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修辞视角下当代西方话语的运作方式

2020-03-28 02:30洪志英
文教资料 2020年35期

洪志英

摘   要: 西方修辞,是一门致力于语言力量开发的实践和学科,是西方话语生产和社会运行的基石。从西方修辞视角,剖析西方话语的运作方式,对当代西方话语运作方式进行全面而深入的观察和研究;以奥巴马的开学演讲为例,说明言说者如何通过综合运用各种修辞策略,使话语产生作用于目标受众的力量。如此,则有助于非西方受众深入了解西方话语力量的生效机制,提高源自西方各类信息和宣传的批判能力。

关键词: 西方修辞   话语力量   运作方式

西方修辞是一门致力于语言力量开发的实践和学科。在当代西方,修辞不仅不露声色地支撑着交流、传播、公关、广告及一切形式的宣传,为所有这些以象征手段调节大众看法和态度的行业提供基础观念、总体思路和基本方法,而且在保证国家根本体制的正常运转、构筑主流意识形态、维持和增强所谓“软性权力”等事关社会和民族兴亡盛衰的要害利益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3)。可以说西方社会作为一个共同体的存在与运行完全依赖西方修辞对话语权力运作的调控。因此,只有了解西方修辞调控下话语力量生效的原理、方式和机制,才谈得上真正了解西方社会,进一步学会应对之道。

一、西方传统修辞视角下的语言观

西方传统修辞理论关注的中心是修辞者如何根据面临的修辞形势,挖掘修辞资源,构筑修辞策略,并最终实现修辞目标。如亚里士多德把修辞定义为“在各种场合发现说服手段的能力”[2](14)。亚里士多德认为任何言说情景都包括言说者、话题和受众这三个基本要素,其中受众是修辞目的所在,尤为关键。为了达到良好的言说效果,修辞者必须根据面临的修辞形势,决定说什么话及怎么说;其言说应当顺应受众[3](79-81)。亚氏提出了三种说服手段,即诉诸修辞者人格,诉诸受众情感,诉诸道理。其中诉诸修辞人格被认为是“起着支配作用的因素”。因为当言说在[听众中]产生对言说者的信任感时,说服通过人格得到实现。一般来说,不管讨论的话题是什么,公道的人总是更快赢得听众的信任。如果所讨论的问题尚无确切的认知或还有存疑的空间,人格高尚的言说者将更快赢得听众的信任。这里修辞者人格并非指修辞者的真正为人,而是修辞者根据特定修辞形势和目的,通过言说构筑起来的修辞人格。亚里士多德还揭示了修辞这一言说艺术生效的另一个必要条件,即只有当修辞者采用的修辞手段不被受众察觉时,言说才具有说服力。他指出修辞者既要“精心构筑言说”又“不能让受众意识到言说中的修辞痕迹”。只有这样言说才能产生说服力,否则谈不上说动受众。因为如果言辞造作明显,受众觉得修辞者向他们使心计,就会产生反感。亚里士多德认为,掩饰修辞痕迹关系修辞成败[4](54-59)。亚里士多德等西方经典理论家的关于修辞的看法塑造了西方修辭理论的基础观念。历经两千多年的发展、演变至今,其仍然是当代西方修辞研究的基石。如上述“言辞应以受众为转移”就成为当代西方话语实践的一条基本原则[1](105)。

二、当代西方修辞视角下的话语运作方式

二十世纪中叶以来,言说实践的语境条件的改变促成了新修辞运动,形成了以哲辩思想、互动观念和话语伦理意识为基本特征的修辞理论形态。这一修辞转折改变了西方传统修辞只从言说者角度探讨如何调动各种资源以说服或影响处于被动地位的“被致辞者”的话语实践,转向面向具有“与修辞者大体平等的身份”甚至“掌握认可或驳回修辞者观点大权”的受众。其中,凯姆·帕尔曼的修辞思想和肯尼·斯伯克的认同修辞学继承并发扬了西方传统修辞思想,是新修辞运动的代表。

