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乡村振兴人才瓶颈的路径探究

2020-03-30 03:16王婕
山西农经 2020年2期
关键词:乡村振兴

王婕

摘 要:由于城乡发展不平衡、传统思想观念上的偏差、农业产业效益偏低等原因,乡村大量年轻人流向城镇就业,而城市人才不愿进入乡村,形成乡村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的困境。从乡村人才总量不足、素质不高、结构不优等制约乡村振兴的人才瓶颈入手,提出人才引进逆向回流、借力借智聚积乡村人才振兴合力、多方请进人才、分类培育人才等对策,对乡村人才振兴战略实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乡村振兴;人才瓶颈;人才振兴

文章编号:1004-7026(2020)02-0007-02         中国图书分类号:F323        文献标志码:A

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破解人才瓶颈制约。习总书记进一步谈到如何破解乡村振兴人才瓶颈,并指出了破解方向和途径。乡村人才振兴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人才问题,而是中国现代化建设以及中国发展的战略问题。

1  当前乡村人才瓶颈现状

农村人才匮乏是影响和制约“三农”发展的瓶颈问题。大学生不愿到农村,乡村人才引进政策不利,造成农村人才总量不足。留守农村的人们多数是文化水平较低的老年人,农村人才素质不高成为制约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瓶颈[1]。

1.1  人才总量不足,难以为乡村振兴提供保障

随着我国城镇进程加快,乡村常住人口锐减。据相关部门统计,2018年城镇常住人口比2017年度增加1 800万人,而农村人口减少了近1 300万人。农村物质、文化相对落后,以及城乡之间发展差距,导致大量农村人口,特别是年轻人大规模向城镇转移。许多农村出现空心化、空巢化现象,农村只剩下老年人或疾病人群居住,导致乡村人力资本严重短缺。平时干点力气活都找不到年轻力壮的人,更别说具有一定文化知识与素养的管理人才、经营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有些地方即使引进了人才,但很快人才就离开了。2012—2016年大学生村官减少约10万人。2016年末,全国农村各类实用人才接近1 900万人,但占乡村就业人员比例不足5%。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村人才总量不足。

1.2  人才素质不高,难以承担乡村振兴的重任

由于现实与历史原因,从事农业生产的收入相对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从事农业的积极性。从事农业的一线人员,受教育程度低,综合素质相对较低。根据相关调查数据,农业劳动力在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83%,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7.3年。乡村“文盲”劳动人口是城市“文盲”劳动人口的近5倍,农业从业者仍停留在小学、初中文化水平。乡村干部大部分生活在农村,视野相对较窄,对先进现代农业缺乏相应了解。大多数乡村干部抱着“宁可无功,但求无过”的态度工作,对农业新技术、新产品的应用热情不高,对科学技术的接受能力和应用能力较差。

1.3  群体结构决定乡村能否快速发展

1.3.1  年龄结构

目前以农业为生的主要是50岁以上的人群,他们或是无一技之长,或因年龄问题不能外出打工,便以种田为生。农村年轻人大多选择去城里打工或自己做生意。当前农村的现实情况是“70后不愿种田,80后不会种田,90后不谈种田,种田主力军是60后”。人才缺乏影响了基层干部选拔,很多村基层组织基本靠50~60岁的人维持。

1.3.2  农业生产结构

一是农业生产收入较低。尽管实现了小型机械化,但投入与产出比相对较低,靠农业收入无法维持人们日常的开支。二是缺乏相应资金或技术设备,加上承包到户的联产承包制,大规模农业生产受到一定限制。三是农产品缺乏必要流通渠道,农产品积压滞销的情况时有发生。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人们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加剧了新农村建设所需要各类人才缺失的情况。

2  突破乡村振兴人才瓶颈的探索

习总书记强调,要激励各类人才回到农村的广阔天地大展才华、大显身手,特别对“老少边穷”的欠发达山区,应更加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同时紧抓“人才”这个关键因素。乡村人才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多措并举、系统推进,才能有效破解乡村振兴人才瓶颈问题。

2.1  大力实施人才引进,促进人才逆向回流

乡村人才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有别于其他各类人才。实现乡村人才振興的首选路径,就是要改变人才由农村向城市单向流动的现状。想方设法把青年大学生、返乡创业人员及社会贤达人士“吸引回来”,实现“人才逆向回流”。

首先,吸纳青年大学生返乡创业。鼓励、支持、吸纳一批来自农村又有志于扎根农村、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大学毕业生返乡,重点引入来自农村的农业职业教育大中专学生。这些人既具有一定的农业基础理论知识,也掌握有一定的农业实践操作技能,非常适合到农村去创业。要把他们培养成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农人、农创客。

