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社的建筑美学

2020-03-30 03:17徐婷婷
艺术科技 2020年2期
关键词:建筑

摘 要:神社是日本本土宗教信仰神道教的重要载体,有2/3的日本人信仰神道教。神社因其教派和地位的不同而规格不一,但基本都有鸟居、手水舍、神乐殿、社务所、本殿、支社、绘马所、灯笼等具有代表性的建筑。但需要注意的是,近代日本的宗教政策促成了神社现在的风貌,呈现的并非古代神社的原貌,有着自身的美学样态。

关键词:日本神社;建筑;本殿

神社是祭祀日本本土神灵的宗教设施。其祭祀的神灵有日本古代神话中的神、自然发生的神和人神。比较著名的有镰仓的鹤冈八幡宫、伏见稻荷大社、日光东照宫、熊野神、伊势神宫等。日本神社不同于我国的道观或者佛寺,并不会供奉木雕本尊。这是因为日本人认为神灵无形无状,肉眼并不可见,神社只是神灵下凡后临时的居所而已。神社的名称是多种多样的,原则上为“X神社”和“X宫”“X大社”。能称为“宫”和“大社”的一般为古代日本朝廷敕封的高位阶神社,主要分布于日本近畿地区,如石清水八幡宫、春日大社、梅宫大社等。而神社的美学也在传统和现代的美学转换中不断传承和创造。[1]

1 神社的主要建筑

日本神社的建筑布置大致如图1,具有一些必须具有的建筑,但在一些细节上,各个神社可能有细微的差别。

①是神社的入口——鸟居。规模较大的神社可能有多座鸟居。鸟居类似我国的华表,古代日本文献中不乏将鸟居“とりい”对应为“華表”的例子。鸟居以内就是神灵镇坐的圣域。鸟居是划分神界和人界的重要标志,跨入此门之后,一切杀生、游戏以及音乐都是被禁止的。近年来虽然规制已经放宽了不少,但是原则上经期的女性、正处于服丧期的人都是不可以入内的,以防神灵受到“秽物”的污染而作祟。日本江户时代著名学者林罗山(1583—1657)认为,神社门前的鸟居有反射神灵身形的作用。

鸟居的种类多种多样,有春日鸟居、两部鸟居、黑木鸟居、伊势鸟居等。以图2明神系的明神鸟居为例,两根边柱支撑最顶部的压顶木,压顶木下方贯穿一根横梁木。压顶木和横梁木中间立着此间神社祭祀神灵名字的匾额。是否具有压顶木下的鸟木是区分鸟居种类的重要标志。

⑥是为神乐殿。神乐殿是举行神乐的地方。神乐是向日本神灵供奉的一种舞蹈形式,显示日本对于神灵敬畏的死亡观。[2]来源于《古事记》和《日本书纪》神代卷的天岩户神话。神乐舞在平安时代中期出现,现今约保留了90余首神乐歌。神乐的语源“かぐら”由“神座”的“かみくら”或“かむくら”转音而来。

⑦是社务所,是神职人员处理神社事务的办公室,同时还是贩卖护身符、神符等神道用品的地方。与神社其他的建筑相比,社务所在神社中出现的时间是最晚的,明治七年(1874)的教部省下达甲第一号指令,社务所才正式诞生。

⑨是支社神殿。又称摄社、末社。祭祀与神社主神相关的神灵。如与主神有血缘关系的神灵,主神镇座此地之前的地主神等等。支社有设在神社境内的境内支社和设在神社外部的境外支社两种类型。

是拜殿。今天的神社建筑中拜殿和本殿最为重要。一般情况下,参拜者不能直接进入神社本殿,参拜者在手水舍清洁完脸部和手部后进入拜殿祈祷。拜殿前设有功德箱,参拜者向内投入中间有孔的硬币,以此祈求神灵将此世的灾厄吸入异世界来保全此生平安。

是环绕在神社本殿周围的围栏——瑞垣,又叫玉垣。“玉”“瑞”皆是美称,“垣”是围栏。神社本殿周围存在着单层瑞垣和多层瑞垣。伊势神宫的本殿周围有4层瑞垣,分别叫瑞垣、内玉垣、外玉垣和板垣。近代以前瑞垣只出现在本殿周围,近代日本政府实施国家神道制度,将神社用瑞垣围住,以明确人界与神界的边境线。

总体来说,神社的主要建筑既吸收了中国道观的一些建筑特色,又加入了日本本土的审美和文化特点,形成了独具美学特色的建筑风格。

2 神社中心建筑本殿的美学特征

日本神社中心建筑是本殿,因此它是最能显示神社美学特征和建筑特色的地方。

本殿是收纳神灵降世时所需器具(又称神体)的神殿。本殿的外围为“外阵”。“外阵”是神职人员向神灵敬献供物的地方。内部隔间为“内阵”,安放神灵的“形代”,当然这里的神灵是日本神话中的神灵,而不是所谓的人神,与中国一些地方祭祀英雄是不一样的。日本人虽然有一定的英雄情结,[3]但神社这种具有古老传统的地方,按照日本自古以来的祭祀规定是不可能也不允许祭祀人魂的。[4]