帕尔曼的修辞实践观以日常真实语境下,人们如何通过论理消除不同意见作为理论构筑的基础,并充分考虑言说者与受众的互动关系。他把这种修辞实践模式定义为“论辩”,而不是古典修辞时期的“说服”[5](13-14)。帕尔曼的“论辩”修辞是一种面向受众的话语实践,他强调论辩者的根本任务是使自己所讲的道理与受众的兴趣和愿望相适配。帕尔曼认为论辩要做的是把“受众已接受”的见解作为前提,再通过论辩技巧使受众相信某个特定的结论。帕尔曼把可以作为论辩前提的见解分为两大类:“真实类”和“偏好类”。“真实类”包括“事实”“真理”和“认定”。“偏好类”指的是特定受众所偏好、喜爱的各类见解。“偏好类”的核心是“价值”[5](65-79)。帕尔曼认为所有价值观都带有特定受众的主观成分。因此,论辩者在论理过程中诉诸价值时,其所宣认的“价值共同范围”往往比实际大一号甚至更多。也就是说论辩者所提出的见解、观念不仅针对特定的受众,而且对任何有理性的人来说都是绝对正确的。论辩者通过诉诸这种“普世价值”,成功将自己的论证塑造成不言自明的,所有思维正常的人都应一致同意的[6](26-28)。

肯尼·斯伯克是二十世纪西方最伟大的修辞思想家。伯克将修辞视角引入整个西方话语领域,揭示了修辞思想、修辞方法和修辞成效机制。伯克认为话语最终能否达到修辞者所预期的效果在于受众是否认同修辞者。他提出用“认同”取代传统的“劝说”作为修辞的中心概念。伯克指出:只有当我们能够讲另外一个人的话,在言辞、姿势、声调、语序、形象、态度、思想等方面做到和他并无二致,只有当我们认同这个人的言谈方式时,我们才能说得动他[7](55-56)。从伯克的这一论断,可以看出让受众感受到修辞者认同他们的思维和价值观念,属于同一个群体,是话语取得成效必不可少的条件。伯克提出修辞者应在尽可能多的方面认同受众,以换取受众在某个有不同意见的问题上认同修辞者的观点。“认同”既是修辞实践的出发点,又是一种修辞策略。

皮埃尔·布迪厄在著作《语言和符号权利》中,将语言置于社会话语实践中进行深入的观察与思考,揭示了语言与权利之间的密切关系。布迪厄强调话语的力量并不是内在的,而是在于“信念生产和再生产”的那个“场域”[8](170)。这里对言说者的信念指的是对言说者的权威的认可。换句话说,语言所承载的力量的大小取决于发言者从所从属的社会机构得到多少授权[8](109)。福柯指出:“人们对权力的忍受是以权力大体上将自己的真相掩盖起来为条件的。权力的成功率与它将自己的工作机制隐藏起来的能力成正比。”[9](86)从上述论断可以看出对言说者的信任及修辞技巧的自我掩盖是话语产生力量的必需条件。

上述观点说明要想话语达到预期的效果,修辞者不仅要根据特定的修辞形势和受众挖掘可资利用的修辞资源,策略地使用各种修辞手段,还要能将自己的修辞手段巧妙地掩盖起来,使言辞在受众看来不是精心策划的产物。但这不是说修辞是带欺骗性、不道德的。恰恰相反,西方修辞文化和修辞传统不仅认可这一做法,还在实际上期待任何合格的修辞者都这么做[1](113)。因为接受过广泛修辞教育的西方受众不仅不会轻易被修辞者精心构筑的某一事实或观点所蒙蔽,反而会在交流互动中與技艺高超的修辞者一较高下,而且西方社会认为那些经受了争议和层层辩难考验的观点更可信。

三、奥巴马开学演讲的修辞解读

上文提到接受过修辞教育的西方受众对各类信息有一种本能的警惕,而且能够通过对话语的分析看清言说者采取的各种修辞手段及其中秘而不宣的修辞目的。但对西方话语运作机制不甚了解的非西方受众,往往没能看清来自西方各类信息和宣传中有意操纵受众看法和观点的修辞手段,毫不批判地全盘接收这类所谓“客观的事实描述”或“言说者真情实感的表述”的信息。下面通过对比美国和中国媒体及民众对2009年9月8日奥巴马在韦克菲尔德高中面向全美从幼儿园到12年级的学生发表的题为《我的教育,我的未来》开学演讲的评论说明上述观点。

