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诗军
摘 要:“望、闻、问、切”四诊法早在2500多年以前的战国时期,就已经广为流传,被医生用于诊断疾病。例如秦越人(扁鹊)用“望色”、“闻声”、“观形”和“切脉”来诊断疾病。这些方法与当代医学的体格检查和问诊有许多相通之处。即使是在诊查设备十分先进的今天,精确的体格检查和详细的问诊仍然是临床医生诊病的第一步,可以形成明确的初步诊断,为下一步的诊查和治疗指引方向。
关键词:解剖学;教学
人体解剖学是打开人体奥秘之门的最关键的钥匙,是学习其他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的基石。医护专业的学生通过“望、闻、问、切”四法,可以更好地学习解剖学的基础知识,尽早尽快地练习、掌握一些基本技能,为临床课程的学习做好铺垫、打好基础。
一、“望”就是看,就是阅读,就是观察。
(一)看文字引导学生认真研读教材,学会提炼知识。告诉学生解剖学教材的编排规律特点。例如系统解剖学,是按照人体的九大系统进行编排的。要求同学通过阅读课文列出每个系统的器官组成,每个器官的位置、形态、结构和功能四个方面内容。师傅领进门,要引导学生学会自己编写知识提纲,把书本知识整理到自己的笔记上、储存到自己的大脑中。
(二)看图片解剖学是形态科学,解剖学的教材不同于其他学科,“图文并茂”是其一大特点。让同学看书的时候一定要学会看图,将图与课文结合起来。对照着图片阅读文字,更有利于学习和掌握人体的结构特点。有些同学没有看懂課文,就是因为没看图,或者没看懂图。
(三)看标本和模型人体是具有三维空间的立体结构,而图片只是平面的,很难完全反应人体器官的结构特点。标本和模型所带来的立体感和空间感,可以使学生很快掌握器官的形态和结构。例如,肺和心,文字描述都是“形似圆锥,一尖、一底、两面、三缘”,容易混淆。标本和模型,可以使同学们一目了然,区别二者的形态与结构特征。
二、“闻”就是听,包括两个方面。
(一)听老师的告诉学生认真听课,既要听老师介绍课堂教学目标,又要听老师讲解听重点、难点。传道、授业、解惑,老师的讲解功不可没。解剖学有大量的名词,还有许多生僻字,认真听老师的断句和读音也非常重要。例如,奇静脉,应该读作“奇偶”的“奇”,而不是“奇怪”的“奇”。
(二)听学生的老师要积极认真听取学生的反馈,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三、“问”,可以简单分为两种。
(一)复习提问,回顾重点老师在开始讲授新课前,用5~10分钟时间对上次课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复习提问,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老师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及时纠正错误、查缺、补漏,这样既可以检查督促学生复习,又可以强化重点知识。
(二)案例设问,启发思考在讲授新知识时,设计一些经典案例,通过设问激起学生的兴趣,引发思考。然后通过老师讲解新知识来解决问题。例如讲解麦氏点时,用阑尾炎的病例,设问:阑尾手术切除时,如何寻找阑尾?带着问题去学习,学生印象深刻,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切”就是触摸,主要有四部分内容。
(一)摸骨性标志人体有很多重要的骨性标志,例如,颧弓、翼点、乳突、胸骨角、肋弓、棘突、肩胛骨下角、髂前上棘、坐骨结节、肱骨内外上髁、尺骨鹰嘴、桡尺骨茎突、内外踝等等。它们都有各自的、重要的临床意义。首先,让学生在标本上找到这些结构,并仔细观察。然后,引领同学在自己身体上寻找和触摸这些骨性标志。最后,让同学在同组的其他同学身上找到这些结构。通过这些练习,学生可以很快掌握这些知识点,熟悉它们的临床应用,如胸骨角平对第二肋、髂前上棘确定麦氏点等等。
(二)摸肌肉人体还有很多重要的肌肉,既可以作为定位标志,又可以用作肌肉注射。例如,胸锁乳突肌可以作为颈浅部浸润麻醉和锁骨下静脉穿刺的定位标志,竖脊肌可以作为肾囊封闭进针的参照。而臀大肌、三角肌和小腿三头肌,都可以用作肌肉注射。练习寻找和触摸这些肌肉,可以为临床学习和工作做好铺垫。此外,老师引导学生触摸咬肌、颞肌、三角肌和肱二头肌等,通过运动相应关节体会这些肌肉的作用。这种感官刺激对学生理解肌肉的功能和关节的运动非常有帮助。
(三)摸血管摸动脉,引导学生在自己身体上找到各部位的动脉止血点、搏动点,如面动脉的止血点在咬肌前缘与下颌体下缘的交汇处。摸静脉,引导学生在身体上找到肘正中静脉、手背静脉、大隐静脉等常用的采血点和穿刺点。我们应该看见过,护士在对患者进行采血或穿刺的操作前,是要用手指轻轻触摸将要进针的部位的,这种触摸对于确定穿刺部位是非常重要的。提醒学生注意触摸的力度,让同学仔细体会有血管和无血管的不通触觉体验,尤其是触摸动脉,如果用力过大,就可能将血管完全按住而感觉不到搏动了。
(四)摸神经我们身体的一些神经走行的位置比较表浅、容易触摸。例如,正中神经和尺神经在肱二头肌内侧缘可以触摸、点按到。还可以领同学们撞撞“麻筋儿”,就是尺神经在肱骨的尺神经沟处,定位简单、容易触摸,可以让学生随时体验小手指麻木感。这种切身体验,既可以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又可以促进学生理解和接受新知识。
综上所述,在解剖学的教学过程中,运用“望、闻、问、切”四法,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让他们学会了倾听与体验,让他们胆大而心细,在学习解剖学基础知识的同时,还可以学习和掌握一些临床工作所必须的基本技能,达到学以致用,为临床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