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钦
[摘 要]文章采用随机整体抽样的方法,基于对山东省高校300名在校大学生的消费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发现当前大学生消费结构存在很多不合理的现象。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旨在引发当代大学生的深刻思考,充分体会理性消费的积极意义,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对整个社会消费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因素
[DOI]10.13939/j.cnki.zgsc.2020.35.126
大学生的消费观念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通过分析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状况,有利于进一步地了解其消费观念,更好地帮助其树立良好的消费观。大学校园作为小社会的载体,生活于中的大学生消费观念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大学生的消费状况能够在某种层面上反映出当代大学生的生活态度和价值取向,同时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
1 对象与方法
其一,对象。主要对面向全国招生的山东省普通高等院校的大学生进行随机性匿名问卷调查。接受调查共300人,平均年龄20岁,平均年级为2.1年级。其二,方法。网络问卷调查法。问卷内容是根据大学生消费的相关情况自行设计,经预试、反复修改后形成,问卷题型主要采用选择题的形式。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50份,收回有效问卷242份。通过QQ、E-mail、留言板等方式让山东省内各大高校的部分学生网上答卷。通过手机填写问卷的有221人,链接填写问卷的有21人,做到了随机发放。其三,资料处理。全部原始数据采用Excel 2007软件进行分析和统计。
2 大学生消费现状
2.1 大学生的消费来源
根据调查可知,大部分大学生的消费来源于家庭,其中城市的大学生通过家庭获得消费来源的现象较农村的大学生更为突出,少部分的大学生会通过申请助学贷款、外出兼职勤工助学或好好学习获得奖学金来获得部分生活费,这种现象在农村的大学生中更为突出。
2.2 大学生的消费去向
根据调查可知,大学生的消费去向大体可分为三个方面:生活消費、学习消费、文化娱乐消费。其中,在生活消费中,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占比例最大的均为基本伙食,其次是服装支出,最后是日用品支出;在学习消费中,占比例较大的是学费,购买书籍和基本的学习用具所占的比例是比较小的;在文化娱乐消费中,旅游和上网的费用所占的比例较大,其次是通信费用。对于处于恋爱阶段的大学生,恋爱费用所占的比例也是比较大的,这种现象在男生身上的表现更为明显。
2.3 大学生受消费教育的程度
根据调查可知,大部分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在成长的过程中受消费教育的程度还是比较缺乏的,无论是在家庭还是在学校,都并没有受到较多的消费教育。只有少部分人认为自己受到的消费教育还是可以的,这导致了部分大学生形成了许多错误的消费观念。
2.4 大学生的月均消费支出
根据调查可知,大学生的月消费支出大部分是在400~800元,其次是800~1500元,小于400元和大于1500元的大学生所占的比例还是比较小的。而且,大一、大二的学生由于社交圈子小、文化娱乐的机会少等原因,要比大三、大四的学生消费水平低。
2.5 大学生的消费规划
根据调查可知,大部分大学生还是会简单的做一下某个月或某段时间的消费规划,以保证做到合理消费,不会月光甚至是提前消费。一小部分大学生没有消费计划,经常不到月底钱就已经花完了,就会经常跟父母求助。同时还可以看出,月均支出越高,月光族比率就越大。
2.6 大学生对消费水平期望的满足程度
根据调查可知,大部分学生对现在的生活状况不太满意,认为自己每个月的生活费不够花,与自己的期望不符,他们把原因归结于食堂的饭菜价格不断上涨、衣服的价格越来越贵等原因。笔者认为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与家庭收入的增加以及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有密切关系,现在父母都愿意每个月多给孩子一些生活费,致使大学生校园里高消费的现象屡见不鲜,形成了许多不正确的消费观,甚至形成了相互攀比的不良习惯。
3 影响大学生消费现状的因素
3.1 家庭因素
家庭是对学生进行消费教育的最主要的教育主体之一,是个体开始学习各种社会规范、价值观念的地方,它在个人成长过程中的作用不言而喻。家庭教育的好坏,父母对消费的态度与价值观念以及消费方式都影响着孩子的消费理念和消费方式。现在家长普遍有一种观念,省吃俭用也要为孩子提供好的生活条件,恰恰使孩子在成长的环境中滋生了优越消费的不良习惯。本次调查中有的学生认为在成长过程中家庭进行消费教育的程度比较缺乏。
3.2 学校因素
学校是对青少年进行系统的、正式的消费教育的场所。但是,学校开设的课程基本上没有关于大学生消费教育的课程,仅仅是大学生活动中会涉及一点关于消费
教育的内容,不论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没有达到消费教育的目的,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大学生们并没有真正学到关于消费的知识。对于学生心理方面的需求疏于关注,学校教育中对于青少年在消费知识方面的引导仍显不足或直接处于缺位状态。本次调查中有的学生认为在成长过程中学校进行消费教育的程度是比较缺乏的。
3.3 社会因素
部分大学生消费理念和消费方式的异化,除其自身内在的原因外,社会文化因素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大众传媒作为一把双刃剑,没有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对于大众媒体宣传方面处于一个被动接受的局面,使得人格尚未完全成熟的大学生形成对消费有偏差的价值观与态度,对消费产生困惑,甚至成为月光族和大学生中的“负翁”。本次调查中有的学生认为在成长过程中社会进行消费教育的程度是比较缺乏的。
4 对大学生消费状况的建议
通过这次调查笔者收获了很多,一个人的很多习惯都养成于青少年时期,从一个学生对待零用钱的态度,就能折射出将来当家理财的点点滴滴:一个从小克勤克俭的孩子,长大后花钱自不会大手大脚;小时候“要风得风,要雨有雨”,让他感到钱来得很容易,长大后一不留神,就会犯下难以弥补的错误。通过这一次的调查,笔者深刻地理解了大学生理财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而行为又会反过来影响人们的观念。消费既受内在因素的影响,也受外来事物的影响,应该用一种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勤俭节约和储蓄行为是个良好现象,应对此加以鼓励和正确实行,养成善理财的好习惯。
5 总结
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有特殊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一方面,他们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他们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使得大学生消费呈现出不同一般的发展,大学生消费受到方方面面的影响,也会影响着方方面面。对于成长中的大学生,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定型阶段,极易受家长、教师、同学及社会其他成员的影响,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因而,如何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的消费观念是摆在面前的一个难题。同样大学生消费市场随着经济的发展,成为一个规模和潜力都很巨大的市场,如何规范并合理的发展这样一个市场也是刻不容缓的问题。只有在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共同努力下,大学生才能更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更好的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古鹏.当代大学生消费观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沧桑,2008(2):124-125.
[2]王宏.大学生消费观调查与分析[J].营销在线,2010(7):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