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小柯
摘 要:城市空间的形成是历史的产物,城市记忆是城市空间在时间中留存的印象。城市各个功能空间之间的地带是早期规划设计和实际建设中较难把握和控制的。在城市发展时期逐渐完善并积极介入这些粘合空间的细致布局与业态空间的过渡功能设置很有必要。对城市粘合空间的布局研究可以增强城市的整体性和区域辐射力,增强城市特色记忆,优化城市应急疏散功能。
关键词:城市规划;粘合空间;城市记忆;业态布局
1 城市记忆形成的条件
城市是物化的空间,无情无义,当时间和处于时间中的个人群体将记忆附着在这些空间印象中时,城市产生的这些记忆就形成了对城市的标注式认知,对城市具有“增值”效应。[1]空间是品味的力量,空间是结晶化的时间。城市空间塑造一个人的气质,空间增值感所强化的城市记忆,影响着我们城市的未来价值,吸引着更多的人去融入文化的河流中。布尔迪厄(Bourdieu)提出的文化资本的概念扩展了马克思经济资本的概念。“所謂文化资本,是指借助不同的教育行动传递的文化物品。在一定条件下,这些文化资本可以转化为经济资本,并可以通过教育证书的形式予与制度化。”[2]
城市的记忆既拥有历史又拥有现代。出于保护传统遗迹的需要,在具有特有的历史符号意义的地段应该有限高规定,如此才可以让城市记忆的价值在历史中成长。保护中国的城市记忆首先要从保护历史建筑与景观开始。保护不仅仅是保留,而应该从周边环境建筑与历史建筑匹配做起,周边新建建筑限高和保护原有主立面视线与景观特点等都是必要的新规划前提。
城市记忆形成的条件如下:第一,保护历史建筑与环境景观;第二,新规划中注重保留原有历史建筑的主看面与环境景观;第三,保留城市发展过程中的资料与影像,以多种形式展示和留存。
2 城市粘合空间的特点
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加速,城市规划具有延迟性。在规划调整中,形成了大量功能区之间的缝隙,有些来自区域功能转化过程当中,有些来自新旧规划实施的错位,这些“缝隙”的存在既是城市的伤痕,又是城市记忆的承载者。针对这些区域做其成因、特征以及发展可能的研究,并探讨各个城市相同性质的空间如何做出适合本地的发展策略,让城市具有个性,让城市中各区域具备自然恰当的连接。
2.1 城市粘合空间的特点
城市粘合空间是指,在城市布局中随城市发展演变出现的新旧区域间被忽略或功能区之间冲突未能得到有效解决而被搁置的碎片化与不规则的空间地块,它们面积较小,处于城市内部的区域边缘,具有一些特点。
(1)粘合空间的地理特征:不同功能空间的过渡区域与发展速度不匹配的中间地带。
(2)粘合空间的形态特征:多以狭长、不规则、不连贯与边缘化为地域形态特征。
(3)粘合空间的个性特征:往往显示出遗留的设施与交通问题痕迹,也处于两个不同功能空间对比强烈的冲突带,形成城市的疤痕地带,成为城市管理和发展的薄弱地带。
2.2 城市粘合空间的价值
一方面,粘合空间带来“疤痕”,另一方面,正是这些区域,城市具备了无可替代的价值潜力。
(1)作为规划功能区的补充和生活配套。
(2)作为新旧区域的过度缓冲地。
(3)作为代表新兴城市特征的街区。
(4)作为城市应急系统的补充。如何有效利用散布于城市中的粘合空间,为新规划布局提供城市记忆与过渡辅助功能,提升城市居住幸福指数,都将是对城市极大的贡献。
3 成都市粘合空间的现状
3.1 成都市空间布局的流变特征
成都具有4600年的历史,1948年之前的成都市的粘合空间基本为城门附近以及城区中心与近郊交汇区域。城墙严格区分了城市边界,城区内部街道规整,建筑沿街而立,街道井然,功能明晰,没有较多的粘合空间。这是古代中国城市布局的优点,同时也存在各功能区缺乏活力,商业与公共空间明显不足的缺点。这与当时的社会制度与经济状况相适应。
