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工匠精神的回归及其时代寓意,决定了产教融合的推进需要工匠精神的嵌入。运用烙印理论,诠释了工匠精神嵌入产教融合的内在机理和嵌入阶段,研究发现:外部环境的敏感性能够让产教融合自然烙上工匠印记,形成“观念引导人的行为”的非正式嵌入路径;但由于印记效力可能存在持续、扩大、衰退、转变等不同演化方向,必须建立认同、学习、约束、影响等烙印机制,采用“制度规范人的行为”的正式嵌入路径。论文主张需要真正建立培育现代工匠的终身教育体系,促进新时期产教融合内涵式推进。
关键词:烙印理论;工匠精神;产教融合
从《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等相关顶层政策文件到各省市“关于产教融合的实施意见”,可以发现有关产教融合的指导思想、遵循原则、目标任务、推进重点等都已经明确;特別是财政、税收、用地、金融等配套政策的实施,有力地推进了产教融合向纵深演化。一些学者高度关注产教融合的推进议题,就产业学院、战略联盟、现代学徒制、生产性实习实训等模式和路径进行了深入探讨[1,2],然而产教融合整体而言仍然处于浅层次、自发式、松散型、短期化、低水平阶段。产教融合的演化过程具有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蜕变期等生命周期的普适性特性,当前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成长期。本文基于新时期工匠精神的核心要义,运用烙印理论这一诠释事物演化规律的工具方法,尝试论证工匠精神嵌入产教融合的内在逻辑、解释为什么产教融合的推进实践与政策目标出现较大的偏差,探讨烙印理论下工匠精神嵌入产教融合的理论框架和具体路径,促进产教融合“真融”与“真合”。
一、工匠精神嵌入产教融合的内在逻辑与理论框架
(一)工匠精神嵌入产教融合的内在逻辑
新时期产教融合已经从导入期进入快速推进的成长期,并且其推进需要工匠精神的嵌入,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产教融合的根本诉求决定了需要工匠精神的嵌入。从工学结合到校企合作、再到产教融合,办学模式改革的初衷始终是人才培养,即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对企业而言,产教融合同样有助于提高员工队伍素养,培养劳模精神和现代工匠。产教融合的根本任务是促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匠精神强调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3],决定了工匠精神与产教融合具有内在的逻辑统一,新时期产教融合的推进需要工匠精神的嵌入。
二是产教融合关键问题的解决需要发扬工匠精神的嵌入。新时期产教融合的关键问题已经不再是宏观的顶层设计,而在于微观的实践操作。产教融合的实践层面出现的协同育人、协同创新、成果转换等一系列问题,特别是企业缺乏参与的内生动力。由于政府掌握教育资源的配置主导权,可以借助政府主导模式较快较易地解决产教融合教育系统侧的问题;然而产教融合还需要产业系统侧的积极响应,不仅难以依靠“看得见的手”进行调节,而且涉及面广量大,更加需要发扬爱岗敬业、真抓实干、攻坚克难、锲而不舍的工匠精神。
(二)烙印理论下工匠精神嵌入产教融合的机理
产教融合的推进需要工匠精神的嵌入,但并非意味着工匠精神就能顺利成章地嵌入产教融合的推进过程。依据烙印理论,焦点主体需要环境的敏感期,即环境的变化触发了焦点主体原有心智模式的改变,使得其产生自我的反思并作出对新环境的主动适应性调整,由此产生新的环境印记。此外,虽然说环境印记具有内生性,但在组织领域往往存在烙印者与被烙印者,即烙印者有意将价值、思想或文化的特征印记移植至被烙印者,其中师徒制被证实是有效的组织形式[4]。最后,印记具有粘性或惯性,即在非环境敏感期,印记可以延续、继承甚至扩大;但当焦点主体遭遇新的环境敏感期,或者印记没有带来实质性价值,既有印记可能衰退或转变。
工匠精神嵌入产教融合本质上是精神、文化或价值观念的烙印过程。工匠精神的回归给学校和高校两个产教融合主体提供了环境敏感期,触动两个主体对原来治理体系、体制机制、工作标准和行为习惯的反思,并促使焦点主体自觉适应崇尚秉承工匠精神推进产教融合的环境氛围。新环境下形成的工匠精神印记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在外部环境变迁下,这一印记既可能延续或扩大,也可能衰退或转变;而决定演化方向的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是环境因素的变化,二是工匠精神能否带来实质性价值。
二、烙印理论下工匠精神嵌入产教融合的路径
(一)工匠精神嵌入的产生阶段
