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式教学策略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020-03-30 16:43陈道京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10期
关键词:启发式语文课堂小学

陈道京

摘 要:本文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用启发式教学的作用和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启发式教学的措施,使得启发式教学方法能够更好地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促使学生思维能力得到提升,为构建高效小学语文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启发式;小学;语文课堂

引言

启发式教学方法就是教师以教学任务为前提,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目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课堂效率和质量提升的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方法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思维发散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用启发式教学的作用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由于小学生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而语文教学课本的内容是丰富多彩,学生在对语文教学课本学习时,会发现以前并未知道的问题,从而对语文充满兴趣。启发式教学方法能够使得小学语文教师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使学生对语文充满兴趣,为构建高效语文课堂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导致教师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都是采用“一言堂”的教学方法,将知识传递给学生,未能够了解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导致学生不能够与时代发展相适应。而启发式教学方法是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发挥,建立民主的课堂,将课堂的主动权交付于学生,促使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有利于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正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独立思考和逻辑思维能力比较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对小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另外,小学阶段学生活泼好动,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而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应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可以使得小学语文教师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提出充满趣味性和针对性的问题,从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教学中,并通过提问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有利于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提升

学以致用是教学的最终目的,任何学习都是为能够使得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可以充分发挥知识的作用。由于小学阶段学生年龄小,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比较弱,在课堂上依赖教师的心理比较强,而启发式教学可以通过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促使学生全面提高自身能力,进一步能够使得所学知识充分发挥其自身作用。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启发式教学的措施

(一)更新教学观念,提倡启发式教学

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大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会采用注入式教学,以教师的主观出发,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将学生看作接受知识的“容器”,向学生灌注知识,并未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启发式教学是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采用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导地位和主体作用;注入式教学方法只是将学生当做教育的对象,并未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2]。而启发式教学方法既承认学生是教育的对象,而且又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注入式教学方法就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强调智力的提升,而启发式教学方法不仅可以传授知识,而且还应培养学生获得知识和更新知识的能力。所以,在小学语文实际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应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渗透启发式教学思想,从而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设置问题情境,营造学习氛围

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应要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探索精神,鼓励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课堂提问是启发式教学的重要表现形式。小学语文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不仅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还可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得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探索知识,提高自身的思考问题能力。所以,问题情境不仅可以加强和巩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而且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能力。启发式教学是以发展学生的智力为前提,促使学生提高自身的适应能力。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充分尊重学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指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调动学生的积極性,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尤为需要注意的是,启发式教学并不以问题的多少来评价,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教学方法,就是启发式教学。

(三)注重思维的发散,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启发式教学最为重要的前提条件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的大脑始终处于思考状态,加上小学语文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使得学生能够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当小学语文教师提出启发式问题之后,学生可以根据问题自由发挥想象力,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深入挖掘学生解决问题的创造性,使得学生都能够找到符合自己探索的方法,并收获更多的知识,从而享受探索带来的快乐。例如,在学习《听听,秋的声音》时,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向小学生提出你眼中的秋天是什么样子?为学生提供思考问题的平台,使得学生在思考、争辩、讨论的过程中,得出问题的答案,保障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思考的状态。

(四)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启发式教学的重要提条件。因此,在实际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要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对于教师的问题能够大胆质疑,坚持真理。在教学中,教师不可以一言堂,而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课堂主动权交付于学生,使得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思考、讨论。对于学生发表的建议和观点,教师不应全责备,而是指导学生学会尊重、理解和学习,使得课堂氛围既紧张又和谐。这样才可以使得启发式教学能够取得理想的效果。

结束语

总而言之,启发式教学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而且还是一种教学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可以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内容,使得思维得到发散,从而促进课堂效率和质量的提升,促使学生语文素养得以提升,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魏正彩.小学语文学科启发式教学的应用研究[J].内蒙古教育,2019(12):85-86.

[2] 饶红梅.浅谈小学语文“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9(13):71.

猜你喜欢
启发式语文课堂小学
巧用应答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
浅谈游戏化教学提升低年级语文课堂实效的策略研究
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语文课堂生成资源运用例析
“表现性”语文课堂风景——建瓯市东峰中学课改观摩侧记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案例陈美琴
启发式教学在《数据库技术应用》课程中的应用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