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静
摘 要:幼儿期是孩子自立能力形成的关键期,从这个时候开始培养他们的劳动意识和能力,对他们的一生都将是有益的。幼儿可塑性很强,让孩子参加爱劳动的活动,可以培养孩子对自己、对家庭的负责意识,并逐渐过渡到整个社会的责任感,使孩子成为一个“社会人”。
关键词:培养;幼儿;劳动意识和能力
苏联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心灵是在劳动中逐渐培养起来的,关键的问题是要使儿童从小就参加劳动,使劳动成为人的天性和习惯。”从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看,年龄越小可塑性越强,越容易接受各种教育和影响,此时培养幼儿的劳动习惯越容易成功。
现在劳动教育作为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一环,已越来越受到教育者及家长的重视。在幼儿园,老师们也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引导孩子从自我服务入手,逐步过渡到能为集体服务,或者为社区进行简单的劳动,从而培养幼儿的劳动意识、兴趣和习惯,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同时也让幼儿更了解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靠劳动创造出来的,让幼儿从心底尊敬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
一、我们的问题
在幼儿园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区域活动中玩积木,等收拾整理时有很多孩子就随手一扔,根本不关心掉落在地上的积木;不知道什么时候地上出现了一张纸片,请小朋友捡起来扔到垃圾桶,但都说不是自己扔的,没有一个愿意主动去捡,一定要老师点名才愿意去捡起来扔掉……
为了锻炼幼儿的劳动能力,培养当家做主的责任感,我们会经常邀请孩子为集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整理书籍、摆放玩具等等。我们会轮流邀请这些主动请缨的孩子,分配适当的劳动任务,教授简单的劳动技能。但一段时间以后我们就会发现,经常举手经常劳动的总是那些性格活跃、动手能力较强的孩子,而性格比较内向或者平时比较贪玩的孩子几乎从不举手。而最初的新鲜劲过去以后,大家的劳动热情正慢慢消退,劳动积极性和劳动质量都大打折扣。
二、我们的思考
由于刚开始老师担心孩子能力不足,所以邀请的都是比较能干的孩子,他们在不断的参与和老师的肯定中获得了自信与成功,因而表现积极。那些能力较弱的孩子原本就自信心不足,又缺乏挑战和尝试的机会,渐渐失去了主动性;而那些调皮的孩子只想着远离老师的视线,对劳动自然是不会有兴趣的。当一成不变的劳动任务,总是落在同样的人身上,会让人觉得乏味和无趣,热情就会逐渐消失。
教师的教育行为必须面向全体,要承认和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特别是那些在此方面处于弱势的幼儿。那么,有什么办法让所有的孩子都积极地投身到为集体服务的活动中,如何有效利用餐后活动,让孩子都能在劳动中获得锻炼和提高呢?
三、我们的策略
1.建立初步劳动观念,培养自我服务意识
对孩子建立最初的劳动观念,要从他们从事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务开始,从他们自己日常生活中天天都要碰到的事开始,老师对此一般不要包办代替,只要孩子肯干,都不难做到,逐步提高他们主动的自我服务性劳动能力。比如,米粒掉在桌子上、少许汤汁泼洒在地上一些行为,老师不要马上就过去帮忙,而是要引导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请他们自己把米粒捡起来、用纸巾擦拭;餐后老师不要立刻就去帮幼儿收拾碗勺,而是要引导幼儿自己在吃完以后把碗勺按顺序的摆放好。这些事情都是比较简单,孩子是能够做到的。老师对待孩子要注意适度,不能一切包办代替,其实真正需要孩子做的事情并不多,但要养成孩子自我服务的意识是必要的。