神社古代训读为“やしろ”(=社=屋代),本来为举行祭神仪式的临时场地。与我国自古以来祭祀土地神的“社”不同的是,屋顶有屋檐的“社”被称为“丧国之社”,日本的“社”则没有这种性质。“やしろ”的“しろ”原意为祭祀当时代替神灵接受人间污秽的“形代”,即替身。器具有镜、剑和勾玉3种。镜为正直,剑为刚毅,玉为柔佳。这3种神器象征智勇仁的三德。日本史书《日本书纪》中记载,神孙下凡时,天照大神赐予其一面铜镜,告诫神孙曰“视此镜如当视吾”。神孙下凡后将铜镜郑重安放于皇宫内,不敢稍加懈怠。如今日本大多数神社都以铜镜为神体。

神社本殿的建筑具有以下几种特质:第一,本殿的屋顶上有两根木头垂直交叉的山墙,称为“千木”或“鱼坚木”。千木的造型有内削型和外削型。内削型千木的切面平行于地面,外削型的切面则平行于神社建筑表面,其延长线与地面交叉。日本学者三浦正幸认为,神社本殿上的千木外削型所占比例很高,这是因为木材的切面如果正对天空,会加速雨水对建筑物的腐蚀。第二,本殿的地基很高,神殿内部铺设地板。神殿由多根承重柱支撑。以伊势神宫为例,本殿有4面共计8根的6根侧柱,两根宇豆柱以及正中心的心御柱。第三,本殿建筑材料不使用瓦片,房顶皆由桧木皮铺设。第四,不使用土墙,本殿的墙壁为木板拼接而成。第五,本殿内部不使用华贵的装饰物,整体呈现出质朴的感觉。

神社本殿的建筑特征体现了日本特有的审美观和艺术特色,朴实肃穆是其重要的显性艺术特征。不存在过多的雕花或者彰显富贵的镂金设计,仅仅使用建筑材料——土、石、木等的原本色彩,这和我们目前提倡的绿色生态理念有着相似之处。[5]这样也是运用神社建筑的美學特征来影响参观祭拜群体的审美眼光,将生态保护理念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深入人心,进而外化于行。[6,7,8]

3 神社美学的起源与影响

日本神社内的建筑以入口的鸟居为起始,社务所、神乐殿等建筑依靠参道排列。与我国的道观相比,日本神社的占地面积较小,建筑格局较为紧凑。且神社周边一般都会有大片的植被环绕,以此来凸显神社的清净和神圣,从而使参观者前来参拜时心中的敬神之感油然而生。但需要注意的是,如今神社景观的造就皆因近代日本国家的神道以及神佛分离政策的推动,呈现出的并不是古代神社的原貌。平安至江户时代,日本的神社与寺庙混淆不分,神社内有佛教建筑五重塔,佛寺内也有各类小型神社。神佛混淆的景观在京都的清水寺等寺庙内仍然可以瞥见一斑,但是日本神社最原始的风貌已难以追寻了。日本神社更多地传承了中国道教建筑的一些特点,也在历史发展中保留了中国道教思想的一些相关设计。[9]

日本神社在历史的发展中也在不断地根据不同时代的审美和特点而发生改变。例如,神社周围是森林环绕,以前是为了通过大面积植被来营造出神社的肃然以及整体的庄重氛围,但用现在的眼光来看,这种植被覆盖和环绕的建筑特色体现了现代的生态美学。美是没有界限的,是共通的,因此神社所产生的美学效应,也将对现代建筑的设计美学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历史的不断发展过程中,现代的建筑群也开始将自然环境纳入设计中,不论是城市住宅还是商业建筑群的设计,都逐渐开始在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上做文章。一些城市建筑在设计之初就将传统文化作为建筑的亮点,也会利用传统宗教建筑的一些特色进行设计,形成传统与现代交互影响下的美学特色。[10]

参考文献:

[1] 黄晶晶.电影艺术中的传统文化承创——《Three Idiots》[J].戏剧之家,2019(22):102+104.

[2] 陈晓婷.《遇见你之前》中的人性化死亡观[J].艺术评鉴,2019(12):147-149.

[3] 孙志宇.《血战钢锯岭》——真实的战争,耐人寻味的英雄主义[J].戏剧之家,2019(22):103-104.

[4] 柴云龙.《一出好戏》中的魔幻现实与人性[J].戏剧之家,2019(22):100-101.

[5] 周磊.浅析《海豚湾》带来的生态启示[J].戏剧之家,2019(15):90+92.

[6] 杨子晶.流浪不是一种生存方式——《流浪地球》中的生态保护理念[J].艺术评鉴,2019(22):186-188.

[7] 高海梅.试析生态系统理论下人的变化趋势——观《福贵》有感[J].戏剧之家,2019(23):113-114.

[8] 魏俊宇.試论电影《流浪地球》背后的价值观[J].戏剧之家,2019(19):122+131.

[9] 张国栋.浅析老子思想之“道”的含义与现实意义[J].汉字文化,2019(10):70-71.

[10] 刘珂.浅谈传统文化对现代产品设计的影响[J].艺术科技,2019,32(13):151.

作者简介:徐婷婷(1999—),江苏宿迁人,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学生。

指导老师:王梦怡

猜你喜欢
建筑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建筑的“芯”
山居中的石建筑
废弃建筑
高一帆
《老建筑》
听,建筑在诉说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超高层建筑可以休矣
建筑创新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