从1949—2011年间成都市历次总体规划的变化可以看出,城市面积不断扩大和辐射发展,成都市逐渐建成环状的城市结构,2000年前后逐渐建成3个同心的环形道路,并在此基础上以一二环路为界向外辐射扩大。至此,成都市的规划布局中出现了较多的粘合空间,产生的原因如下:
环形布局与方正建筑体块间的绿地、新旧街道拆建时间不一造成的零碎地块、立交桥与下穿隧道割裂地面连续性形成的环状空地以及城市区域交叠产生的区域间零星用地。
在迅速扩建的同时,一部分有价值的历史建筑没有得到保护或利用,街区形成单调乏味的格调。立交桥、高架桥、下穿隧道、人行天桥的增加,让城市天际线发生极大的变化。加上大量的拆迁新建,城内河道基本被填,老城区居民逐步外移,成都在发展中失去了很多具有特色的城市景观和历史建筑,成为千城一面的城市之一。
3.2 2016—2030版成都市总体规划中的空间结构分析
从2016—2030版成都市总体规划可以看出,成都市不再“摊大饼”,而是形成两个中心的功能明晰的新格局。成都将向南向东布局新兴产业和工业区,新规划实现后,城区面积将达到14334平方公里,至2035年拟定城市人口将达到1360万,为城市记忆的保护留出了空间。新规划更加侧重多中心协调发展,在这个大规划的实施中必将产生更多的粘合空间。原因如下:
(1)功能区域的政策引导将导致同一产业的更加集中,产业上下游具有主动搬迁的意愿,空余更多城市点状空间。
(2)不同功能区间的衔接地带将跨域更多行政区,导致零星地块增加。
(3)城区扩大后各功能区域间的隔离效应加大,新兴城区缺乏文化基底,为保持城市基调急需文化建筑与产业的介入。大型企业与产业园区都将预留文化与城市公共空间,以提升地域文化品质。
(4)新规划的前瞻性与模糊性在未来发展中可能出现不吻合的间隙空间。
4 成都市粘合空间的业态布局可能性
4.1 目前成都市城市粘合空间的几种形态
成都市在改革开放的40年间,逐渐开发了一批具有文化意味的景点和街区。它们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1)以成都市人民公园、宽窄巷子、武侯祠、浣花溪、杜甫草堂为例,传统文化建筑与景观形成的标志性景观街区。
(2)以太古里、送仙桥、文殊坊为例,城市独有的历史文物为特点演变的周边商业市集。
(3)以锦里、安仁古镇为例,不同城市文化特色为基础发展的旅游特色街道。
(4)以春熙路、送仙桥为例,顺应城市居民长期城市聚会活动延续自然形成的特色集市。
(5)以九眼桥酒吧一条街为例,城市新中心功能配套而特意打造的新城市名片。
(6)以东郊音乐记忆公园、明堂、u37创意仓库、少城·视井文创产业园区等为例,改變原有使用功能为文化创意聚落的文化产业聚集地。
这些标志景观周边的城市粘合空间依然呈现出强烈的商业和现代生活冲突,文化与历史与居民生活在其中生硬转换,城市生活被同质化,只有产品有语言,人们失却了参与性。本地居民被赶出了繁华地带,城市失却了烟火气。新的时代下,粘合空间的整体布局与特色营造需要进入更加精细和整体研究的环节。
4.2 成都市粘合空间的适应性转换
成都市粘合空间的布局与形态可从以下几点进行梳理并在规划中预留,以弥补在城市扩建和功能转换后形成的空缺,并完善保留城市记忆。
(1)作为规划功能区的补充和生活配套。如宽窄巷子周边的粘合空间比较适合作为商业街区的配套和原住民的生活场景打造,让核心景区有生活场景的补充,增加核心景区与现代都市的过渡。
(2)作为新旧区域的过渡缓冲地带。天府广场既具有古城中心的历史感,又有20世纪六七十年代留存的建筑形态。附近的粘合空间适合作为文化与文创街巷的延伸,将成都千年古城的历史与文化散布在其中,延长市民和游客对成都历史文化的兴趣。这部分粘合空间宜提倡小型私人博物馆、成都文化企业门店以及小型传统市集体验等。
