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漫翰调的研究现状

2020-03-30 03:30王帅
青年生活 2020年7期
关键词:传承保护研究现状

摘要:漫瀚调是蒙、汉族共同培育的一朵艺术奇葩,凸显民族音乐风采。本文从漫翰调的发展历程和当前现状入手,分析传承方式与面临的问题,由此探究未来的发展方向及保护措施。希望能对漫瀚调发展与传承有所助益。

关键词:漫翰调、研究现状、传承保护

漫瀚调是流行于蒙、汉杂居的准格尔旗、达拉特旗和包头土默特右旗、呼和浩特土默特左旗的一种独特的民歌歌种。作为蒙汉两族人民友谊的见证,是新时期条件下各族人民大团结的产物。在艺术形式方面,是以蒙古短调为母曲,兼具晋陕音乐元素,是蒙、汉人民共同培养的一朵艺术奇葩。

建国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重视下,漫瀚调有了长足的发展。2008年被正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时至今日,当地政府、各界人士对漫瀚调的传承和发展问题十分关注,如何让漫瀚调阐扬光大引人深思。

一、漫瀚调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分析

漫瀚调是准旗人民根据所听所想所感创作的,对本地人来说信手拈来,因此传唱率极高。在漫瀚调漫长的发展历程中,起初仅作为劳动人民闲暇生活中的“调味剂”,人们并不把从事演唱漫瀚调作为固定的职业。社会日新月异、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及需求与日俱增,演唱漫瀚调从调味剂逐渐演变成为一种崭新且固定的职业,实现了从非职业化到职业化的过程。久而久之,漫瀚调成为了当地的音乐文化名片,这对漫瀚调的传承和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后期专业漫瀚调歌手的出现更是使得漫瀚调繁荣發展,漫瀚调被人们熟知并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为了能更好的推动民间艺术传承,国家、当地政府对漫瀚调高度重视,树立保护和传承并重的观念,在准旗站北社区等地设立了专门的学习地点漫瀚调艺术传习所。

二、漫瀚调的传承方式及所面临的问题

(一)代代相传

“代代相传”是艺术传承保留最广泛、最基本的方式,指的是艺人受到家庭的一定影响,这种传承方式包括小辈从长辈处得到的学习传承,也可指同辈间的相互影响,从小耳濡目染,从而对漫瀚调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传承人王慧萍就是典型的例子,从小就听着父母演唱漫瀚调,在这样浓郁的艺术氛围更是对漫瀚调爱不释手。

(二)师徒传授

俗话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师徒间的亲密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音乐文化的发展,若想学习较为专业、系统化的技艺,还需拜师学艺,一般来说,学习漫瀚调的演唱与学习戏曲类似,即口口相传。我国许多古老民间艺术的传承都是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留下来的,漫瀚调依然沿袭了口传心授的授课方式,教师演唱学生以模唱的方式学习,这在漫瀚调发展初期乐谱记录较少的情况下使用较多,而现今授课教师掌握了更专业系统的音乐知识,教学更是精益求精。

(三)专业机构的建立

为更好的挖掘传承漫瀚调艺术,专业学习机构的建立起到了“后勤保障”的作用,如在学校开设专业班级,在准格尔旗成立专门的艺术研究所,长期在各社区开展进行漫瀚调的艺术培训活动。

漫瀚调传承的方式多种多样,但教授方式基本围绕口传心授,这也成了漫瀚调传承的一大问题。虽然有了专业系统的培训机构,但缺乏固定学习的教材,因此很难形成系统的教学体系,而且漫瀚调是民间艺术,在编写教材方面也存在巨大的问题。漫瀚调自产生至今,其音乐风格韵味、表演形式都随着时代进步进行着自我净化与完善。因传统唱词、腔调原因距今久远,外加新媒体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漫瀚调将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局面。

三、开拓方向和保护措施

通过梳理漫瀚调的发展历程演变与传播方式,清晰可见的看到传播对音乐文化的影响。漫瀚调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地区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保护和传承是一项长期艰苦的工作,需持续的关注。为了能更好的传承漫瀚调这种独特的民间艺术形式,笔者提出了如下建议:

(一)弘扬漫瀚调音乐文化,明确保护价值

漫瀚调作为文化载体,象征着蒙汉两族的友好关系,这是漫瀚调的历史价值。此外,漫瀚调在多方面展现出独特的艺术价值,唱词方面体现了民族智慧,形式灵活,多种多样,贴近生活;在艺术方面,突破传统艺术形式,兼备两族音乐优点,具有民族融合性。近年来有学者对漫瀚调从微观到宏观都展开了细致入微的研究,无论是从艺术特点、调式调性、演唱风格、还是唱腔特点上都对其艺术价值表示认可,并积极有效投入到传承保护工作中来。对于当地百姓而言,因对漫瀚调有着深厚的感情,它已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又因他们对漫瀚调歌词的创作及曲调的变化非常熟悉,自然对漫瀚调的弘扬传播起着一定的作用。此外还可以通过建立专门的研究保护小组、定期举办漫瀚调演唱比赛、打造漫瀚调艺术社团等方式,扩大社会影响力,从而达到宣传弘扬的效果。

(二)培养漫瀚调传承人

任何艺术形式要想走可持续发展路线,都需要薪火相传。漫瀚调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更需要后继有人。年轻中坚力量作为“传承人”,是最重要的活态载体,今后漫瀚调的发展,既需要他们接过传统漫瀚调这个宝贵的“接力棒”,更需要他们在前人积累的基础上发展创新,不断完善,才能得到大众的传播认可。

(三)打造特色漫瀚调之乡,成立专门的教学机构

提起准格尔旗,人们自然而然的就会联想到漫瀚调。艺术之乡准格尔旗有着得天独厚的人文地理环境,让人们感受到的不光是高楼大厦的发展建设,更重要的是能领略到漫瀚调的音乐文化。在自然的优势条件下,漫瀚调从科研到教学再到教学楼样板工程,实现理论与实践统一教学,充分理解在“在学中做,在做中学”,成立一个专门的教学机构,这样从教学体制上保证了漫瀚调的传承和发展。

四、结语

漫瀚调作为文化的瑰宝,在历史的长河中经久不衰,具有重要价值。我们并不希望它随时代的变迁随波逐流,需要我们为之思考的是,在信息高速发展的新媒体时代,可能会对漫瀚调的发展带来短暂的不适应期,保留原汁原味的漫瀚调成为了重中之重。如何能在更好的在保留“核心”完整的情况下,适应当下的媒体传播环境与特点,从而完成自我净化更新,成为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课题。

参考文献:

[1]何洋.内蒙古西部地区漫瀚调的保护与发展研究[J].艺术研究,2017,(1):77-79

[2]金禹轩. 论新时代背景下漫瀚调民歌的开发与保护——以内蒙古准格尔旗为调研中心[J]. 大众文艺, 2017, (3):60,181.

作者简介:王帅,西北民族大学音乐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音乐与舞蹈学。

猜你喜欢
传承保护研究现状
宜兴紫砂原料市场的开采现状与保护创新研究
隆尧招子鼓传承保护研究
广东粤语发展及岭南文化的传承保护策略探究
阜阳民间剪纸艺术的审美性及传承发展探析
人民检察院量刑建议制度构建与完善
我国环境会计研究回顾与展望
民间组织在粤剧传承保护中的作用分析
浅析电力系统谐波及其研究现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古村镇调查法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