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处”巧解拓宽思路锻炼思维促进发展

2020-03-30 03:44肖祈福
教师·下 2020年1期
关键词:纠偏关键处点拨

肖祈福

摘 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承担着学习活动的组织与引导的角色,要巧妙驾驭课堂,善于采用多种方式方法,引导学生自主自觉地学习,做到“错误处”适度纠偏,“肤浅处”适时引领,“关键处”适当点拨,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活动,积极地探究并解决问题,既掌握了方法,又培养了能力,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关键词:“错误处”纠偏;“肤浅处”引领;“关键处”点拨;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7-29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03-0052-02

一、“错误处”纠偏,矫正思维

课堂教学是一种灵动的生成,即使教师备课再充分,都会有“意外”发生。面对一次次的“意外”,有时甚至是错误的认知,教师不能忽略,更不能回避,而要善于捕捉那些“错误”的瞬间,并不断挖掘“错误”的价值,鼓励学生主动探究,以“错误”为基石,纠偏矫正,发散思维,促进发展。

以下是笔者执教《记金华双龙洞》4~7自然段时一个片段。

教师出示思考题:请看看外洞、孔隙、内洞的特点分别是什么?作者是怎样写出它们各自的特点的?教学环节正在一步一步向前推进。

突然,一名学生提出疑问:“‘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可以过船的通道还能叫‘孔隙吗?我认为,‘孔隙用词不够准确。”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议论纷纷……

面对这般突如其来的“节外生枝”,笔者采用迂回的战术,启发大家:回到课文中找一找读一读,外洞和内洞分别给人怎样的感觉?你分别是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的?

学生很快找出相关句子:有的说,外洞真大,我从“仿佛到了个大会堂”“聚集一千或八百人”“不觉得拥挤”等语句体会到外洞是非常非常大的;有的说,内洞更大,“在洞里走了一转,觉得内洞比外洞大得多,大概有十来进房子那么大”,不知道有多么宽广!

出示第5自然段,研读“孔隙”,体会文章用具体事物和感受写景物特点的方法。①从“小船”品读“孔隙”窄小:从“仰卧”“没法容”“这样小的小船”等词具体感受船小,体会“孔隙”的窄小。②从作者的感受品读“孔隙”窄小,即“从……到……到……没有一处不贴、挤压、要是……准会”等语句让人感受压迫、紧张的心情,体会“孔隙”的小、矮、窄。③集体交流,教师小结写景物特点的方法,即“孔隙”的狭窄反襯外洞的宽敞、内洞的宽广;也可以说,外洞的宽敞、内洞的宽广,更显得“孔隙”的狭窄。所以,“孔隙”一词不但准确,而且形象。

生成是否巧妙,存乎于心。教师耐心引导学生回到文中研究问题,从读、思、议中感受体悟,让学生经历从感性觉知到理性思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理解了“各处的特点”和作用,还学习了怎样描写出这样的特点的方法。

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善于捕捉突发的错误点,巧妙生成思维的碰撞点,让“错误”在课堂上迸发出思维的火花,绽放出深层感悟的花朵,为语文课堂增添一道别样的风景。

二、“肤浅处”引领,深化理解

小学生受年龄和生活经验的限制,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往往比较肤浅。此时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领路人,应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故意“小题大做”,以问题为思维及智慧活动的导火索,带领学生或通过想象,或联系生活实际,进一步品味语言文字背后的深刻含义。基于这样的思考,笔者教学《可贵的沉默》时是这样引领学生从“肤浅处”走进文本深处,加深理解,回应主题,从而领悟“可贵的沉默”的:

(一)从题目入手

师:看到课题,你们或许会问——为什么沉默是可贵的?这个问题的确有点难,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学习课文10~14自然段

师:是什么原因使热闹的课堂顿时变得沉默了呢?让我们一起看看课文10~14自然段。师:“孩子沉默了”,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生:“教室里寂然无声,没有人举手,也没有人说话。”(师出示课件,指名学生读)师:为什么“孩子沉默了”?生:父母亲都知道自己孩子的生日;可是大家都不知道父母亲的生日,更别说向他们祝贺生日,心里感到羞愧,因此谁也不说话。师:请大家说一说,为什么沉默是可贵的?生:在沉默中,孩子感到了内疚、惭愧,所以这沉默是可贵的。