在演讲一开始时,奥巴马提到“不论在哪个年级,你们有些人可能希望暑假更长一点,今天早上还能多睡一小会儿”[10]。接着奥巴马以幼年时接受母亲教导、早晨4时30分就得起来学习为例,说明他知道早起难熬。当讲道“我知道你们许多人在生活中面临挑战,难以集中精力学习”,又以“他在单亲家庭长大及母亲独自养家的艰辛”说明他与那些家境困难、求学遇挫的学生感同身受。演讲中,奥巴马多次谈及自身经历,为的是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争取目标受众的“认同”。这也是美国政客在各种大大小小的演讲中屡试不爽的修辞策略。

演讲中,奥巴马首先谈到“责任”,通过诉诸“每个人都有自己要承担的责任”这一人们普遍接受的观念,摆出“教师、家长和政府为教育所承担的责任和做出的努力”这一公认的事实,得出“学生若不承担起教育责任,则一切都毫无意义”的结论。通过选择“责任感”这一看似一切富有理性的人都应具有的价值观念,奥巴马成功地说服学生承担起“通过教育发现自己的长处”这一教育责任。任何不愿接受这一观点的学生受众,将被打入非理性、不正常的那一类。受众虽然有别的选择,比如“通过自学、参与社会实践或其他途径发现自己的长处及锻炼自己的能力”,却只能顺从理性的限制,听任理性剥夺了对这一论证存疑的可能。当说到生活志向时,奥巴马说“我保证教育能让你实现你的任何人生志向”。奥巴马通过为自己所陈述的论点提供个人担保,使持不同看法,比如“由于美国经济发展的停滞或社会阶层流通体制的僵化等原因,有不少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美国人连份稳定的工作都没有,更不用说实现自己的人生志向”的人,觉得如果还坚持自己的怀疑态度就是直接怀疑他的见识,甚至他的诚实。既然奥巴马对自己的论点如此肯定,原来心存疑虑的受众往往出于种种原因接受所涉的观点。谈到辍学问题时,奥巴马说:“如果你们不这么做(不学习),就是放弃自己,放弃国家。”通过将学生辍学的行为上升到“放弃国家”,使学生明白要是不学习就会给整个国家带来何等的失望,使学生十分为难,不忍心对他所提出来的观点说“不”。这种“道义讹诈”往往使受众感到“不该对此观点有任何质疑”,比如“其实有不少人辍学之后通过自己努力工作,照样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奥巴马在演讲中说道:“目前的状况并不决定着你们的未来。没有人决定你们的命运,在美国,你们决定自己的命运。你们掌握自己的未来。”为了证明这一论断,奥巴马列举了三个处于各种困境中的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而实现梦想的事例。这一连串看似信手拈来的事例,不可能不是事先精心选定的例子。通过这一连三个具体事例的例证,奥巴马促使受众坚定了对“美国梦”即所谓“在美国,民众可以决定自己的命运,掌握自己的未来”的信念。

在演讲的最后,奥巴马再一次“诉诸同情论辩”,即从情感上对受众施加压力,称“教师、家长和他本人为改善教育设施和设备做出了努力,那么学生也要为自己的教育负责,否则就是让家庭、国家和自己失望”,使学生受众觉得不承担起教育责任就是对不起自己、对不起家庭、对不起国家。

四、中美民众对奥巴马开学演讲的不同解读

在演讲中,奥巴马既通过取悦、认同目标受众,又通过向受众施加各种无形的压力促使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改变态度,采取认同和施压两种惯用的修辞策略,“迫使”受众就范。另外,奥巴马灵活运用各种修辞手段如诉诸“普世价值”“道义讹诈”等使自己的言辞听起来头头是道、不言自明,巧妙地掩盖了修辞手段。此外,奥巴马在演讲中还利用亲身经历,构筑起了“通过接受教育,改变命运”的典范,又征用了其美国总统身份的“权威”。这套“典范/权威”的修辞人格组合使得他看起来完全有资格对美国学童进行一番励志演讲,也使演讲的效力倍增。从演讲后美国主流媒体的报告来看,应该说奥巴马此次演讲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话语效果。华盛顿邮报报道“虽经历一周的争议,人们最终平静地接受了奥巴马的演讲”。另华盛顿邮报记者在采访安娜德尔高中时,受访班上的大部分学生表示认同总统的演讲。一位受访的17岁高中生表示学业本不是他优先考虑的事,但总统的演讲改变了他的想法[11]。

