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露露
摘要:汉语国际推广的起步时间较晚,尚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故有必要对世界发达国家的语言推广模式和经验进行比较和研究。就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主要以国别化研究居多,即主要是针对某个国家语言推广的政策、历程、师资等展开研究。中外语言国际推广的比较研究特别是以汉日比较为切入点所进行的研究十分少见,已有成果围绕推广模式、推广机构、推广师资等做出了初步探索,但是存在着对比不深、数据不新、内容不全等研究缺陷,尤其是对比结论即经验借鉴还有待进一步深化。
关键词:汉语国际推广;日语国际推广;推广模式;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H0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20)13-0146-02
在全球化背景下,语言不仅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沟通的桥梁,而且语言的国际化程度已成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向世界推广本国语言已成为增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战略手段。语言推广不只是语言本身的推广和传播,更重要的是以本国语言为载体,传播自己的文化和价值观念,使本国文化在世界多元文化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近年来,对外汉语教学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呈快速增长的趋势。不过由于汉语国际推广的实践起步时间不长,尚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因此很有必要对世界其他国家的语言推广模式进行研究,从而制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语言国际推广方案及策略。日本作为我国的近邻和经济大国,对其语言和文化在海外传播向来十分重视。虽然日语的国际推广相比西方国家来说起步较晚,但其发展十分迅速,效果也十分明显,其语言推广经验对我国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作用。鉴于此,不少国内外学者对两国的语言国际推广模式展开了个别研究和比较研究,现将相关研究综述如下。
一、关于汉语国际推广研究
汉语国际推广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制度政策、教师培养、孔子学院运行模式等方面。
关于制度政策,刘卫红(2012)认为,当前汉语国际推广中法律保障体系严重缺失,这种缺失主要表现在孔子学院的合法地位与有效运营、海外汉语教师的合法权益、汉语言传播的地位与作用等三个方面缺少应有的法律规定。对此,我国政府应加快立法,完善法律保障机制,以确保汉语国际推广事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吴坚(2015)也认为,汉语教育国际化在组织制度、实践活动和发展路径等方面已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法律保障体系缺失和科学研究不足等问题,汉语国际推广需要在服务功能、法律保障和科学研究等方面进一步深入发展,进而为汉语教育国际化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关于教师培养,周士宏(2009)指出,解决对外汉语教师匮乏的问题应该从与当地政府加强合作、扶持海外民间师资力量、加强高校间的交流合作等三个方面来考虑。李春玲(2015)结合国内外汉语国际教育师资现状,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改制”“两个构建”“三个加强”的构想,即改革现有一些高校MTCSOL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制;构建汉语国际教育师资培养高校的师资队伍培养机制,构建汉语国际教育方向外国研究生的预备教育机制;加强海内外汉语国际教育师资培养联盟的建立,加强汉语国际教育师资培养模式的创新,加强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能力的培养。
关于孔子学院建设,孔鹏程(2008)对孔子学院的内部机制进行了全面分析,指出孔子学院内部机制运行方面存在的优势和不足。田迎春(2011)则是对海外孔子学院的办学模式进行了分析,同时在认知理论的基础上从教师、教材、教法三个方面对孔子学院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改进建议。李宝贵(2018)从新时代孔子学院发展的新特征入手,通过对当前孔子学院转型发展的动因进行剖析,进而提出面向新时代孔子学院转型发展的实现路径。
二、关于日语国际推广研究
日语国际推广的研究成果相比汉语国际推广要少,主要集中在推广机构和模式、教师培养和教材开发等方面。
关于推广机构和模式,张婧霞(2010)研究了日语国际推广的社会基础和推广模式,指出其模式特征主要包括中央行政机关在推广活动中体现双重身份;不同类型的日语国际推广机构之间有密切的合作关系;推广机构众多,且大部分属于综合性事务机构,日语国际推广是其业务的一部分;推广方式多样,培养、派遣日语教师是主要的推广方式。李小俞(2014)研究了日语国际推广机构的类型和职责,指出日语国际推广机构具有健全的法律保障、重视海外移民及侨民的语言保持教育、深入广泛的调查研究、推广工作分工合作等特点。
关于教师培养和教材开发,李小俞(2013)对日语国际推广教师的培养、教材开发以及日语国际推广的调查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阎萍(2016)通过对日本政府、教育机构、专门机构、民间组织等在日语推广和教材开发方面取得的成效进行梳理,总结出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行政法人机构的不懈努力、民间推广组织的积极配合、日语推广经验的及时总结等特点。
