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乃心
摘要:《春晓》是中国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一首唐诗。此诗语言精炼自然,音韵和谐婉转,读来意味无穷。中外许多著名诗人,学者和翻译家都曾将其译成英文和其它文字。而英汉两种语言在结构和文化上有着很大的差异,对于同一个词汇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因此在英汉互译的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同一内容的不同版本,表现出了文学翻译上的不可译现象。根据《春晓》的译本进行分析不可译性在文学翻译中出现的原因以及不可译性在文学翻译上的影响。
关键词:《春晓》;不可译性;文学翻译
引言
国外对于中国古诗翻译的侧重点不同,个别词语的不可译性,古诗的译文自然就不同,想要表达的内容自然也就不同。在翻译理论领域,关于诗歌翻译,直译或自由翻译、异化或归化、诗歌的可译性、诗歌翻译的标准和诗歌翻译的方法等,存在许多争议。汉语和英语在语言形式和文化背景上有很大的差异,如何将中英诗歌互译一直是中外翻译工作者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以《春晓》的不同英文译文对比来分析文学翻译中的不可译现象。
1.选题的背景:
同一内容会出现不同版本,究其原因在于文学翻译中的不可译现象,尤其是在古诗方面,更是会有很多的这种不可译现象。中国文人对于古诗的理解在于情感方面,讲究意境。外国人在文学翻译方面翻译的往往过于直白,从而会出现同一首诗有不同翻译的现象。在古诗方面,文学翻译并非是简单的英译汉,而是要根据原诗以及原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容及情感为基础来进行文学翻译。中国古诗词是中国文化瑰宝。中国古诗词用字凝练,字字传情,可谓是言有尽而意无穷,同时又有其独特的意象、音韵和形式。唐代是我国古诗词发展的全盛时期,这期间涌现出了一大批脍炙人口的作品,孟浩然的《春晓》就是其中之一。本文首先阐述了什么叫不可译性,根据《春晓》的译本进行分析不可译性在文学翻译中出现的原因。
2.“不可译”的定义
可译性问题是翻译理论研究中的一个基本问题。由于语言结构、思维方式、社会文化等诸多因素影响,不同的语言是不可能表达出完全相同的意思的。在英汉互译中,有时无法将原语或源语(source language) 翻译成译入语或目的语 (target language) ,或者在翻译的过程中会造成一定程度上意义的损失,即“不可译”。(王瑛.论英汉互译中绝对的可译性与相对的不可译性.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8)
在《翻译的语言学理论》一书中,卡特福德指出了翻译中存在不可译性,并且不可译性包括语言的不可译性和文化的不可译性。“语言不可译性通常出现在源语与文本的功能相关而目的语没有对应形式的情况下。例如,在源语含有双关含义情况下。歧义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两个或多个源语语法或词汇的共有的表现形式,二是源语的多义性,却没有相应的目的语对应。” (卡特福德,1965,25,26)
3.《春晓》的原文及译文对比来分析不可译现象出现的原因
3.1《春晓》原文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3.2《春晓》译文举例
《春晓》的英译本多达四十余个,本文选取许渊冲、翁显良和Witter Bynner三位译者的英译本,分析并对比各译本传达和再现原诗的意境和情感的效果。
译文一:
Spring Morning
This morn of spring in bed I am lying,
Not wake up till I hear birds crying.
After one night of wind and showers,
How many are the fallen flowers! (许渊冲译)
译文二:
One Morning in Spring
Late!This morn as I awake I know.All around me the birds are crying,crying.The storm last night,I sensed its fury.How many,I wonder,are fallen,poor dear flower. (翁显良译)
译文三:
A Spring Morning
I awake light-hearted this morning of spring,
Everywhere round me the singing of birds—
But now I remember the night,the storm,
And I wonder how many blossoms were broken. (Witter Bynner译)
3.3《春曉》的译文对比分析不可译现象出现的原因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诗歌语言来自日常语言,遵循着日常语言的规范,但诗歌语言又有别于日常语言,常常偏离、突破日常语言规范,形成独特的“诗家语”。“诗家语”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意象和情感。
3.3.1意象的表达
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源于意象,但不是意象的简单概括。诸多意象融合在一起才有了意境。实际上,诗歌中的意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诗人常常通过具体的意象来抒发自己的情感,情景交融,含而不露,富有哲理。
