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到达黄经15°时为清明节气。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三月节,……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故“清明”有冰雪消融、草木青青、天气清朗、万物欣欣向荣之意。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清明节前后,春光明媚,桃花初绽,杨柳泛青,油菜花香,是踏青的好时节,因此,清明节又叫踏青节。
清明时节,除东北与西北地区外,中国大部分地区的日平均气温已升到12℃以上,草木萌发,杏桃开花,大江南北直至长城内外,到处是一片繁忙的春耕景象。黄淮地区以南的小麦即将孕穗,油菜已经盛花,东北和西北地区小麦也进入拔节期,应抓紧搞好后期的肥水管理和病虫防治工作。江南早、中稻进入大批播种的适宜季节,要抓紧时机抢晴早播。“梨花风起正清明”,这时多种果树进入花期,要注意做好人工辅助授粉工作,提高坐果率。华南早稻栽插扫尾,耘田施肥应及时进行。各地的玉米、高粱、棉花也将要播种。“明前茶,两片芽”,茶树新芽抽长正旺,要注意防治病虫;名茶产区已陆续开采,应严格科学采制,确保产量和品质。这时北方冷空气仍有一定威力,天气冷暖多变,应注意防御低温和晚霜冻天气对小麦、水稻秧苗和开花果树以及其他春播作物造成危害。
“清明时节雨纷纷”指的是江南的气候特色,这时常常时阴时晴,充沛的水分一般可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令人烦恼和不能忽视的倒是雨水过多导致的湿渍和寡照的危害。而黄淮平原以北的广大地区,清明时节降水仍然很少,对开始旺盛生长的作物和春播来说,水分常常供不应求,此时的雨水就显得十分宝贵。这些地区要在蓄水保墒的同时,适时搞好春灌,以防春旱的威胁。
清明前后,在饮食方面,宜减甘增辛,少吃发物,可多吃山药、西红柿、土豆等食物。
(本刊编辑部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