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椿仙
摘 要:初中数学是学生学习的重点,是小学数学的延伸,是高中数学的基础,对学生的成长尤为重要。而数学这门学科具有抽象性、逻辑性的特点,想要真正地学好数学就要找到有效的学习方法,提升学习效率。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逐渐走进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显著地突出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它有助于开发学生智力、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的合作及创新能力,也能够让学生明白团结协作的精神。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以小组合作学习为核心,探析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中的意义,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8-16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03-0067-02
小组合作学习,顾名思义,就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在课堂上,教师以小组为重要的推动性,让小组成员相互协调、配合完成目标。这样的教学模式将传统的师生间的单向交流转变为教师与小组间的交流、团体与团体间的交流、组内的协作交流。教师将其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中,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团队协作精神;有利于增强学生与他人的交流能力,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重要意义。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存在的问题
在初中数学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有很多的益处,为学生将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就目前来看,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还存在很多问题。
(一)对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视不够
初中阶段的学生在心智及智力方面都尚未发育成熟,因此很多的教师都认为学生还是孩子,没有必要应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只有“题海战术”才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成绩和学习能力。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没有机会和时间实施小组合作学习,以致逐渐丧失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只能通过教师布置的作业获得知识,这样的知识获取方式较为单一。虽然很多学生都在努力学习,但一直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学习成绩和能力也没有得到提升。有些教师尽管在数学教学中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但只是流于形式,让成绩优秀的学生充当“教师”的角色,而学习较为困难的学生只能充当听众的角色,没有发挥空间,也没有充分的思考空间,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只能机械性学习,仅仅“参与其中”。
(二) 小组成员分配不合理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很多初中学校在数学教学中都引入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但是效果都不尽如人意。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小组成员分配的不合理性是重要原因之一。一些教师在进行分组时考虑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不考虑学生的个性特征、动手能力、思考能力等因素,这样分配,让小组中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有了更多表现自我的空间,而学习成绩困难的学生则处于听众的位置,无法真正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作用。很多的小组都存在学习能力不平衡的情况,一些小组成员的学习能力都比较强,成绩也很优秀,而有些小组成员的学习能力较弱,小组之间的差异较大,无法进行有效的竞争,成绩也难以得到提升。有的班级甚至采用“抓阄”的方式进行分组,这无法保证组员搭配处于最佳状态,降低了学生学习的效率。也有的分组在人数的考虑上欠佳,在组建小组时,人数有的太多、有的太少。学生在教室内所处的位置也是分组时要考虑的重要因素,组内成员座位过于分散不利于组内进行讨论、交流。
(三) 没有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
在教学环节中,教学评价是重要的一环。教学评价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高效性,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有显著效果。初中阶段的学生仍处于发育阶段,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与关注,渴望表现自我、让他人认识自我,适时激励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而在实际的小组合作学习实施过程中,教学评价是缺失的环节,存在着教师评价不全面、不科学,评价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在评价时,教师将奖励和评语都集中在个别学生身上,而忽略了对整个数学合作小组的评价。这样的评价方式不能够让学生对小组产生热爱之情,无法使其树立起提高小组整体水平的目标,也无法形成良好的學习氛围。同时很多教师在评价时只对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忽略了学生学习的过程。课堂上的评价都为教师评价,评价模式较为单一,没有组织组间评价、组内评价,这样不利于小组合作学习科学、有效地开展。
(四) 教师扮演的角色不到位
在初中阶段的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对教师的要求也很高,要求教师能够引导每个小组,成为小组的参与者、引导者,辅导学生学习。如果教师缺乏专业性,势必会浪费课堂时间。很多教师都忽略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引导学生。他们认为学生可以自主解决一切问题,于是不论学生遇到什么困难都只充当“看客”。这样的现象导致了教师并不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把握情况,也会使正常的上课秩序被打乱,学习成绩和效率无法得到提升。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对策
(一) 进行科学合理的小组划分
