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振彪
最喜欢当代学者余秋雨先生对为何读书给出的理由:摆脱平庸。通过大量广泛的阅读(读),笔者将从中汲取“思想活水”和迸发的再思考(思)与教学实践(行)、提炼升华(写)有机结合。这不仅能有效促进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综合学识和素养的提升,而且还能为体育教师带来教育幸福。
一、站上讲臺:始于读书
刚参加工作时,笔者对教育充满憧憬,但仅凭一腔热情自信地“站上讲台”,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对于一名刚“站上讲台”不久的新教师而言,对课堂的把控能力不足,这时需要找到一个“万能”的办法,克服自己内心的不安。鉴于自身理论水平的短缺和对课堂把控的困惑,笔者不得不苦读书籍,以求用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使自身的言行举止更符合教师的身份。但那时,笔者难以静下心来完整地看完一本书,常常是不求甚解。但笔者仍然坚持经常读书,坚信“读总比不读好”。
随着读书的深入,笔者渐渐发现自己在与同行的交流中更有见地而得到大家的肯定,这正是读书带来的改变,这让笔者感受到了读书的“小幸福”。
二、站稳讲台:思于读书
“学而不思则罔”,读而思是教师从“站上讲台”走向“站稳讲台”的关键一步。从书架上取下《分层教学解密》这本书之前,笔者难以理解“在体育课堂中进行有效分层教学”这一理念,书中“快慢班、重点班做法违背教育公平”这句话给了笔者新的思考,并激发了笔者的追问:“体育课堂中由教师包办的分层教学妥当吗?这是否同样违背了教育的公平?以人为本、关注差异的课程标准理念如何体现?”带着这一系列思考,笔者参与了观摩课活动。在一节研讨课的分层教学环节上,笔者发现当学生纷纷被教师贴上了“好、中、差”的标签后,一些原来主动学习的学生却一下子变得“消极怠工”,像是丧失了该有的学习积极性。笔者认为,这位教师没有“站稳讲台”的原因,是没有基于学生意愿和学生学练情况就进行了分层教学,而分层教学的核心应是“因材施教”。就这样,在读书中不断学习,在读书中不断引发思考,使笔者的教育教学内容更富内涵,教学方法更加多变,组织形式更加丰富。笔者将这一系列的点滴改变应用于课堂,不仅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且让笔者逐渐站稳了属于自己的讲台,初尝渴望已久的“为人师”的幸福。
三、站好讲台:行于读书
读而行,是一名体育教师从“站稳讲台”走向“站好讲台”的重要一步。当体育教师坚持读书时,也会受到一些启迪,更会萌发一点跃跃欲试的冲动。如果此时将自己的想法落实于行动中,即在体育课堂中验证想法或观点的正确性与可行性,将会受益良多,充满成就感。
《教育,三十七度二》一书主要告诉读者对待教育的态度不要发烧,不要心血来潮,不要忽冷忽热地让学生难以承受。教育应该像白开水一样,是一个灵魂对另一个灵魂的态度。这引起了笔者的思考:“体育教师对学生的温度应该是什么?”“体育课堂的温度应该是多少?”于是,笔者带着问题,先后认真阅读了《教育的温度》《做有温度的教师》《教育的本质》等书籍,并总结出了自己心目中的体育课堂温度——“崇真、向善、至美”。那又该怎样践行“崇真、向善、至美”的体育课堂温度呢?笔者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进行了实践,并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了学生。结果发现,原来做一个有温度的体育教师,其实就是做一个“真、善、美”的自己,而后成就每一名学生的“真、善、美”。读书让笔者有了基于自己思考践行的好习惯,并且小有收获,幸福感也随之而来。通过“读、思、行”的多年坚持,笔者终于实现了“站好讲台”的目标,但离“站高讲台”还相差甚远。
四、站高讲台:写于读书
写作是在读、思、行基础上的进一步升华。记得笔者刚参加工作时写过一篇论文。动笔前,笔者走遍了当地的新华书店,翻遍了每一个书架。因为笔者心中没有“墨水”,都难以写出一句话,最后东拼西凑地完成了一篇所谓的论文。为什么如此困难?只因为这篇文章的选题并不是来源于教学实践。脱离了教学实践是难以写出有理有据的高质量的论文的。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通过“阅读+思考+行动”的努力,撰写了《做一个有温度的体育教师》一文,并发表在《中国学校体育》杂志2018年第1期上。至今每每读来,都有言之不尽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因为它是在基于广泛阅读之上的思考和行动的提炼升华,它源于笔者自身不断“读书、思考和行动”的点滴感悟,源于反复修改文章之后的满足和愉悦。
在这“读、思、行、写”的循环往复中,相信大多数体育教师会和笔者一样体验到幸福感。因为在这一过程中体育教师才会不断成长和进步。“读书是为了告别平庸”,余秋雨先生的这句话含义深刻,令人回味。“站上讲台”“站稳讲台”进而“站好讲台”直至“站高讲台”,在追求永无止境的卓越中实现体育教师的教育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