教学通过图片、视频、PPT等多媒体方式,为学生提供视觉、听觉上的感官教学。

例如,教师通过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自然灾害和战争等的影片与纪录片,如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的新闻,让学生了解到人类的生命脆弱。播放《唐山大地震》让学生了解到自然界与生命的关系,了解到人类生命在自然界中的脆弱,通过伊朗战争的新闻,让学生认识到战争的残酷性和人类对生命的珍惜与渴望,引导学生认识到生命的珍贵性,进而更加爱惜生命。

四、培养学生生命观,引导学生认知生命

生命不是原本就存有的,是逐渐在困难、艰苦环境中逐渐衍生而成的。生命是由单细胞生物转变为多细胞生命体,直到出现高智商人类的过程,这一过程用了亿万年。这对我们来说虽然仅为一个时间,但对生命而言,是经历了反复的生死而衍变过来的,同时还要面临多种威胁,这就表示生命的衍生是一个伟大的过程。因此,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也要培养学生的学生观,引导学生认知生命,从而提升学生的生命观。

例如,在《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学习中,为学生讲授如何产生和进化生命,并指导学生通过显微镜对单细胞动物进行观察,引导学生对单细胞动物转变为植物和多细胞动物提出问题。学生通过交流,讨论了解演变的这一过程,并认识生命具有独有性和特殊性,进而明确生命的价值,使其更加尊重生命。

五、培养学生生命观,引导学生正视挫折

初中生情感较为敏感,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而导致学生的心理发生变化。初中生在经受挫折后,往往会出现极端的心理反应,因此教师要在生命教育渗透生物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初中生正视挫折,培养学生的生命观。例如,教师在讲解人类衍生等相关知识时,告知学生人类最初并不会用双脚行走,是经历了一次一次的失败后,才逐渐掌握了行走的能力。包括婴儿也是在不断的跌倒后,才逐渐掌握平衡,从而迈出他人生的第一步。使学生明白在生物进化中挫折是必然因素,从而使其正视挫折,培养学生正确的生命观,进而使其终身受益。

综上所述,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将生命教育进行渗透,使初中生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正视生命,对初中生的健康成长有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少虹.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有效渗透[J].赤子,2020(1):230.

[2]尹琳英.探究初中生物教学中生命价值观教育的渗透[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14(5):130.

[3]张志.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有效渗透[J].新课程导学,2020(2):84.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第二实验中学342300)

猜你喜欢
渗透教学要点分析生命教育
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思考
探究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进行渗透应用
医院财务电算化与财务内部控制策略探究
工艺美术中微雕的要点分析
成就最美善的生命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浅析传统文化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低碳理念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