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课堂中少数民族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及交际策略培养

2020-03-28 15:34魏晓芳
文教资料 2020年35期
关键词:跨文化能力跨文化适应少数民族大学生

魏晓芳

摘   要: 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生),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的教学对象,在教学中存在培养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研究表明,跨文化主体选取何种跨文化策略,与跨文化适应程度密切相关。这对大学英语课堂的跨文化交际教学,提出了要求:第一,依据学生存在的跨文化适应困难,指导大学英语课堂进行有针对性的语言项目训练;第二,大英课堂应从民族生已有的跨文化经历和认知入手,引导学生将本族文化、汉文化、西方文化进行碰撞和比较,将已有的跨文化知识固化为能力;第三,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培养学生采取积极的融合型跨文化交际策略,达到更好的跨文化适应预期。

关键词: 少数民族大学生   跨文化能力   跨文化适应   跨文化策略

一、引言

跨文化能力作为全球化能力的关键组成要素,理应作为未来人才应具备的素质之一。世界各国教学已经把全球化能力纳入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体系之内。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規划纲要(2010—2020)》指出,需要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从事二语或外语教学的学者已达成普遍共识,他们认为二语或外语学习者应具备相应的跨文化能力及特质应对不同的跨文化情景(王守仁,2016)。跨文化能力的培养作为大学英语教学主要教学目标之一,对如何有效实现这一教学目标的研究和探讨尤为重要。跨文化适应能力和跨文化交际策略作为跨文化能力的重要成分,应该在外语教学中予以重视和进行有目的培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认真组织落实内地省市对民族地区教育支援工作。充分利用内地优质教育资源,探索多种形式,吸引更多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学生到内地接受教育。”越来越多的民族生在内地高校接受教育,大学英语作为通识类公共课,是本科教育必不可少的部分。如何利用民族生习得汉语的语言学习经历和与汉族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的经历,在大英课堂通过文化对比,对其存在的适应难度分析对比和进行跨文化交际策略的培养,增强其社会文化适应和心理适应,培养其跨文化意识、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具有研究意义和教学意义的。

二、教学中的问题

少数民族学生(民族生)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的教学对象,在英语教学中存在培养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学生进入高校学习,因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化传统等与汉族生有所不同,多民族文化在高校中交汇、碰撞的情况有所增多(李光莉,赵兴宏,2015)。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语言学习都经历了母语学习到汉语学习再到英语学习的三语习得过程(刘懋琼,2014)。少数民族学生的三语习得中三种不同文化的碰撞,若没有中西文化知识的支撑与协作,必然带来跨文化交际障碍,有悖于外语教学的终极目标——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民族生在跨文化能力培养上有特殊性和复杂性。一方面,少数民族学生进入大学学习主要通过两大类、三种考试模式。两大类为“民语类”和“普通类”,三种模式即“民考民”“民考汉”“普通类”。但民族生的英语基础往往薄弱,英语语言的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有所欠缺,语言知识系统尚未完善建立等问题,给大学英语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另一方面,民族生有其语言学习的优势,首先,民族生在掌握本族语的基础上已经有了习得汉语及与汉族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的经历,他们通过本族语言以外的第二语言进行了成功的交际,领略了语言的力量和语言学习的益处,有较强的语言学习动机。再者,民族生习得本族语、汉语和英语的过程中,所面对的是汉语、英语两种文化的跨文化适应和跨文化交际。已有的汉文化的跨文化经历必然会带动其对大英课堂中英美文化的理解,促进其对英美等西方文化的跨文化适应。如何结合民族生特点,在掌握本族语、汉语的基础上帮助学好英语,培养跨文化适应能力和跨文化交际水平,是大学英语教学应该重视和研究的问题。

三、跨文化适应及交际策略研究

研究发现有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跨文化交际和跨文化适应还是会遇到困境。当个人从一种文化进入另一种文化时,自我认同的很多方面会发生改变适应新文化,这一过程被称为跨文化适应,涉及不同文化背景个体之间持续和直接的跨文化接触而发生的变化(Redfield, Linton & Herskovits,1936)。Ward提出,跨文化适应可分为两方面的适应,即心理适应(情感方面)和文化适应(行为方面)。“文化适应指融入社会文化的能力,是否能习得相应的文化技巧及是否能在跨文化环境中互动交流(Ward & Kennedy,1999)”。文化适应程度依据跨文化环境下在处理日常事务时所经历的困难度衡量。

