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知辰
维特根斯坦说:“真正创造一部著作的是读者而非作者。”在我看来,他的意思便是说明读者的“前理解”状态,即读者阅读时会自觉地将自身的知识素养、审美情趣乃至生活经历融入到阅读的体验中,从而创造出自己对作品的解读。
正如“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生活的参差多态造就了读者眼中内容迥异的同一篇文章。倘若没有独立的阅读及审美意识,没有不同的人之间千差万别的生活习惯与方式,就很容易陷入“人云亦云”的处境,也很难为作品所打动。因此,對于所读之书的“期待视野”作为一种阅读的资本和基础,是阅读必不可少的。
然而,仅仅拥有这样的前理解能力往往只会使我们陷入思维的定式,它会束缚、限制读者阅读的选择与范围。读纳博科夫《洛丽塔》,只能看到伦理道德的批判,而忽略了作者从精神层面提出的对罪恶的同情与关怀;读毛姆的《人性的枷锁》,却无法体会主人公曾经怀揣梦想又甘于平庸的背后是怎样的一种使命感和情怀。
王小波曾提出这样一种阅读方式,即读者的视野决定了作者的创作风格,而作者的创作又影响着读者的阅读品位。如此一来便构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导致阅读越来越趋向于单一化与统一化。用昆德拉提出的“媚俗”来概括便是作者为了追求大众的趣味而放弃了作品的格调,而读者也被限于浅俗的阅读模式之中。一味地追求个人品位及喜好,便难免会陷入这样的境地,“前理解”便会成为荼毒思想的一种障碍和一种虚假。
在当今媒体盛行的时代,巨大的信息量让我们时刻都处在阅读与接受的过程当中。在阅读的同时,我们应当保有自我独立的思考与清晰的自我认知,同时又不能够被强烈的自我意识所束缚,要去创造,进行多维度的思考,看见作品的更多可能,在自我认知之外追求共鸣。
【名师点评】
维特根斯坦、纳博科夫、毛姆、昆德拉……文中使用的一系列素材充分展现了作者的读书积累和阅读素养。没有丰富的储备,则无法在短时间、高强度的考场写作中调动资源库,可见作者是一个有心人。另一方面,文章立意较为深刻。作者先论述了“前理解”既是一种阅读基础,又有可能使读者陷入思维定式,继而跳出读者层面,分析“前理解”对作者创作风格的影响,打通了阅读与创作这两个领域。最后简明扼要地展现了自己的思考,即如何在自我认知之外追求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