(3)作为代表新兴城市特征的街区。密集的高层写字楼与商业综合体构成现代化城市新形象代表。这部分附近的粘合空间适宜建立现代化城市的文化名片,提高此区域夜间的利用率。将楼顶和街边充分利用,并拿出高档写字楼的局部底层或者在高楼之间建设楼际交通景观桥,如引入更多市民青睐的小吃、咖啡店与西洋音乐吧。
(4)挖掘历史价值的通道。成都市西部地区作为千年粮仓和苗圃园艺基地,既承担城市的水源提供,也是城市发展的绿色屏障。但在二环营门口立交至三环金牛立交延续到绕城路段一线,街区特色不突出,周边建筑与环境杂乱无序,无法呈现现代都市与古蜀国之间的历史桥梁。此区域周边的粘合空间适宜作为古蜀文化与天府文化的渐进式表达,突出环境生态保护与古蜀文化的呈现,以郊野公园串联本地林盘组合,渐次设置景观农田体验基地、传统农田与现代化耕种示范、苗木批发市场以及大棚蔬菜认领等项目。在接近郫都区古蜀国遗址附近,建立望丛祠周边的文化场景和古蜀体验式博物馆;在接近都江堰市区路段,可建立水文化展示和苗木科普园地,提升成都可触摸的历史场景感。将成都历史形态立体呈现在大地之上,融入可持续的生产与生活之中。
5 成都市粘合空间的空间形态发展方向
城市粘合空间可给予城市功能区切换的过渡空间,提供城市文化的场景体验,也可作为消防应急的临时用地,还可以作为社区人群共享的公共空间。在实际的场地定位与建设过程中,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点。
5.1 细致分析后的功能设定
粘合空间在不同的功能区之间,应具备不同的主体功能。比如:宽窄巷子周边的粘合空间,更多需要的是游客的停车和疏散地,与宽窄仙子匹配的建筑高度和风格特征之下,必须留出更多空地或者调整出更多建筑底层空间作为疏散和应急功能。各得其所,才是更适合的功能设定。
5.2 不同空间的尺度控制
在不同的粘合空间中,既要注意功能的侧重,又要注意不同功能的尺度调整。长条形的粘合空间适合较小的人行道尺度,而较为方正的粘合空间更适合做环形或较宽的通道;异形的粘合空间适合做分散的景观点位并加上趣味性的道路来增加连续性。
高大建筑之间的粘合空间更适合先用植被消减高大建筑带来的沉闷感,在光照适合的区域设置怡人的休息区和停留展示区,并大胆使用艳丽和谐的色彩来提高此区域的活力。
5.3 开放性、可变性与完善城市应急条件
在应急事件中有较多情况属于城市缺乏应急预案和疏散地。粘合空间处于各功能区之间,虽零星但多样,保持开放性、可变化性的设计和城市应急所需的提取预设,将为城市应急处理提供更多可能。
(1)开放式的出入口,尽量建成消防车可进入的尺度。
(2)必要时可损坏形成消防车道的道路,只需将道路周边基础加强,道路周边不种高大乔木即可。
(3)设置应急所需的取电口、自来水及污水管道,可临时加建厕所。
(4)路灯、乔木支撑结构或者雕塑上预设可承力的挂钩,以便临时拉起避雨棚。
(5)条件允许情况下建立与周边建筑地下停车场可通的紧急出入口,为街面行人提供临时避难处。
(6)设置城市监控点、城市广播与应急呼叫设备。
(7)设置心脏急救设备等。
以上可以看出,粘合空间在城市中可起到多种补充和提升作用,但是如何研判某一粘合空间的特性、功能以及景观形态,还是需要回到城市的总体规划中来。先通盘研究城市总体规划,再从城市发展历史中找到区域特性与时代发展的契合点,设定粘合空间功能的分布;在具体粘合空间的设计中结合周边核心功能区的现状,提炼与之匹配、补充或者提升的景观要素,然后开始具体设计与实施。只有这样才可以将粘合空间与城市发展同步拓展与深化,将城市的活力与记忆延续下去,将城市规划的边界消除,使城市具备旺盛的生命力,使市民拥有更多的幸福感。
5.4 成都市粘合空间的空间形态发展方向
(1)点状散布。在老旧中心城区,成熟社区与老旧建筑之间,因为道路的新建与改建,存在局部空地和道路旁不规则空地,也有土地属性不易变更遗留的荒废地块。这些区域适宜运用点状地块,整理引入合乎粘合空间布局整体设定的业态,收取廉价租金持续运营,以优化核心功能区配套和文化提升。如宽窄巷子周边的粘合空间。
