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谈列宾绘画的现实性

2020-03-30 03:17刘洁
艺术科技 2020年2期
关键词:列宾现实性现实主义

刘洁

摘 要:列宾以现实主义的方法来进行创作。绘画真实地反映客观现实和历史本质,真实地表现自己的主观情感,揭露和批判沙皇统治的专制,体现出现实主义的真实和无所畏惧的批判精神。本文以列宾的作品《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为例,从作品人物形象的概括性、典型性、时代性、批判性4个方面分析列宾绘画的现实性。

关键词:列宾;现实主义;现实性;《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0 引言

列宾的作品都用绘画的艺术手法来表现和揭露当时俄国的现实社会,他的艺术作品在当代的发展艺术生活中有着极高的地位。而其中最典型的是《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这幅作品真实地将艰苦的人民反映在画面中,体现当时纤夫的困苦和对专制制度的不满,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列宾在他的一生里,每天坚持绘画,他用现实主义绘画的方式来表达、发现真实生活,描绘真实的社会状态。他对国家的热爱和对人民的怜悯,使他用现实主义绘画创造属于自己的精神绘画世界,为后世留下了一份珍贵财富。

列宾最典型的现实主义绘画作品如《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查波罗什人写信给土耳其苏丹》《伊凡雷蒂杀子》《1698 年的索菲亚公主》,都具有浓烈的故事性和现实性特征。

1 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是俄国现实主义画家伊里亚·叶菲莫维奇·列宾于1870年至1873年间创作的一幅油画,宽131.5厘米,长281厘米,布面油画,现收藏于圣彼得堡俄罗斯博物馆。

1.1 作品的绘画主题

从作品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在空旷的伏尔加河上,天气晴朗,阳光灼热,一群纤夫拖着缆绳,沉重地、坚强地行走著。作品描绘的是11位饱受煎熬的底层人民,列宾将他们分别分成了3组,对每一组的人物都细心地组织、安排。

列宾细心刻画每一个人物的形象特征。每个人物都体现了俄国底层劳动人民的典型形象,这些形象使人印象深刻。这幅画不只对人物的形象表现细微,更在环境的表现中烘托气氛。沙滩中细微的脚印,让人有了更多的想象;前景的破竹篮,有丢弃之意。作品批判了统治者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残酷行为,更体现人民坚强不屈的精神,揭露俄国人民的真实的苦难生活。

1.2 列宾的绘画艺术手法

列宾的绘画笔法粗犷,造型干脆有力,为艺术研究提供了创新之路。列宾在作品中吸取了印象主义描绘的方法,在自然光下观察、捕捉,绘画纤夫使用偏绿、紫和暗棕色调子来描绘作品,整幅画面以暖色为基调。《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在1873年被称为“阳光最多的画”。[2]

列宾在构图上利用沙滩的地形和河流的曲折,使得纤夫们像一座威严的雕像,对河湾的景色特别布局,让整个画面有张力、冲击性。远景的空旷和近景人物的紧密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感,对比更加强烈,背景颜色昏迷、空旷,使纤夫们更显得孤独。阳光烘烤的边缘以曲线的形式延深至远景,和远处的山坡连接,映示了纤夫的长途漫漫。列宾将视平线放在画面的稍上方,显得纤夫形象的高大。晴朗的画面在纤夫的映衬下,显得更加孤寂,整个画面都系在纤夫中。最前面的纤夫和少年纤夫更引人注目,让整个作品主题更加具有深意,主题升华。

2 列宾绘画的现实性

列宾基于最真实的生活,用现实主义创造绘画的形象,他的绘画作品具有批判意义。在他看来,艺术应该反映当前的社会形势和人民的艰辛。他描绘的人物是典型而多样的,他刻画的人物画,描绘的是一个社会,真实反映了人民的苦难,人民的悲惨和喜悦。[3]

现实性绘画是将生活本真的状态体现在绘画中,用过去的历史性烘托现实。绘画领域的现实体现的是对绘画的创作和对生活本真的深度思考。在关于现实主义的介绍中,芬克斯坦指出:“现实主义的发展是同非现实主义倾向的斗争和对于这些倾向的克服分不开的。这些非现实主义倾向,一方面是各种类型的形式主义,另一方面便是自然主义,特别是后者,由于它与现实主义表面近似,更需要加以区分。”[4]