工匠精神嵌入产教融合的推进首先缘于外部环境的变化,依据烙印理论,外部环境变化使得焦点主体会自然性地接受工匠精神,这种自然的烙印正是政府、学校、企业等焦点主体对外部敏感环境的自然性适应。然而自然性的烙印不足以使解决产教融合深水期出现的产权纠纷、治理体系、集体主义困境等难点问题,需要改变焦点主体的心智模式。具体而言:政府扮演工匠精神的烙印主体,通过公共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工匠精神嵌入产教融合的推进;相对于政府而言,学校和企业是工匠精神的被烙印者,要求在工匠精神指引下促使产教融合向纵深发展,即一方面要求以工匠精神解决产教融合实践层面的各种问题,另一方面将工匠精神融入学校人才培养和企业员工培训。无论是烙印主体还是被烙印者,均需要在教育经费划拨、教师资格聘用、财税制度改革、治理体系优化等各个方面改变原有心智模式,利用环境的敏感期促进工匠精神的自然烙印。
(二)工匠精神嵌入的形成阶段
如上所述,工匠精神嵌入产教融合的推进不能仅仅停留在自然烙印,而是需要借助烙印机制强力推进。首先是认同机制:产教融合“学校热、企业冷”的背后是认同缺失,即主要是由于产教融合契约的不完全引导了产学研主体的敲竹杠行为和剩余控制权争夺,破坏了彼此信任,造成多主体合作的集体主义困境[5];从地区差异分析,各地在产教融合资源禀赋和推进步伐方面存在差异,需要总结和推广试点地区的成功经验,促进区域间产教融合的协同推进。再次是约束机制,产教融合中存在逆向选择、不当攫取、利益敲诈等各种机会主义行为,需要完善治理体系,通过奖惩制度约束机会主义行为。最后是影响机制,产教融合的推进离不开政府的引导,需要政府营造工匠精神嵌入产教融合的外部环境。
(二)工匠精神嵌入的彰显阶段
工匠精神彰显的标志是现代工匠,即无论是学校的人才培养还是企业的员工培训,通过产教融合的内涵式推进真正培养“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的现代工匠。依据烙印理论,印记的效力是指印记形成后受外部环境影响,仍会经历持续、扩大、衰退、转变等过程,最终形成动态的印记演化。具体而言,环境敏感期留下的工匠精神印记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可以在“观念引导人的行为”的非正式嵌入路径下得以持續;如果后期的环境氛围沿续原有的环境敏感期,或者形成的印记带来实质性价值,印记可以得到进一步扩大。相反,如果后期的环境发生了改变,则新的环境敏感期可能产生新的印记,导致原有工匠印记的退化。
三、结论与启示
(一)结论
产教融合是当前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工匠精神的回归及其时代寓意,决定了责任担当、信念嵌入、精益求精、开拓创新等工匠精神嵌入产教融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然而,烙印理论认为,工匠精神嵌入产教融合实践并非是朝夕之功,而是存在工匠精神的产生、形成和彰显三个阶段。工匠精神嵌入产教融合需要崇尚工匠的社会环境,主要包括政府烙印者和学校、企业被烙印者两大主体。由于主体对外部敏感环境的自然性适应,工匠精神能够自然烙印,决定了工匠精神烙印“观念引导人的行为”的非正式嵌入路径;工匠精神烙印的更有效途径是通过建立认同机制、学习机制、约束机制、影响机制等烙印机制,采用“制度规范人的行为”的正式嵌入路径。
(二)启示
一是建立工匠精神嵌入产教融合的工作机制。受原有价值观念、工作压力、竞争机制等因素的负向影响,无论是高校学生还是企业员工都难以普遍、快速、持久地留下工匠精神的印记,需要建立认同机制、学习机制、约束机制、影响机制等烙印机制,加快培育现代工匠。
二是营造崇尚工匠精神、尊重工匠人才的生态环境。根据烙印理论,工匠精神嵌入产教融合,一方面必须营造相应的环境敏感期,让部分学校和企业自发、协同地通过产教融合践行工匠人才培养;另一方面,既有工匠印记的持续和扩大,同样需要工匠精神的外部环境的持续强化,逐步建立真正形成培育现代工匠的终身教育体系。
三是采用正式和非正式相结合的工匠精神嵌入路印。在外部环境影响下,工匠精神能够自然地留下印记,这是非正式的精神文化的自由嵌入路径;然而,如果真正需要在工匠精神嵌入下推进产教融合的内涵式发展,必需采取“制度规范人的行为”的正式嵌入路径,由此决定产教融合体制机制改革的必然性。
参考文献:
[1]陈锋.产教融合:深化与演化的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8(13):13-16.
[2]施晓秋,徐嬴颖.工程教育认证与产教融合共同驱动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2):33-39.
[3]苗圩.弘扬工匠精神打造中国制造新名片[J].中国经贸导刊,2016,10:6-8.
[4]Bryant P T. Imprinting by design: The micro-foundations of entrepreneurial adaptation [J].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2014, 38(5): 1081-1102.
[5]李玉倩,蔡瑞林,陈万明. 面向新工科的集成化产教融合平台构建:基于不完全契约的视角[J].中国高教研究,2018(3):3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