“意象”一词在我国最早出现是作为两个单独的概念,即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古时候“意”是内在的抽象思绪,“象”是外在的具体物象,“意”来源于内心,并且借助“象”来表现,“象”则是“意”的寄托物。在诗歌中,意象并非指每一个具体事物给读者留下的印象,而是指由各种具体意象组合而成的意境。意象是诗人表达的中心,不同的意象寄托着不同的思想情感。诗中出现了春晓、鸟啼、风雨声、花落等意象符号,意境悠远,引人遐想。
许渊冲提出译诗要做到“音美”、“形美”、“意美”的“三美”理论,认为如果丧失了格律诗的音美和形美,中国古诗的味道也就丧失了大半。从这首诗歌看,他的译诗非常简练,保存了原诗的形式美和音韵美,读来婉转上口,意味悠长。但在意象的翻译上带有强烈的个人主观性。
翁显良始终强调“文学翻译要求意象与原作相符”,译诗要重神轻形。他把唐诗翻译为不押韵、不分行的散文体,不拘泥于词句的对应,不顾及句的长短和次序,认为这样可以使外国读者尽得诗之全貌。连用两个“crying”,让原诗中的鸟啼变成了聒噪,并且他将“夜来风雨声”译成了“The storm last night,I sensed its fury.”在原文中并没有风雨的哀怨。有过度翻译的现象。
《春晓》前两句写香甜的春眠和悦耳的春声,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后两句写春夜的骤雨和吹落的春花,表达了诗人对春光的珍惜。原诗第一句中,诗人用了“晓”字,《辞海》中“晓”的定义为“天亮”,那“春晓”则表示春天天亮之时。许渊冲和翁显良将“晓”译为“morning”,誤解了诗人想要表达的时间信息。
原诗的末句,诗人表达了惜春之情和对落花的怜爱之情。对于原诗中的“落”,许渊冲将其译为“fallen”,并在句末用了“!”来加强语气,可见译者想要表达出诗人对满地落花的怜爱;翁显良则一连用了“fallen”、“poor”和“dear”三个形容词,这样一来很好的表达了诗人对落花的怜爱之情。
3.3.2情感的表达
《春晓》是唐代诗人孟浩然隐居在鹿山时所作,诗人在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的一瞬间展开联想,描绘大雨过后春天早晨的景象,用寥寥数笔,就把那不经意的一瞬间感受到的浓浓春意勾勒得淋漓尽致。诗人由喜春而惜春,用惜春称爱春,言简意浓,情真意切。
翁显良的译本开篇是“Late!”首先给读者的感受是“晚了”,难道有什么重要的事要处理吗?会让人莫名产生一种冲到的感觉。第二句“啼鸟”译成了“birds are crying,crying.”“crying”一词的原意是哭闹,当读者阅读时,第一反应是窗外的小孩子在不停地哭闹,而且还是连用了两个“crying”给人一种聒噪的感觉。而最后一句“poor dear flower”“可怜的花啊”是不是因为昨夜的狂风暴雨将你们摧残得如此可怜?这一句中,作者运用了写实手法,可是却将一种伤心的感觉表现出来。而孟浩然的惜春、爱春之情则表达不出来。
4.不可译现象在古诗翻译中的影响及应对方法
翻译中的一个具有争论的矛盾问题,那便是翻译中的可能与不可能,即翻译中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中西方文化中存在诸多差异性,因此导致了中西方翻译中的不可译性现象。古典诗歌中有些可以译,有些不可以译,不能一概而论。语言上的不可译因素主要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和文体风格等不同的层次上。从语音层次上讲,汉语中的文字具有单音节这一特征,所以能过创造出五言或七言这类对仗工整的诗。汉语还是多声调语言,因此对古诗有平仄的要求。相比之下,英语把单音节、双音节、多音节融为一体,语调只有升降之分。所以在翻译过程中,要想再现原文的那种节奏和韵律感是不容易的。
译者首先是读者,是鉴赏者,而鉴赏者的主观感受同原诗人的感情不是一回事。
诗人以隐晦的笔触表现一种微妙复杂感情的古典诗歌,译者试图从诗歌意境的角度,包括诗歌的多层次、诗歌的模糊美以及诗歌中典故与比喻等方面来通过只翻译恰当地再现其意境是不可能的。例如《春晓》中,如果能够从英语里面找到一个如原诗中悲喜交加的“啼”字当然很理想,然而却很难找到。
每个人有自身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文化的差异一定会导致在翻译过程中产生不可译现象。另外,不同的宗教信仰、价值观念都会影响译者进行翻译工作。但尽管如此,还是有很多译者尤其是许渊冲先生在中诗英译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翻译实践,为中国文化的传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4.1不可译性的应对方法
由于人类的社会性,不同语言文化下的人们需要各种形式的交流。所以,虽然翻译具有一些不可译因素,但是文化的不可译要求译者尽量减少翻译中文化信息的流失。在具体实践中,译者可以采取以下几种策略。
4.1.1增译法
增译也是一种传统的翻译方法,可用于处理不可译因素。
例如It was Friday and soon they'd go out and get drunk.
译:星期五发薪日到了,他们马上就会出去喝的酩酊大醉。
星期五是英国传统的发放工资的日子,若用直译,则不能有效地传递源文化的信息,在正文的行文中用增译的方式予以注解,能辅助解决不可译特征形成的语言障碍。
4.1.2直译法
直译法顾名思义就是直接进行翻译。
直接翻译可以保存寓意,传达出原文的修辞风格,自然地在线源语的意义及神韵。
例如:hot dog热狗,olive branch橄榄枝,
但是直译法运用于一些简单词汇。
4.1.3意译法
一些文化意义很浓的词汇,直译不能准确传达文化意义,便可以使用意译法,即完全用译文中文化意义较弱的词汇去翻译原文所要表达的信息。
例如:《The Englishmen Who Went Up a Hill but Came Down a Mountain》
译:《上山又下山的英国人》
译:《情比山高》
4.1.4加注
加注类似于解释,是保留源文化信息的有效手段,但加注亦不宜过于频繁,否则会影响行文的流畅性, 且在正文中 (括号内加注) 的方法只宜于短小注释,过长则会喧宾夺主。所以有无必要加注以及注解的长短,应视具体的情况定夺。
例:You cannot made a Mercury of every log.