心理适应和社会文化适应与个体进入当地主流文化所采用的跨文化策略相关。大量关于跨文化适应过程的文献表明跨文化交际过程的主要模式为二维模式,即跨文化适应是一种传统文化身份和主流文化身份都可以独立存在和发生变化的过程(Ryder, Alden, & Paulhus, 2000)。在跨文化适应过程中,传统文化和主流文化相对独立地作用于跨文化适应过程中,即跨文化适应的个体在汲取主流文化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的同时保留传统文化的文化身份。二维模式基于两个核心假设,首先,该模型预先假定个体的自我认同感所含的以文化为基础的价值观、态度和行为在程度上存在差异。文化因素可能在某些个体的身份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他人可能更多地将身份建立在诸如职业或宗教等因素上。其次,个人能够拥有多种文化身份,每种文化身份都可以独立变化,各不相同。对跨文化策略的分类的概念框架正是基于同时对这两个基本问题的考虑。通过跨文化个体在态度层面对对本族文化和主场文化的倾向会确定四种跨文化交际策略。Khrishnan & Berry(1992)依据跨文化交际个体在本族文化保留(文化认同和文化特点的被重视程度及文化保留的努力程度)及主场文化认同(与其他文化群体的交往和参与程度)两个纬度上的反应将跨文化策略分为四类,即同化型(主场文化倾向)、融合型(同时倾向本族文化及主场文化)、分裂型(本族文化倾向)和边缘型(同时排斥本族文化及主场文化)。研究表明跨文化主体选取何种跨文化策略与其跨文化适应程度密切相关。采用融合型跨文化交际策略的个体经历了最小的跨文化交际压力而采用分离型跨文化交际策略和边缘化交际策略的个体经历了最大的跨文化交际压力(Khrishnan & Berry, 1992)。Ward and Kennedy (1999)发现,采用分离型策略的个体遇到的社会文化适应性问题最多,采用边缘型策略的次之,这两类人经历的社交难度显著高于采用融合型策略和同化型策略的人。Ward & Rana-Deuba(1999) 的研究同样表明采用融合型跨文化交际策略的个体经历的心理压力明显较低而采用同化型跨文化交际策略的个体经历的社交难度较低。在对新西兰海外任职的公务员的一项研究中,Berry(2004,2006)认为采用融合型策略的个体跨文化适应预期更好,采用边缘化策略的个体跨文化适应程度最差,并且他指出只有对自身文化身份确定的人才能够接受其他文化身份的个体。综上所述,参与跨文化交际的人采用不同跨文化策略与跨文化适应水平及跨文化能力显著相关。融合型跨文化交际策略既认同和保留了本族文化,又积极参与主场文化活动,能更好地在心理上和社会文化上适应异国文化。对大学英语课堂的跨文化交际教学提出要求,培养学生采取积极的跨文化交际策略以达到更好的跨文化适应预期。

四、大學英语课堂中跨文化交际策略培养

1.培训项目和与目标国国民的互动被认为是习得和改善跨文化能力的可靠手段(Berry,2004)。大学英语课堂跨文化教学应立足民族生自身,寻找英语学习的特殊性和优势,以文化知识对比和普及为手段,对民族生跨文化适应能力和生活中存在的跨文化适应困难综合的分析和评估。多种培训方法可用于跨文化能力的培养,包括传授文化知识,培养文化敏感度,关键事件应对策略,文化认知及体验式学习(Ward, Bochner, & Furnham, 2001),依据主要的跨文化适应困难,指导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课堂的构建,引导课堂从综合的课堂讲授变为有针对性的文化适应问题解决型课堂,创建大学英语教学以实际使用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为重点的新型跨文化课程,实现培养学生跨文化能力这一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目标。

2.跨文化是一个不稳定的旅程,其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异国文化技能习得(Ward, Bochner, & Furnham, 2001)。大英课堂应从民族生已有的跨文化经历和认知入手,在大英课堂中引导学生将本族文化、汉文化和西方文化进行碰撞和比较,将已有的跨文化知识固化为能力,帮助民族生更好地理解中华民族文化和西方文化,既加深了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本族传统文化和宗教知识的认识,又普及了中国传统文化及西方文化,既保留了校园里的多元文化,又由统一的国学文化思想凝聚了各民族大学生,大大减少了各民族大学生之间的文化障碍,也促进了少数民族学生的跨文化适应。

