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普通型)与疑似患者临床特征比较

2020-03-31 08:06:02刘涧周张青杨欢欢崔龚臻王聪飞郑小丰汪雪芬李惠莉
浙江医学 2020年4期
关键词:普通型白蛋白血症

刘涧 周张青 杨欢欢 崔龚臻 王聪飞 郑小丰 汪雪芬 李惠莉

2019年12月,中国武汉暴发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同属于β属冠状病毒[1],该病毒传播速度快,人群普遍易感,可在人群间传播[2-3]。目前,COVID-19(普通型)主要临床表现有发热、乏力、干咳,少数患者可出现鼻塞、流涕、咽痛、腹泻等症状[4];胸部CT检查主要表现为肺部磨玻璃样密度影,双侧弥漫性分布,病程早期以累及肺外带、肺间质为主[5]。本研究收集了64例COVID-19(普通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疑似患者进行了比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20年1月24日至2月13日本院收治的64例COVID-19(普通型)患者为确诊组,经咽、鼻拭子标本病毒核酸检测阳性;64例需行医学隔离的疑似患者为疑似组,病毒核酸检测阴性。所有患者有疫区旅居史或SARS-CoV-2感染者接触史,同时存在不同程度的流感症状(发热、咳嗽、乏力、咽痛、流涕等)。确诊组符合COVID-19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普通型的诊断标准[6]。

1.2 方法 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基本情况(性别、年龄、基础疾病)及入院后临床指标检测结果(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肌酶、尿常规等)。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6.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基本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性别、基础疾病患病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确诊组患者年龄大于疑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 确诊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白蛋白、血清钾、血清钠、尿渗透压等指标均低于疑似组,总胆红素、乳酸脱氢酶、尿蛋白阳性率均高于疑似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确诊组白蛋白水平低于正常范围,其余指标水平两组均在正常范围内。两组患者淋巴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肌酐、尿素氮、肾小球滤过率、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血清氯、尿比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3 讨论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1)确诊组患者年龄大于疑似组;提示年龄大的人群是COVID-19的易感人群,但仍需要大样本研究证实。(2)确诊组白蛋白水平低于疑似组和正常范围。考虑可能是SARS-CoV-2感染造成了肝脏损伤,从而导致血浆白蛋白减少;其次,COVID-19患者持续发热也可能导致体内白蛋白消耗过快;同时COVID-19患者常伴有消化道症状,可能导致白蛋白合成减少。有文献报道低蛋白血症是临床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子[7]。在排除存在导致低白蛋白基础疾病的前提下,大部分COVID-19确诊患者存在低蛋白血症,因此在治疗COVID-19时应监测白蛋白水平,必要时及时纠正低蛋白血症。(3)确诊组患者尿蛋白阳性率明显高于疑似组;提示SARS-CoV-2可能会对肾脏造成一定的损伤,建议临床医生密切监测肾功能指标,必要时尽早启动护肾治疗,避免严重肾损伤。相关研究指出,SARS-CoV-2作用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受体[2],而ACE2受体在肾脏中高水平表达,故提示肾脏可能是SARS-CoV-2攻击的主要靶点之一[6]。

表1 两组患者基本情况比较

表2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

综上所述,年龄大是COVID-19(普通型)的易感因素,应引起重视;同时在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白蛋白及肾功能指标,及时纠正低蛋白血症,尽早启动护肾治疗。建议在后期救治过程中,继续优化治疗方案进行综合诊治。

猜你喜欢
普通型白蛋白血症
喜舒复白蛋白肽饮品助力大健康
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中老年保健(2021年4期)2021-08-22 07:07:36
调峰保供型和普通型LNG接收站罐容计算
煤气与热力(2021年5期)2021-07-22 09:02:14
周大勇从湿论治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经验
缺血修饰白蛋白和肌红蛋白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价值
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CT影像特点及其与临床表现的关系
认识高氨血症
论“血不利则为水”在眼底血症中的应用探讨
康复新液治疗普通型手足口病112例临床观察
白蛋白不可滥用
祝您健康(2014年9期)2014-11-10 17:2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