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血清α1-抗胰蛋白酶联合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对先兆流产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

2020-03-30 12:15徐一玲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0年9期
关键词:黄体先兆流产

徐一玲 张 玮 尹 青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武汉,430077)

先兆流产常见停经、腹痛及阴道出血等临床表现,致病因素复杂,目前多数研究认为由染色体异常、内分泌异常及免疫功能异常等导致[1]。早期预测先兆流产者妊娠结局对临床治疗及预防不良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已有大量研究表明,流产孕妇血清孕酮(P)及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含量低于正常妊娠孕妇,因此临床常监测这两项水平作为预测早期先兆流产的重要依据[2,3]。然而也有报道发现,超过15%的流产患者血清P及HCG水平在正常范围内,不能完全准确预测先兆流产的妊娠结局,存有一定的局限性[4]。临床报道显示,妊娠孕妇外周血清α1-抗胰蛋白酶(α1-AT)与妊娠高血压、糖尿病、凝血功能障碍密切相关,对妊娠结局也有一定影响[5]。本研究通过检测孕妇外周血清α1-AT、P及β-hCG水平,探讨其对先兆流产者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为临床提供指导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收集2017年6月—2018年12月本院妇产科收治的先兆流产患者临床资料。纳入标准[6]:①超声检查确诊为宫内且单胎妊娠;②有先兆流产症状,阴道少量出血,或伴有轻微腹痛;③无血液系统及内分泌疾病。排除标准[7]:①异位妊娠、胎儿发育停止或多胎妊娠;②合并腹部其他外科手术史;③心脑血管疾病或肝脏、肾脏等脏器质性病变;④合并卵巢癌、子宫肌瘤等肿瘤疾病。选取同期正常妊娠孕妇作为对照组。本研究经过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研究对象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

先兆流产患者适当卧床休息,禁止性生活。肌内注射40 mg黄体酮,连续注射5~10 d;同时,每天或每间隔1 d肌内注射4000 U HCG,共5~10次。均未用阿司匹林或低分子肝素钠治疗。

1.3 检测

治疗前及治疗后48 h、72 h分别抽取两组空腹静脉血离心取上清,采用DX1800贝克曼全自动分析仪,生化法或酶联免疫法检测各组血清P、β-hCG及α1-AT水平变化。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一般临床资料

共纳入先兆流产患者112例,根据妊娠结局分组。流产组56例,年龄(27.4±3.9)岁(22~36岁),妊娠(2.0±0.6)次(1~5次),孕周(8.8±2.4)周(6~12周)。继续妊娠组56例,年龄(26.7±4.3)岁(21~35岁),妊娠(2.2±0.5)次(1~5次),孕周(9.0±2.2)周(7~13周)。对照组56例,年龄(28.5±5.3)岁(20~37岁),妊娠(1.5±0.8)次(1~5次),孕周(8.8±2.8)周(6~14周)。3组比较无差异(P>0.05)。

2.2 治疗前各组孕妇血清检测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前血清P水平,流产组低于继续妊娠组和对照组(P<0.05),但继续妊娠组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β-hCG和α1-AT水平,均为流产组最低、继续妊娠组次之、对照组最高(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各组血清检测指标水平比较

2.3 治疗前各检测指标水平预测流产价值

ROC分析结果显示,P、β-hCG及α1-AT水平对流产的预测价值的曲线下面积(AUC)、临界值、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见表2。α1-AT和β-hCG预测价值优于P。

表2 治疗前各检测指标预测流产的ROC分析

2.4 治疗后检测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后48 h、72 h,流产组P、β-hCG及α1-AT水平均低于继续妊娠组,且α1-AT持续下降(P>0.05)。见表3。

表3 先兆流产患者治疗后不同时间各指标水平比较

3 讨论

目前,早期诊断先兆流产并有效预测其妊娠结局成为妇产科临床研究热点。α1-AT是在肝脏合成的一种凝血酶抑制剂,参与凝血过程。研究显示,随着孕妇妊娠周期增加,α1-AT水平呈下降趋势,尤其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随疾病的加重逐渐下降,且与FIB负相关,α1-AT在妊娠期凝血纤溶平衡中发挥重要作用[5]。先兆流产患者α1-AT水平变化及是否对妊娠结局有影响,尚未见相关报道。

本文通过检测孕妇外周血清P、β-hCG及α1-AT水平,并采用ROC分析评估了上述检测对先兆流程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显示,流产组P水平均低于继续妊娠组和对照组,但继续妊娠组与对照组未见差异,说明仅仅通过P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无法准确判断先兆流产患者妊娠结局,这与吕健忠等[4]相关报道一致。孕酮是由黄体分泌,黄体功能障碍或其他因素都有可能导致孕酮水下降。流产组β-hCG和α1-A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与继续妊娠组,且继续妊娠组均低于对照组。ROC曲线下面积AUCβ-hCG与α1-AT水平分别为0.839与0.940,而P仅为0.208。提示α1-AT及β-hCG对先兆流产患者的流产预测准确性更优。分析认为:可能是α1 -抗胰蛋白酶作为主要抗凝血因子之一,参与并调节了妊娠期凝血过程,与妊娠期间凝血系统变化及阴道是否出血有关。正常生理情况下随着孕周增加孕妇血清α1-AT浓度逐渐降低,尤其是妊娠后期机体负荷加重,但当胎盘缺血、缺氧或梗塞等先兆流产因素发生时,组织内滋养细胞释放大量组织凝血活酶,增强血小板粘附和聚集功能,增加了血栓风险[8-9]。若胎盘营养供给不及时,α1-AT水平降低、凝血功能异常,导致流产风险增大,因此α1-AT含量与先兆流产密切相关。与此同时,β-hCG有助于胎盘滋养层细胞生长,维持胎盘生长,并促使卵巢黄体变化成为妊娠黄体,保持黄体正常功能,从而促进孕妇体内P分泌,维持子宫正常环境预防流产[3-4]。β-hCG对先兆性流产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而P是由β-hCG刺激黄体分泌产生,尽管能促进子宫肌纤维松弛、降低纤维兴奋度功能[10]。但由于其与β-hCG及子宫分泌相关,或其他因素导致黄体功能障碍,均会造成P水平下降,单独作为预测先兆性流产指标有一定局限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均不高。此外,本文还对流产组和继续妊娠组患者治疗后48 h和72 h的P、β-hCG及α1-AT水平检测发现,流产组均低于继续妊娠组,虽然流产组P和β-hCG水平经保胎治疗后有所上升但增加不多,且α1-AT持续下降,表现出最终妊娠结局不佳。

综上所述,联合检测血清α1-AT及β-hCG水平将有助于先兆流产患者远期预后评估,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猜你喜欢
黄体先兆流产
赖床憋尿,竟然黄体破裂
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先兆流产临床观察
警惕!这8种梦境可能是重大疾病的先兆
先兆流产,别害怕
流产后需要注意什么
别自责,自然流产不一定是你的错
为什么不能隐瞒不愿提及的流产史
黄体破裂 是一种什么病?
流产后需要注意什么
CT增强扫描对卵巢黄体囊肿破裂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