(2)带状串联。在已建成的新兴产业园区与中心城区之间的粘合空间,因建筑内部功能的转换或者居住人群的更换,在产业园区与中心城区间的粘合空间往往呈现出破败与断续感。这些区域适宜以产业园区主题性向外延伸,使之具备市民与游客可介入的体验场景,着重开展城市记忆的收集展示与本地市民生活体验场景的营造。如少城·视井文创产业园区附近区域,运用高科技手段可发展成都影像的场景式还原,介入部分各时代成都人生活习俗的动态景观,打造与宽窄巷子之间的历史影像链接,使周边粘合空间成为宽窄巷子与少城·视井文创产业园区的过渡区域,强调成都民居历史影像的留存和体验,延长滞留时间,促进更多经济增长。
(3)片状融合。在较大区域的规划功能区中,适当拿出中心区域作为黏合空间,进行城市记忆的文化展示与场景体验,提升功能区的文化品质与凝聚力,建立文化新地标。比如龙泉山东部新城内,可适当拿出部分市政用地作为各个细分功能区的粘合空间,以成都意味的步道、游园或者小品建立可停留可游玩的核心景观,起到提升大型功能区文化品质的作用。
(4)环形渗透。目前,成都市三环路出于生态需求已经形成100米宽的环形绿化生态带,但这个生态带具备的功能较为单薄,已处于市区中心位置的三环路周边缺乏快速交通与周边住宅区之间的缓冲,利用率和人文价值较低。这类黏合空间适宜运用环形特点,增加市民运动场地和配套服务设施,将辅道旁人行道扩张为黏合空间,加宽人行道宽度,增加运动休闲功能,局部开拓块状运动场地(如立交桥附近),运用地下通道驳接周边住宅区绿地,提高环形周边使用頻率,提升住宅区品质。
另一种是环形渗透,可建立于独立大型企业或机构周边,将市政道路与周边绿地结合,改变千篇一律的道路板式格局。加宽人行道宽度,建立林下空间,增加市民休闲活动,提升街区活力,加强市民之间的社交。
6 结语
城市的演变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现代城市的格局越来越呈现出多样化、人性化的趋势。
城市粘合空间的整理与发展可建成目前政府规划区域化的过渡带,弥补“斑块化”发展带来的城市面貌的强烈冲突感。它的文化保留与维系,可形成对历史文化的保留地带,为城市文化的独特性留下延续的土壤;它的形态与内涵提升,可形成城市发展的网状或点状或带状的城市文化,提供具有生活气息的城市吸引力。城市粘合空间自身造血机能的特质,可提供城市发展的文化缓冲,提供城市文化与历史的记忆廊道,并贴合两边功能区不断自我更新,减少城市发展的“伤口”。
城市粘合空间可提供城市应急用地,作为公共开放空间,只要在细致规划与功能设定上做出细化,可提供城市在紧急状态下的疏散、避难以及临时应急使用,减少突发情况和灾难时期的损失。[3]
保持对城市粘合空间的深入研究和建设,使文化与发展相互促进的良好途径,愿我们的城市延续历史的生命,和谐美好发展,人民生活更加幸福。
参考文献:
[1] 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M].宋俊峻,译.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1989:74-75.
[2] 布尔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布尔迪厄访谈录[M].包亚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198.
[3] 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M].北京:译林出版社,2006: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