现实主义是确切地描绘现实,真实地描绘现实生活,而创作是创作者总结现实生活,给予提炼、升华,进行自己的绘画创作,描绘自己的绘画思想,表达自己的思想。列宾在现实生活中寻找灵感,并用油画的绘画语言形式表现自己的思想,引导人们给予深思,从而揭露现实社会的真实本质,批判现实。

2.1 人物形象的概括性

在《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这幅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在一片庞大的河上,大家拉着很大的货船的纤绳在炎热的太阳下行走。 11位面容沧桑、衣衫破旧的纤夫们托着沉重的步伐,为了家庭,为了孩子们,为了生活,忍受着巨大的痛苦。从作品中可以看出,列宾绘画的人物形象都是社会最底层的人们,这11位纤夫虽然年纪不同、身高不同、长相不同,但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对未来充满期待,对现实不满,为了家人努力奋进,对生活不屈服。列宾在人物的典型化和性格多样方面做到了高度的艺术概括。

作品引人深入思考,揭露了俄国在沙皇的统治下,大量的劳作使得这些生活在最底层的劳动人民处于灰暗的生死边缘,他们渴望光明,对美好的生活充满向往。而这11位纤夫更典型地代表了俄国统治下的底层阶级人民,是对俄国底层人民的概括。列宾的作品使用了典型的叙事方法,用现实的生活状态思考自己的创作,给予最大的提炼升华。他对俄国当时封建社会进行抨击,揭示俄国人民生活疾苦,表达对统治者和剥削者的抗议,具有典型的现实批判意义。列宾描绘了写实绘画,用历史真相批判现实社会。

2.2 人物形象的典型性

列宾对11位劳苦的纤夫们仔细研究,然后统一在这一题材中。模特运用是底层劳动人民,更贴近真实,体现当时俄国的社会现状。

作品中为首的第一个纤夫,名叫卡宁,50多岁,头顶一块破布,衣衫破旧,但他聪慧、善良。他的眼神悲悯又顽强,是这些纤夫对生活的无奈的典型代表。卡宁后面的农民汉子整体脏乱、憔悴,劳累使他没能注意自己的胡子。头顶破帽,嘴拿烟圈,似乎休息片刻,但又感觉他悠闲自在,仿佛又有着对光明的希望与憧憬。在这个中年人左侧的纤夫,双手握紧,眼神倔强看着前方。

纤夫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穿着红色破旧衣物的名叫拉里卡的年轻少年,皮肤黝黑,他是工作不久的少年。艰难行走,痛苦的表情,列宾在这个新的受苦的纤夫中看出一种希望,不甘受剥夺,想要反抗这份痛苦,他脖子上有一个十字架,意味着祈求平安。一位头发鬓白的老人,歪斜着肩膀,低头装着烟袋,抽烟缓解压力。

在最后一组的3个人中,前面的那个以前是士兵,在想着心事。中间的纤夫,肤色深黑,向后望,和后面的船工头呼应。最后一个人耷拉着脑袋,步路艰难的样子,疲惫不堪的身躯,显示出对社会、对国家的无可奈何。这支性格各自不同、情绪各异的纤夫群像是受壓迫人民大众的集体塑像。[5]

2.3 作品描写的时代性

画家列宾(1844—1930)在乌苏兰古耶夫镇出生于一个军人家庭,当时俄国社会混乱,发生重大变革。19世纪初期,俄国外遭拿破仑侵略,失败告知;内有独裁专制的压迫,教会专横,呈现内忧外患的局面。俄国还属于农奴制,地主压榨农民,农民无偿为他们耕地,还被当作物品转卖,这引起了底层人民极大的不满。

同时,俄国受西方文化的冲击,各个领域都掀起批判现实主义的思潮。1861年,俄国宣布解放农奴制,但仍有剥削。农民反对黑暗势力,引起改革风气,于1917年爆发了二月革命,废除沙皇。摆脱霸权统治的人们,就像画中的纤夫一样,如释重负,摆脱沉重的纤绳。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具有强烈的时代意义。列宾的绘画作品都是揭露和批评现实主义的绘画题材。在当时动荡的社会中,列宾勇于打破陈规,批判现实,给后世也起了带头作用。列宾的艺术作品具有很多批判现实感,具有时代特点。到了19世纪中叶,俄罗斯焕然一新,而列宾无疑是这场革命的主人,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艺术绘画方式,他的艺术探索为我们提供了有效的路径。