小组分配的合理性与科学性能够保证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顺利实施,这是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教师在分组前需对班级内学生的情况进行摸底,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学习能力、动手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质,保证每个小组都有优、中、良不同层级的学生,使小组各成员之间处于优势互补状态。在分组时应秉承“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再根据班级内的人数确定小组数及小组规模,一般以4~6人为宜。在分工时,教师依据学生特点设置小组长、提问员、汇报员等,让每个学生都有表现自我的机会,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教室的座位也应根据小组变化做临时调整,让小组的成员都集中在一起,便于沟通、交流。例如,在“统计”这节课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硬币,作为道具。对掷硬币的次数限定,学生自主实验在一定次数内正面、反面各出现几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文,自行分工,有的掷硬币,有的记次数,最后统计出结果,让学生在实践中明白“统计”的真正含义。
(二) 教师进行科学的评价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科学的评价环节至关重要。科学的评价是对课堂学习成果的总结,也是学生间相互交流、分享成果的重要措施,因此学习小组的评价机制不能缺失。评价机制不能局限于对学习成果的评价,应包含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和完善。教师也可以让小组成员开展互评,让小组之间形成互相学习、竞争的良好局面,促进小组的下一次合作学习。在评价环节,应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并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评价。教师的鼓励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为学生提供更加明确的学习方向和学习方法。多元化的评价机制能够使评价体系更加合理、科学,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让学生之间优势互补、共同进步。例如,在“长方体表面积计算”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思考如何计算。在计算过程中,有的小组将长方体全部表面积展开,得到了一个组合的平面图形,有的小组将长方体模型三组相对的面逐次撕下来,然后分析推导出计算长方体表面积的方法。也有的学生借助模型通过三维空间探索计算方法。不同的小组有不同的计算方法,对各个小组的计算方法,教师都应给出正面的、积极有效的评价,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升教学效果。
(三) 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辅助作用
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前,教师应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突出数学知识的重点和难点,根据知识点的难度设置小组合作学习环节。小组合作学习并不适用于所有的教学内容,有些内容依旧需要采用传统教学模式,针对这部分内容,教师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教师应该意识到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自己担任的角色不是“看客”,而是课堂的引导者。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从旁辅佐,带领学生在学习的路上披荆斩棘。如果学生遇到了问题,教师就与学生交流如何解决问题,并在课堂总结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整合、梳理。同时教师应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设法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学以致用。例如,在“圆锥体体积计算”的章节,教师可以先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圆锥形沙堆的实例,计算出建造一栋大楼需要几堆这样的沙子,通过问题引出圆锥体体积计算公式。在小组学习中,学生可以借助教具,通过探讨总结圆锥体体积的计算。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站在引导学生、辅助学生的角度, 让学生自行讨论、发挥,有助于其对知识点的理解。
(四)营造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古人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兴趣是学好一切的基础。初中阶段的学生在心智、智力方面都尚未成熟,独立性与依赖性处于互相矛盾的状态,比较敏感,对一切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因此,教师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法时应营造出轻松诙谐的学习氛围。在课堂上,可以采用一些游戏或者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增加教学的多样性,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例如,在《老人与海》这篇文章的教学中,在朗读、感知课文后,教师向学生发出提问:老人在上岸后看到男孩来看他,他们聊了些什么?老人會因捕到鱼骨头而改变性格吗?然后让进行讨论。在小组讨论探究的过程中,每个学生的思维都比较活跃,兴趣浓厚,充分发挥了想象力。这样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选择的空间,给了学生发言的机会,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也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
三、 结语
教育事业关乎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因此教育问题也是恒久探讨的话题。在本次探讨中,笔者以小组合作学习为核心,了解了小组合作学习,也探讨了在初中数学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意义,分析了目前阶段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数学在学生成长阶段占有极大比例,因此学好数学尤为重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充分认识到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认识到团结、协作精神,保障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谭泽范.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初探[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17(22):99.
[2]周 艳.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14):76.
[3]张 华.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中国培训,2015(11X):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