三、关于汉日语言国际推广的比较研究
与语言国际推广的国别化研究相比,有关语言国际推广比较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如孙鹏程(2008)以孔子学院为研究中心,将其与英国文化委员会、法语联盟、德国歌德学院、西班牙塞万提斯学院等国外语言推广机构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设发展孔子学院的相关建议。王洁(2012)以英国、法国、德国等为例,通过梳理其语言国际推广的历史沿革和现状,指出语言推广目的皆是获得文化、政治、经济等基本利益。在现有的语言国际推广比较的研究成果中,以中日比较为切入点所进行的研究更为少见,目前仅有田中秀明(2011)、阎玉杰(2014)、卢晓晴(2015)等对中日两国的语言国际推广展开比较研究。
田中秀明(2011)在相关统计数据的基础上从语言国际推广的机构、教师、模式等方面对汉语国际推广和日语国际推广进行细致的比较,分析了汉语国际推广的问题所在,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相关对策。阎玉杰(2014)从语言国际传播的现状、政策、途径、策略等几方面对汉语国际传播和日语国际传播进行了比较研究,为汉语国际传播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相关建议。卢晓晴(2015)则是基于汉日语传播的现状分析和日语国际传播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对汉语国际推广的建议方案,具体包括探讨官民并举的多种办学形式,动员各界力量积极参与推广活动;探讨教师队伍职业化建设;建立专门的汉语传播狀况调查机构,关注信息的收集、调查、研究与公布;积极避免汉语国际传播中的文化单向交往倾向;编写出适合海外汉语教学的教材。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就语言国际推广研究的现状来看,现有成果主要以国别化研究居多,即主要是针对某个国家语言推广的政策、历程、师资等展开研究。中外语言国际推广的比较研究特别是以汉日比较为切入点所进行的研究十分少见,已有成果围绕推广模式、推广机构、推广师资等做出了初步探索,但是存在着对比不深、数据不新、内容不全等研究缺陷,尤其是对比结论即经验借鉴还有待进一步深化。
参考文献:
[1]吴坚.全球化国家语言推广战略——政策、模式与中国的借鉴[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3.
[2]张西平,柳若梅.世界主要国家语言推广政策概览[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3]董学峰.国家语言战略背景下的汉语国际推广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6.
[4]田中秀明.汉语国际推广与日语国际推广的比较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1.
[5]张婧霞.日语国际推广的历史与现状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8.
A Review of Studies on the International Promotion Model of Chinese and Japanese Languages
QIAN Lu-lu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Yancheng,Jiangsu 224051,china)
Abstract:The international promotion of Chinese has a late start,and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to be solved.Therefore,it is necessary to compare and study the language promotion models and experiences of developed countries in the world.As far as the existing research results are concerned,most of them are based on country-specific research,that is,research on policies,history,and teachers of language promotion in a certain country.Comparative studies on the international promotion of Chinese and foreign languages,especially studies conducted with the Chinese-Japanese comparison as the entry point,are rare.The existing results have made preliminary explorations on the promotion models,promotion institutions,and promotion teachers,but there are not deep contrasts and data.Defects in new and incomplete research,especially the comparative conclusions,or lessons learning,need to be further deepened.
Key words:international promotion of Chinese language;international promotion of Japanese language;promotion mode;comparative stu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