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荣
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标》明确规定了写作教学的总目标:“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这个总目标需要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贯彻实现。而目前小学高年段教材每册单元大作文不足十次,教材中小练笔次数也非常有限,造成现在的语文课堂的重阅读、轻写作。“作文难,难作文”这几乎成了许多老师的难题,也是大多数学生的通病。通过搜集学生单元作文、考试作文。从大量的学生作文中不难发现,许多学生缺乏写作兴趣、缺少写作素材、缺欠写作方法。因此,亟需我们挖掘教材,总结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针对小学高年级课堂小练笔的现状,我们可以运用小学高年级课堂小练笔“三读四情”的教学法有效助力学生的写作。
课堂小练笔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深度挖掘教材,巧妙找准文本训练点,抓住学生的兴奋点,捕捉学生的真实感受,围绕某一个写作重点进行小篇幅的写作练习。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教材、学生特点,我们可以对小学语文高年级教材进行系统梳理,挖掘练笔点,设计教学,读写结合。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每教学一篇课文,都积极进行写作的训练,准确把握练的时机,练在当练时,练在理解的深入处,练在情感的共鸣处,练在主题的升华处……巧妙挖掘训练 “泉眼”,学生先“心动”,而后“笔动”,结合文章找到恰当的练笔引燃点,从而有效启动学生的练笔欲望,灵活运用写作技巧,提高写作能力。
一、细读觅情
语文教学中,尤其是课堂小练笔的探究,既要有不求甚解的学习态度,又要有咬文嚼字的学习态度。特级教师王崧舟对文本细读就有这样的见解:“你要徜徉在语言之途,在语言里面出生入死,要沉入词语中。一字一字,一句一句,甚至不放过任何一个标点符号来读。”我们可以对《语文课程标准》进行研读,对小学高年级语文各册教材进行文本细读,根据学生学情,从情境、情节、情感、情理几方面进行了归纳和整理,设计出相应的课堂小练笔。
二、深读生情
1.深读——探知情节练笔
小学生对课文的内容情节充满兴趣,语文知识的教学也是依托课文内容情节的。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带学生从情节入手进行仿写、扩写、缩写、改写、续写的小练笔。这是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提升写作能力的有效方法。
(1)迁移情节、尝试运用——仿写
茅盾说:“模仿是写作的第一步。”这给小学语文教学指明了方向。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在深入阅读中迁移情节、尝试运用,进行仿写。
仿写过程中从标点运用、句式结构、段落描写、篇章形式、写作方法几方面进行。
典型写作方法的仿写又分为人物描写方法、修辞方法、说明方法三方面进行。就这样层层深入、全面训练,促进学生能力提升。
(2)拓展情节、填补空白——扩写
(3)立足情节、删繁就简——缩写
(4)变化情节、合理构思——改写
(5)延续情节、展开想象——续写
2.深读——进入情境练笔
文章贵在真情实感,惟有真情实感才是有灵魂的,才会打动人。这就需要设境入境。根据读写结合点设境,我们可以带领学生入境,学生自然就运笔如飞、一挥而就。
(1)联系实际,迁移情境
(2)大胆想象,进入情境
3.深读——抒发情感练笔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是否完全合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情感拓展,就是将阅读的情感通过写作进行抒发。
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总结概括、大胆想象、联系实际、评价人物、致信致辞、写读后感进行抒发情感。
4.深读——感悟情理练笔
读文后,文章的道理、启示,对学生影响至深,学生通过练笔的形式进行领悟,一举两得。
三、品读升情
人性最高层次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欣赏。习作后,通过多方式、多角度对学生作品进行品读、评价,让学生从评价中得到激励与启发,不断汲取写作的热情,从而优化课堂小练笔的效果。课堂小练笔品读升情,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
1.生生品读升情。学生课堂小练笔的作品,通过小组同学、全班同学的共同品读,互帮互助、取长补短,在彼此的欣赏中得到肯定,得以提升。
2.师生品读升情。老师和学生一起品读练笔作品,除了一对一指导、品读,还利用实物展台,引导、组织学生讨论评改,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见解,达到“读一个等于读全班”的效果。学生从老师的评价中得到肯定,得到提升。
3.亲子品读升情。鼓励家长参与到孩子的练笔品读中来,让孩子不仅收获同伴、老师的帮助、欣赏,而且得到家长的认可、赞赏。
让多种形式的品读成为一种催化,一种肯定,一種方向。这些即时的评价方式都让学生源源不断地注入写作的动力,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小练笔,通过“三读四情”法,在阅读中发展习作能力,在习作中促进对阅读的深化理解,实现两者的双赢,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全面助力写作,让学生体验写作的乐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这种语文教学方式省时高效,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和推广价值。让学生们乐学、会学、善学,乐写、会写、善写,终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