(三)学习课文15~18自然段

师:出示句子(第10自然段),指名朗读并讨论“孩子们会感受爱了,但这不够。我想去寻找蕴藏在他们心灵深处的、他们自己还没有意识到的极为珍贵的东西”。师:孩子们在沉默中,除了感到内疚,但“他们自己还没有意识到的极为珍贵的东西”是什么?让我们回到课文中找一找。生:“我那小家伙真懂事了呢!”“他祝我生日快乐!”“他送了我礼物!”“他给我写信叫我不要烦恼!”“他会体贴人了!”……生:(齐读)“我想去寻找蕴藏在他们心灵深处的、他们自己还没有意识到的极为珍贵的东西”。师:说一说,这个“极为珍贵的东西”指什么?生:“这些小家伙终于懂得要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了”。我们也要爱父母亲,回报父母亲的爱。师:出示齐读“在沉默中,这些小家伙终于懂得要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了”。师:为什么沉默是可贵的?生(总结):在热闹的课堂中,孩子们会感受到父母的爱;而在这沉默中,孩子们感到了内疚,懂得要回报父母的爱,所以这沉默是可贵的。师:出示“啊,我真快活!这一片沉默给了我多大的享受啊!”你们理解老师说的话的含义吗?生:看到我们懂事了,会感恩了,真的好幸福!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面对学生片面的理解,不是急于否定,而是以文为本,抓住关键词句,引导学生深入文本研读品味,引领学生上下勾连、左右映照,在反复的读悟中找出正确答案,并以此 “肤浅处的理解”为契机,为学生提供了思考的平台,增强了学生的阅读体验,从而让学生学会分析、推理和判断,思维能力得以提升。

三、“关键处”点拨,教给方法

知识内容的关键处是学生学习、理解、掌握知识的“密码”,是突破教材内容的重点、难点的“窍门”。在这些关键处适时进行点拨,起到“一两拨千斤”的作用,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理解得深,理解得透,掌握得牢。主要的策略有:品词句,巧点拨;抓设问,巧溯源;抓句子,探真髓;抓主线,巧点拨。以下试以“品词句,巧点拨”为例,略谈点拨的艺术。

关键词句对整篇文章而言,是点睛之笔,起提纲挈领的作用。只有抓住关键词句沉潜品味,上挂下联,以词串文,挖掘深意,就能使静止的文字活起来,立起来,让孩子走进去,走出来。笔者执教古诗《独坐敬亭山》,就是紧紧抓住“独”字做文章,起到“牵一发动全身”的效果。

(一)激趣导入,初步感受

1.谁来尝试背一背(读一读)《独坐敬亭山》

2.说一说诗背后的故事

李白自被外放逐出翰林,长期漂泊。这种动荡不居的生活,使其饱尝了人间辛酸,看透了炎凉的世态……这期间,他写了大量借饮酒的方式排遣苦闷的诗,也写了许多寄情山水、倾诉内心情感的诗篇,《独坐敬亭山》即是其一。这首诗的字里行间处处流露出诗人孤独、寂寞和无奈的心情。某个机缘,他又步履蹒跚,独自一人爬上敬亭山,独坐许久,孤独凄凉之感袭上心头,触景生情地吟下了《独坐敬亭山》这首佳作。

3.借助课文注释,整体感知内容

“敬亭山”——山名,“独坐”是什么意思?连起来说一说“独坐敬亭山”的意思?诗人内心的这种孤独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二)品读诗句,感悟诗情

1.读

自由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疑

让学生质疑:课目中说“独坐”,诗中却写“相看两不厌”,这不是前后矛盾嗎?生议释疑:诗人用拟人手法,将敬亭山人格化。“相看两不厌”意思是说,鸟尽云去,面对“空山不见人”,诗人没有起身下山,依然静静地“独坐”着,凝望着深幽秀丽的“敬亭山”,觉得“敬亭山”也正在静静地看着自己,他们之间似乎不必说什么,只愿这般静静地看着看着。“相”和“两”恰恰表现了“独 ”的酸楚。

3.议

你还从哪些字词中体会到“独”的滋味?为什么?围绕“只有”议一议。

4.品

品写法,悟诗情,生:“众鸟”“孤云”这种动的意象与“敬亭山”这种静的意象一去一留、一动一静相反并置,以动写静,以动衬“独”。师:实际上,诗人愈是写“众鸟”“孤云“的“无心”,愈是写山的“有意”,愈是反衬出人世间的“无情”。诗人心中寂寞凄凉的心境,也就在此消彼长的“变化”中流露出来了。

5.画

根据自己的理解画一画《独坐敬亭山》,说一说为什么这样画。

(三)诵读诗文,升华诗意

师(总结):这首诗的写作目的不是赞美山水景物,而是借景抒情。乍一看,诗人的孤独之情在与敬亭山默默的交流中得到了慰藉,似乎化解了一点点孤寂感。然而,恰恰在这里,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之情通过“只有”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整首诗似乎全是景语,无一情语,然而,景由情所造,虽句句是景,却句句是情。

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点拨”,既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门教学艺术。课堂上教师适时、适度、适当的精彩点拨可以帮助学生化难为易,变困惑为顿悟,引导学生思维发展,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优化教学过程,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综述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当好“引导者”,仔细观察学生,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活动状态,及时发现学生思维中的困惑,灵活地作出相应的引导,拓宽学生的思维,把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感悟引向深入,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的阅读能力逐步提高。

参考文献:

[1]金和德,姜永志.小学语文教学概论[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刘仁增.语用,开启语文教学新门[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5.

猜你喜欢
纠偏关键处点拨
善抓关键巧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