其次,支持鼓励外出人员返乡创业。四川是农民工输出大省,每年约有2 500万农民工外出务工就业。四川省在《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落实的意见》中提出,要把农民工返乡创业作为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重点工作。通过建立现代农业园区和农特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实施农旅结合发展旅游经济,让“走出去”的成功人士“走回来”,同时带回先进的技术、充足的资金与积累的经验。通过他们的引领示范作用,带动更多百姓致富,让乡村焕发生机活力。

再次,大力鼓励“乡贤反哺”。每个乡村都有自己的乡贤,或以道德品行引领乡村乡风,或以学问闻达于乡里邻间,并且极具桑梓情怀、故土乡愁。要多借助他们的影响力,推动和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可以通过“筑巢引凤”“搭台唱戏”“选贤入库”“文化引领”“建立乡贤工作站或工作室”等途径,鼓励乡贤反哺家乡,用他们的学识专长教导乡邻,用他们的人脉资源给家乡“招凤引凰”,用他们的创业经验与桑梓情怀反哺家乡建设。

2.2  多方借力借智,聚积乡村人才振兴合力

党中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目的是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以工业哺育推动农业,以城市发展哺育农村发展,实现城乡共同富裕。

首先,建立有效社会激励机制,鼓励社会各界人才投身家乡或乡村建设。以桑梓之情吸引成功企业家、党政干部、专家学者、医生、教师等,鼓励他们通过为村建项目、行医办学、捐资捐物、法律服务等方式,服务乡村振兴事业。谋划、包装一批乡村振兴项目,吸引周边城市人群来旅游观光,带动乡村经济快速发展。同时,鼓励支持回乡创业人员担任两委干部,留住创新创业人才。

其次,充分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知识、技术和人才优势,鼓励科技人才下乡合作创业。全面建立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专业技术人员到乡村挂职、兼职的新创业制度。同时,进一步解放思想,引导下乡创业人员参与农村集体经济利益分配。

再次,引导具有一定经济实力、追求田园生活情趣的城市居民下乡投资创业。将农村农村闲置的宅基地开发成共享农场、共享农庄等,提供土地认养、直供特色休闲养生农产品。让资源变成增加农村人经济收入新的经济形式,例如土地变股权、资金变股金等,实现地租、劳务、入股分红、品牌溢价等多种形式收入,提高农村人均收入水平。

最后,引进城市退休人才参与乡村振兴战略。城市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各种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都有大批优秀人才处在退休状态,他们身体健康,精力旺盛,没有负担。很多单位都有服务于退休人才的“老干部局”“老干办”,有现成的组织资源。要充分发挥城市退休人才的力量,引进这些人才参与乡村振兴。

2.3  分类分步进行人才培育,不断提高乡村人才文化素质

乡村振兴需要多类型人才,面对的对象人数较多、基础又差。乡村人才培育应分类分步推进,因人施教,构建由“政府主导+高校院所+社会力量”协同化的培育模式。

首先,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系列工程是破解乡村人才缺失最根本的举措。近几年各地在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很多培训流于形式,重理论培训,轻实践操作,实际培训效果不好。承担培训任务的国家级、省级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基地,应分年度、类别、地域、产业等,持续推进职业农民培训。这一措施远比引进人才成本更低、更有效果。

其次,实施领军人才培育工程。一是加强农业职业经理人的培育,使他们成为既有扎实基础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又善于经营管理的实用人才。二是大力挖掘乡村能工巧匠、传统技艺传承人等各类乡土人才,支持其利用“一技之长”开展创业。三是大力培养本土能人。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农民长期扎根农村,熟悉热爱农村工作,并在农民中起到很好的带头作用。要充分利用就业培训资金,加大对这部分人的培养力度,把他们培育成懂“三农”、懂市场、懂管理的“本土能人”。四是积极培育农業产研结合人才。

再次,实施农业人才培养工程。一是实施“涉农职教育人工程”。加大对涉农职业院校的支持,多方协作培养农业“后继者”。二是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学历提升工程”。依靠地方政府,发挥涉农职业院校的作用,提升农业从业者受教育年限。三是实施“新型职业农民技能提升工程”。创新管理制度,建立农民学分银行,全面提升务农者的素质与技能水平。四是实施“智慧农民信息化工程”。用最先进的信息化手段,教育培训文化素质偏弱的务农农民,让手机成为农民的“新农具”。

3  结束语

乡村振兴,人才先行。要找到适合当地乡村人才振兴的最优路径,创建有利于乡村人才“干事创业”的长效机制,使人才自愿驻于乡村、学于乡村和服务乡村,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周晓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人才瓶颈及对策研究[J].世界农业,2019(4):32-37.

猜你喜欢
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安徽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探析
美丽乡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乡村振兴战略下新型职业农民从业素质提升研究
乡村振兴:从衰落走向复兴的战略选择
乡村振兴战略的宏观思维
基层党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思考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