2.把劳动作为奖励,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孩子们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赞扬,愿意在集体中承担一定的任务,表现自己的能力。所以,我们将看似枯燥的餐后劳动由“要求幼儿为集体付出”变为“对好孩子的一种奖励措施”,有效激发了孩子的内在动力。
午餐后,我们对幼儿半天的表现作一个简单的总结,对在集体活动、游戏活动、就餐以及其他方面有进步的孩子进行有针对性的表扬,然后提出要求:“因为你们的表现很棒,所以老师请你们来帮忙,你们愿意吗?”受到邀请的孩子自然开心不已,看到周围羨慕的眼光,自豪感油然而生。等到第二天再请的时候,孩子们都紧盯着老师,性急的甚至追不及待叫:“老师,我上课举了好多次手,今天就请我来帮忙吧!”以至于我们不得不制定值日表,安排孩子轮流参加劳动。当然了,有奖励就要有惩罚,如果哪个孩子在这天出现严重的違反规则行为,他的劳动权利是要被取消的。
3.把劳动变成游戏,让孩子乐在其中
在老师心目中,参与劳动是孩子自觉自愿的付出、是一种锻炼。但在孩子眼里,劳动是一种游戏。他们享受这种和老师一起把教室整理干净、充分显示自己能力的感觉,享受水流冲在抹布上、拖把在地面游走的过程。如果这种游戏更具趣味性,那么它就有了更多的吸引力,调皮的孩子也一定愿意放下手中的玩具,参与其中、尝试一下。所以我们和孩子们一起,给每一种劳动都取了一个有趣的名字,例如:将擦桌子叫做“给桌子洗脸”,将拖地当成“给地板挠痒痒”,将挂毛巾变成数数比赛……孩子沉浸在游戏情境中,劳动也就变得格外快乐。
4.降低工作的难度,教给孩子劳动技能
对于能干的孩子来说,参与劳动是表现能力的机会。但很多孩子在家庭中连自己的事情都依赖成人,更别说参加劳动了。如果老师要求过高,劳动强度太大,很容易把这些孩子的积极性给吓回去。所以我们每次都将劳动要求一降再降,详细地讲解技能和方法,让孩子觉得可以胜任并通过自己的行动体验到挑战自我的快乐。由于年龄的限制、能力的差异,很多工作在孩子做完后,往往还需要老师加工甚至再重复一次。但老师不能因为麻烦而包办代替,因为在老师的包容和不断指导之下,孩子的劳动技能已经突飞猛进了,参与劳动的热情也更高了。
5.组建劳动小组,促进合作与交流
独自工作总是寂寞的,即便是对成人来说,两个人合作肯定比一个人快乐,效率也更高,孩子更是如此。所以我们总是鼓励幼儿两三人一组,共同完成劳动任务。孩子有时会分工协作,有时会相互竞赛,有时能相互提醒和纠正,当然偶尔也会调皮玩闹,体验到了更多劳动的轻松和快乐,也逐渐习惯了合作这一重要的社会劳动形式。
6.肯定孩子的付出,帮助幼儿体验成功
对于幼儿而言,有机会尝试,体验到了成功,之后才会更加乐于尝试。所以我们在每个孩子付出劳动之后,总会郑重地向全体幼儿介绍他们为大家所做的事情。小朋友们会自发地为他们鼓掌。那个得到掌声的孩子,小脸有些红红的,努力克制着内心的激动。这时老师再送上一个小贴花或者爱的拥抱,相信孩子心中那朵乐于劳动、乐于奉献的小花朵也一定慢慢绽放开来。通过劳动也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孩子会干的事情越多,那么他就会越自信。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倡导的生活教育是“教学做合一”,是以做为中心的教育。他主张教育必须与生产和生活相结合,尤其重视培养幼儿热爱劳动、热爱人民的良好品质。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本着“自己的事自己做,不会的学着做”的原则,培养幼儿初步的劳动意识和劳动行为。我们应该从娃娃抓起,让孩子爱劳动、会劳动、有机会劳动,真正成为“脑子指挥双手、双手锻炼脑子的手脑健全的人”。
参考文献
[1] 幼儿园新《纲要》解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2] 李生兰 《学前教育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版
[3] 孙云晓 《儿童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当代少年儿童行为习惯研究报告》,北京出版社,2004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