译:风神像不是随便什么木头都能雕出来的。
注:Mercury: 希腊神话传说中的风神,其像只能用黄杨木 (box-wood) 才能雕成。
结束语
通过对《春晓》三个译本的比较与分析,我们从不同的角度领略了不同的翻译风格。除了意象和情感表达方式造成不可译现象还有很多其他的因素导致产生可以现象,例如意象隐喻、修辞艺术、文学典故、音韵等方面存在不可译性。可是归根结底,想要翻译好中国古典诗歌,还是要在充分理解原作的基础上才得以进行,这就要求译者要具备超强的英语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翻译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的导入,因而翻译活动的实质是一种文化信息互动的复杂的思维转换活动,这种思维的复杂性关键在于两种文化通过语言转换的方式实现有效对接。文化差异的绝对性使文化翻译呈现出不可能的特点,并使文化信息在翻译过程中的流失成为不可回避的语言现象,因而尽善尽美的文化翻译是很少有的。面对这样的情况,译者的责任是采取一切有效的手段,防止文化信息在翻译中的根本性流失,努力把这種流失减少到最小的程度。
不同的学者基于自身所处的时代、自身的知识背景与翻译实践经验,从不同的认知角度总结出了形形色色的翻译原则,用以指导翻译实践。在我国有严复的“信、达、雅”,鲁迅的“宁信而不顺”,林语堂的“忠实、通顺、美”,傅雷的“神似”,钱钟书的“化境”,等等。在西方有泰特勒(Alexander F.Tytler)的“翻译三原则”,费道罗夫(Alexander V.Fedorov)的“等值翻译”,等等。这些翻译原则彼此之间有共性,也有差异,他们从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共同演绎着人们对翻译——“很可能是整个宇宙进化过程中迄今为止最复杂的一种活动”(英国文学批判家理查兹I.A.Richards)——不断深入,目臻全面的认识。随着文化的相互渗透与影响, 现在有些不可译的文字也有可能将来会被他国所接受和运用。文化不同,翻译不同,情感不同,但是依旧吸人眼球,这应该就是不可译性存在的魅力吧。
参考文献
[1]Wei Lin,Youbin Zhao. Translating the concept of Tao in relation to natural law: a comparative approach in countering untranslatability.[J]. Perspectives,2017,25(4).
[2]Rongqin Ji. Dialogue and Interpretation--An Interpretive Study of th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Classic Poem[P]. 2017 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onMechatronics,Computer and Education Informationization (MCEI 2017),2017.
[3]Peng-Liang ZHAO. The Reservation of Images in Translation of Chinese Ancient Poems[P].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CESD 2017),2017.
[4]Newmark,,Peter.AA Textbook of Tianslation.Hertfordshire[M]. 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 (UK) Ltd.,2001.
[5]Toury,Gideon. In search of a Theoryof Translation[M].Tel Aviv:The Porter Institute for Poetics and Semiotics,1980.
[6]《翻译的语言学理论》,卡特福德,1965,25,26
[7]王寒,刘升.情感视角下中英诗歌翻译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J].英语广场,2018(08):34-36.
[8]王瑛.论英汉互译中绝对的可译性与相对的不可译性.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8
[9]张琴.许渊冲《汉法对照中国古诗词三百首》中唐诗法译解析[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5(06):67-69.
[10]冯宇玲.“不可译”对翻译教学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09):91-92.
[11]龚荣荣.孟浩然《春晓》英译本对比分析[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12):39-40.
[12]邵娜.孟浩然《春晓》英译赏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04):298-299.
[13]贾文娇.诗歌《春晓》五个译本之对比赏析[J].青年文学家,2017(09):72-73.
[14]贾广林,翁林香.《春晓》英译探微[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04):70.
[15]王寒,刘升.情感视角下中英诗歌翻译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J].英语广场,2018(08):34-36.
[16]林文昕.可译性与不可译性——从语言、文化关系角度试析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J].俄语学习,2013(03):46-50.
[17]王顺航.翻译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实例分析[J].绥化学院学报,2019,39(05):96-97.
[18]康凯.英汉互译中的不可译性[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4,31(04):73-75.
[19]黄杲炘. 诗,未必不可“译”[N]. 文学报,2013-08-08(023).
[20]许渊冲.三谈“意美、音美、形美”[J].深圳大学学报,1987,(2) .
[21]马庆军.中国古典诗歌的不可译因素[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5,17(01):83-87.
[22]齐建涛.文化不可译性的个案分析及对策[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03):70-71.
[23]金晓宏.浅析英汉互译过程中因文化差异导致的不可译现象及对策[J].商情(教育经济研究),2007(03):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