2.4 作品形象的批判性

这幅作品描绘的是旧社会俄国劳动人民凄惨的劳动生活场景,画家在作品上的精妙构图的设计,都是经过仔细分析、研究的。河上清澈的青天和锦绣的河流告诉我们,俄国是一个丰富而富裕的地方。轮船的巨大和磅礴,完全不必使用人力来拉货物,这些纤夫标志着资本家为了榨取劳动力,贪图利润。[6]

轮船的桅杆上的小旗帜向右飘扬,则隐示了逆风前行的艰难的纤夫们。而拉纤的少年,则也体现着专制家榨取孩童劳动力,这更是画家所要抨击的沙皇俄国农奴制度的罪恶。列宾采用了背景和前景的空间对比的艺术手法,让自己的绘画作品的主题更加突出,更加鲜明。更多生活体验,面对痛苦,经历痛苦,是一名真正的艺术家所要面对的。饱尝生活的艰辛,才更加真实地体现,传达真实生活的疾苦,以及面对沉重压力下的人们的艰苦生活。

当我们看到这幅作品的时候,俄国在一段曲折的时期。这片土地呈现苦难、沉重而又坚持不屈的俄国人民,那些记忆深沉,人们反抗、挣扎、期待、坚持、遗憾、悲愤和充满期待,都是真实的现实,刺痛我们心灵最深处。列宾以史书般用不同的语言记载,体现了这段历史,充分表现俄国人民的精神力量。

列宾的绘画作品描绘底层劳动人民和想要民族解放,与俄罗斯统治阶层斗争的革命者,揭露黑暗腐朽的统治阶层,揭示俄国黑暗腐朽的社会,为俄国革命斗争作了很大的贡献。列宾批判沙皇统治社会,他热爱人民,他的绘画有描绘现实的色彩,反映了他对人民的崇高人文情怀。

3 结语

忠于现实主义的列宾,用相应的现实生活来表现生活的黑暗和不公。他的绘画由现实本身来体现,但每个人都有着自己不同的理解和看法。列宾用自己独特的艺术思想、艺术风格来形成自己的现实主义绘画。列宾对现实社会不公的反抗和对艺术的追求,使他的作品有极大的意义,揭露现实生活的绘画深刻而美丽,是艺术史上的一个美丽篇章。

从他的这幅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列宾对人们的影响,他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来体现现实生活,表现人文精神。又如20世纪的陈丹青绘画的一系列作品,如《西藏组合》,作品中的藏族人民,形象狂放,表情憨厚,运用朴实的绘画方法来绘画,绘画给人厚重感。该作品生动形象地反映出在一段确定的时代背景下,人民生活最真实的社会风貌,体现出苦难生活里的人民坚强不屈的高贵品格。又如忻东旺的作品也描绘的是城市农民工为了家庭,为了生活的美好愿望,都是大众人民的真实生活,作品中有作者悲伤的感情和对人生价值的思考。他们所处的时代,表达的手法都不同,但都如同一个时代的史诗一般留在了全世界人民的记忆当中。这些作品无不是艺术家被强烈爱国主义情感所驱使,用画笔诉说着对同胞人民的爱和崇敬。这些伟大的艺术作品直到现在仍然感动着人们,原因就是渗透在作品里艺术家对民族深沉的感情,人类遭遇的关怀与同情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对未来美好的憧憬和盼望。

参考文献:

[1] 唐雅玲.从《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谈艺术创作中的情感[J].美术大观,2008(08):57.

[2] 王丽丽.解读列宾作品中的审美因素[J].美术教育研究,2015(11):17.

[3] 孙淇.如烟往事:列宾回忆录[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654.

[4] 芬克斯坦(美).赵澧,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3.

[5] 俄罗斯现实主义画家列宾作品[J].美术,2006(02):141.

[6] 王洪章.重读《伏尔加河纤夫》[J].文艺争鸣,2016(05):199-201.

猜你喜欢
列宾现实性现实主义
自然科学与“现代现实主义”——19世纪现实主义再阐释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强化学术性和现实性并举
温州城市“拥江发展”的战略性和现实性思考
点一盏照亮他人的灯
点一盏照亮他人的灯
新法律现实主义
列宾的决定
谈新闻标题的现实性
检察机关终结性法律文书公开的现实性分析
世界四大美院之一的列宾美院失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