对各类话语拥有相当分析和批判能力的美国民众来说,奥巴马此次演讲并未能赢得一边倒的赞同,而是招来了不小的争议。早在奥巴马发表演讲之前,全美就引发了“是否收看总统演讲”的争议,尤其是一些保守派人士谴责奥巴马的演讲是为了向学生灌输他的政治理念。一位受访的家长认为“不需要总统来告诉孩子,他们的责任是什么。这是父母的事,而不是政府应该管的事”。为此,他不让自己的女儿观看演讲[12]。演讲当天,一些抗议人士在韦克菲尔德高中校外聚集,打出“总统先生,离我们孩子远点”“奥巴马会让我们的孩子变笨”等反对演讲的标语。有些学区以内容可能涉及政治为由,未向学生播放这场演讲;一些学区允许学校或者教师自行决定是否收看;另一些学区规定,如果家长反对孩子收看这场演讲,他们的孩子可自行选择是否收看[13]。演讲内容也引发不少争议:有媒体批评奥巴马在演讲中援引亲身经历是试图建立个人崇拜[14]。

在中国,奥巴马的演讲也引发了相当的关注。在互联网上一搜,能发现不少国内网站将奥巴马此篇演讲奉为励志名篇加以推荐。合肥的一所中学甚至安排学生在早读课上读起了奥巴马的开学演讲稿[15]。对源自西方的各类“名人演讲”不加批判盲目学习的现象在国内并不少见,说明国内一些民众由于对西方话语的运作方式不甚了解,导致对源自西方的信息缺乏应有的警惕性,可见有待在中国推进西方修辞教育。

五、结语

考虑到全球一体化形势下,中西日益频繁的话语交流,应在中国受众中加强对西方话语力量生效机制的了解和西方修辞教育的推广。这样,可以提高中国受众对源自西方国家各类信息应有的批判能力,特别是应对能力。因为,只有当中国深入了解西方话语的运作机制,并能娴熟利用西方话语策略与老到世故的西方修辞者较量,中国的发展才能在这方面拓展局面。

参考文献:

[1]刘亚猛.追求象征的力量[M].北京:三联书店,2004.

[2]Aristotle. On Rhetoric: A Theory of Civic Discourse[M]. Translated by George A. Kennedy, New York: Oxford UP, 1991.

[3]Herrick, A J The History and Theory of Rhetoric: An Introduction[M].Needham Heights: Allyn & Bacon, 2000.

[4]刘亚猛.西方修辞学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5]Perelman, C and L Olbrechts-Tyteca. The New Rhetoric[M]. Notre Dame: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 1969.

[6]Perelman, C. The Realm of Rhetoric[M].Notre Dame: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 1982.

[7]Burke, K. A Grammar of Motives[M].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69.

[8]Bourdieu, P. Language & Symbolic Power[M].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9]Foucault, M. The History of Sexuality, Vol I: An Introduction[M]. New York: Vintage Books, 1980.

[10]Obama B. Back-to-School Speech at Wakefield High School[EB/OL].http://www2.ed.gov/admins/lead/academic/bts.html, 2009-09-08.

[11]Michael B. After Week of Fury, A Quiet Reception For Obamas Speech [EB/OL]. http://www.washingtonpost.com/wp-dyn/content/story/2009/09/08/ST2009090801382.html?sid=ST 2009090801382, 2009-09-09.

[12]China Daily. Obamas back-to-school speech inspires some kids[EB/OL]. http://www.chinadaily.com.cn/world/2009-09/09/content_8669797_2.html, 2009-09-09.

[13]京華时报. 奥巴马开学演讲遭遇抗议 [EB/OL] . http://epaper.jinghua.cn/html/2009-09/10/content_461072.html, 2009-09-10.

[14]Jason L. Obama Schoolchildren Speech DrivesRight-Wingers Batty[EB/OL]. http://www.huffingtonpost.com/2009/09/03/obama-schoolchildren-spee_n_276544.html?utm_ hp_ref=arne-duncan, 2009-10-19.

[15]北京青年报.合肥一中学初中生开学朗读奥巴马演讲稿[EB/OL].http://edu.people.com.cn/n/2013/0906/c1053-22827563.html, 2013-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