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群
摘 要:语文教学是学生们从小学到高中所需要的学习的重要科目之一,对于语文感兴趣的学生,大学也可以选择关于语文的专业继续深造学习。大学语文不同于中学和小学语文,其内容不只是局限于对课本上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而是让学生们懂得其深层含义,追求文化素养的提升。就目前而言,汉语也是国际上重要的一门语言之一,所以很多所大学的语文专业就开始为学生们渗透国学文化,让学生们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从而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
关键词:国学文化;大学语文教学;渗透研究
引言:
中国的国学文化其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所以大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适当引入一些国学文化,不仅可以提升学生们的道德素质,还可以让学生们更好地传承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为学生们宣传国学文化,可以对大学教育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大学语文教育中,教师在课堂上合理将国学文化和语文教育穿插在一起,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和道德素养。
一、国学文化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现状分析
1、教学方法受到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
在当今语文教学中,其实很大一部分教师还是无法摆脱传统教学模式带来的影响,哪怕是教师也对自己所有讲述的内容进行合理的安排,也避免不了会或多或少带一些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子。很多大学教师在上课时只管自己讲课,而不管下面的学生有没有听课。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也不会更新自己的教学内容,也不会结合当下潮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也就会导致教学形式单一、教学内容枯燥,课堂设计较为肤浅,那学生们听课兴趣也就更加低下。长此以往,教师并不能够充分发挥国学文化教学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2、国学文化课程设置不太合理
大学生的课程氛围专业课和非专业课,也有可以说必修课和非必修课。当今各大高校中只有关于有语文专业的学校才将国学文化课程设为专业课,但是哪怕国学文化课程作为专业课一周也不会有很多节课。对于很多大学生来说,他们认为大学语文可有可无,反正期末考试不会挂科,所以也就导致很多学生不会花时间去学习国学文化课程,也不注重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当然,还有一部分学校的国学文化课程的教学规划较为简单,不能够完美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不能有效培养学生们的文化素养,从而导致教学效果不够理想。此外,当今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很多大学生会花费大量时间去考证、去掌握其他技能,并没有太多的时间去理解国学文化,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很难渗透进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二、国学文化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渗透途径探析
1、充实国学文化教学内容,多个维度渗透国学文化
大学生的语文教学和小学、中学有非常大的区别,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强调的是理解文字含义,熟练运用最后做到举一反三,而大学生学的语文重点是培养学生们的人文素养。大学生的语文教材所选择的内容应该与国学文化息息相关,并且在教材上应该选择一些具有鉴赏意义的国学作品,丰富语文教学内容,有效培养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和文学素养。教师所选择的教材应该包含很多中华传统文化的学术作品来让大学生进行鉴赏,从而提高学生们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教师在为学生们渗透国学文化时,应充分考虑到学生们的专业素养,也要考虑到教学内容的情感是否足够丰富。同时,教师在向学生们传授国学文化时,应注重其内容的丰富性和可学习性,以国学文化为教学的基准,从多个维度分别展开教学,教师还可以适当引入国外的优秀国学作品,提高学生们的鉴赏能力,让学生们通过对国内外优秀国学文化的对比,充分了解其内涵,从而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
2、大学教师做好国学文化的引导和宣传
大学生所接触到内容远比中学丰富的多,他们可以拥有更加宽阔的视野,所以大学教师在进行授课时应更加重视培养学生们的人文和文化素养。相信很多大学生都有一个通病,在日常教师讲课时自己不听课,只在考试前一周疯狂复习以前学过的知识,那学生进入大学进行学习的初衷就变了味道。因此,大学教师要及时做好国学文化的宣传,让学生们在课前就产生对这一门课的兴趣,教师在上课时也就会发现教学活动也可以按照预期目标顺利进行。大学教师进行国学文化教学时就会发现很多学生对国学文化的理解不够合理,甚至也有很多学生认为国学文化非常晦涩难懂,所以不愿意进行学习。所以大学教师在进行国学文化的引导和宣传时一定要让学生们了解到国学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智慧的结晶,其中包含很多人生哲理,对学生们成为一个高素质的人有非常大的幫助。当然教师也不要让学生们盲目进行国学文化的阅读,学生要选择其中有指导意义的内容进行学习和解读,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能力。
3、要求学生正视中华传统文化,充分激发学生进行学习的兴趣
语言文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学生们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语言基础才能更好的接受并传承传统文化。大学生都经历了十二年寒窗苦读,他们所掌握的词汇量不少,而且对于选择语文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大多数都是对于这一门课程的热爱才选择这一专业,所以他们更加容易激发出学习和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的兴趣。因此,大学教师需要做的一点就是要求学生正式中华传统文化,加大力度培养学生们的语言文字基础,选用对大学生具有启发作用的教学内容。大学生的人生观已经较为成熟,其现在养成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已经很难再改变,但是大学教师还是可以通过国学文化让学生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得到进一步的升华。但是,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一定要注重教育的方法,大学生一周可以解除国学文化的课程不多,所以教师一定要合理将国学文化传授给学生,引起学生对国学文化的思考,为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下深厚的基础。
结语:
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对于国学文化的教学,大学语文教育在其中占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很多学生凭借自身对语文知识的热爱,所以在大学选择继续深造语文,所以大学教师更应该认真规划语文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对国学文化的认识和掌握。大学语文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注重改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充分将国学文化穿插进语文教学中,向学生们展现我国国学文化的魅力,为学生们继续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国学素养培育视野下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 郭爱涛. 广西教育. 2016(03)
[2] 大学语文中对国学的渗透性教学分析[J]. 王红. 课外语文. 2015(20)
[3] 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融入国学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 卢玲玲.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