3.跨文化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培养跨文化意识(lefley,1985),培养跨文化行为技能,以及培养最直接的跨文化知识(Bird, Heinbuch, Dunbar, & McNulty, 1993)。培养民族生采用积极的跨文化交际策略正属于跨文化意识培养范畴。对跨文化交际策略的研究表明,融合型跨文化交际策略既帮助交际者确立了源文化身份,又促使交际者积极主动与目标国人群交际互动,心理适应和社会文化适应的预期更好。通过对民族生之前跨文化经验的分析和不同跨文化交际策略的比较,培养其采用积极的跨文化交际策略,帮助其更好地适应汉族文化和西方文化。融合型跨文化交际策略意识培养应基于行为学习方法,主要依靠视频反馈、角色扮演和模拟现实生活中的情景,重点应放在人际交往的管理和沟通技巧的有效运用,鼓励学生采用积极主动的跨文化交际策略。

五、结语

民族生作为大学生群体的组成部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在大学英语课堂中,对民族生在汉文化和西方文化适应中存在的适应困难,进行分析、探讨和解决,了解汉文化和西方文化知识,有意识地培养跨文化行为技能,鼓励其采用积极主动的跨文化交际策略,是必要的。这种教学模式,有助于将民族生跨文化经历,转变为有益于英语学习和跨文化交际的跨文化能力,有助于培养其成为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

参考文献:

[1]Berry, J W. Immigration, Acculturation, and Adaptation[J]. Applied Psychology, 2004, 46(1):5-34.

[2]Berry, J W. Immigrant Youth: Acculturation, Identity, and Adaptation[J]. Applied Psychology: An International Review, 2006, 55(3):303-332.

[3]Berry, J W, & Sabatier, C. Acculturation, Discrimination, and Adaptation among Second Generation Immigrant Youth in Montreal and Pari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 2010,34:191-207.

[4]Bird A, Heinbuch S, Dunbar R, McNulty M. A Conceptual Model of the Effects of Area Studies Training Programs and a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of the Models Hypothesized Relationship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 1993,17:415-435.

[5]Furnham, A, & Bochner, S. Social Difficulty in a Foreign Culture: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Culture Shock [M]. In S Bochner (Ed.), Cultures in Contact: Studies in Cross-Cultural Interactions. Oxford: Pergamon,1982.

[6]Khrishnan, A, & Berry, J W. Acculturative Stress and Acculturation Attitudes among Indian Immigrants to the United States[J]. Psychology and Developing Societies, 1992,4:187-212.

[7]Lefley, H P.  Etiological and Prevention Views of Clinicians with Mentally Ill Relatives[J]. American Journal of Orthopsychiatry, 1985,55:363-370.

[8]Redfield, R Linton, R and Herskovits, M. Memorandum for Acculturation[J].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1936,38:149-152.

[9]Ryder, A G, Alden, L E, & Paulhus, D L. Is Acculturation Unidimensional or Bidimensional? A Head-to-Head Comparison in the Prediction of Personality, Self-Identity, and Adjustment[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0,79:49-65.

[10]Ward, C, & Rana-Deuba, A. Acculturation and Adaptation Revisited[J].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1999, 30(4):422-442.

[11]Ward, C, & Kennedy, A. The Measurement of Sociocultural Adaptat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 1999, 23(4): 659-677.

[12]Ward, C, Bochner, S, & Furnham, A. The Psychology of Culture Shock [M]. London: Routledge,2001.

[13]王守仁.《大学英语教学指南》要点解读[J].外语界,2016(3)P:2-10.

[14]劉懋琼.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外语分级教学与评价模式探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4(4):160-165.

[15]李光莉,赵兴宏.跨文化交际实践:内地高校民族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平台[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15(6):175-188.

本研究是2018年兰州交通大学教改项目“少数民族大学生跨文化适应现状分析及教育对策”(研究编号JGY 201845)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跨文化能力跨文化适应少数民族大学生
对Colleen Ward双维度模型中影响因素的研究
关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调查研究
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