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着重运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中的潜意识和梦心理学理论对武术专业学生攻击性行为的起因进行分析,将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与儒家思想相关理论联系,提出对武术专业学生武德教育的模式,旨在启发武术教育工作者如何运用精神分析学相关理论在武术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武德教育。
关键词:精神分析学;武德教育
1、关于武术专业学生攻击性行为的观点及培养武德的必要性
攻击性是人表现出攻击性行为的内部心理特征,在一定条件下攻击性将转化为对他人或其他事物的有意侵犯、争夺或破坏行为。[1]武术专业群体的好攻击性行为使社会对传统武德产生了质疑。为此,有两种观点存在:其一,武术运动无辜论。此观点认为,今天的年轻人把武术运动看作是最佳的发泄方式,武术运动不是好攻击性行为的根源,而是受到极端发泄行为的挟制.另一与此截然相反的观点则认为,武术运动就其本质而言与攻击性行为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关系。武德是武术在长期的实践和发展中,习武者不断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和智慧,逐步形成的传统道德标准。武术的技击性具有常人没有的惊人破坏力和可怕的杀伤技巧。如果不在习练和传授的过程中加强武德教育将埋下无穷祸患。反之,我们将培养的是技能高超、武德高尚、诚信守法的现代武术人才,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主旋律下强调武德,提倡尊师重道尤其重要,要求习练者热爱祖国和人民、尊重对手、注重个人修养,这是我们武术教育工作者传承武术,弘扬民族文化精神的历史使命。
2 精神分析学解析武术专业学生攻击性行为
2.1 潜意识理论——攻击性行为的根源
弗洛伊德所称:“无论何种心理历程,我们若由其所产生的影响而不得不假定其存在,但同时又无从直接觉知,我们即称此种心理历程为潜意识。”潜意识最主要活动内容是人的本能冲动,就是在机体内部的刺激下,形成有关欲望、情感、意向等,这些本能的东西,以此改装的形式如梦,过失,歇斯底里表现出来。由此,武术专业学生经过长期的锻炼过程,机体的生理机制趋向于瞬间爆发攻击力的增强。这些特殊的生理机能在特殊环境的刺激下,形成了征服欲、进攻欲甚至破坏欲。 由于法治社会的法律约束、伦理道德情感的道德约束压抑了武术专业群体使之希望通过武力征服形式成为英雄的欲望,抑制了施展自己拳脚功夫的表现欲望,这些富有攻击性的信息就储存在了潜意识中。
2.2梦心理学——攻击性愿望的补偿
弗洛依德说:“梦取代了日常生活中一些真实的行动,梦把这一愿望表现为得到满足了的,梦的本质是被压抑的愿望的经过改装的实现。武术的本质是技击,学习武术的人从小就培养成了一个特点,那就是渴望战斗。这一愿望在当今一个法制、倡导和谐的社会环境下,难以在现实中满足而被压抑下来。习武之人会经常梦到制服歹徒、在战争中击打对手、在赛场上搏斗。甚至有些运动员白天在赛场上比赛,晚上做梦时会出现的现象。因为这些梦都有“战斗”的因素,这一愿望和需求用梦来使之得到补偿。
3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在培养武德中的应用
3.1减轻学生“本我”的压抑
本我是存在于潜意识当中的包含了所有的本能的东西。本我是一个混浊的世界,它容纳一切杂乱无章,很不稳定的,本能性的,被压抑的欲望,隐藏着各种为现代人类社会伦理道德和法律规范所不容的未开化的本能冲动。[2]武术专业学生做事冲动,破坏公物,惹是生非,都是本我奴役和支配的结果,而满足于暴力行为产生的快感。也因为在赛场上得挫败或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学以致用而产生的情绪被压抑而寻求另一种发泄的途径。为此,应当把武术专业学生的“发泄”转变为“宣泄”。把以攻击的发泄手段用音乐治疗法进行舒缓,以唱歌、体育锻炼、模拟真人实战等方式进行正常宣泄。
3.2 努力培养健康的自我
练武的过程就是一个“正己修身”的过程。中国武术理论认为人的身、心和道德是不可分的,要想取得良好的练习效果,练习者必须不断地培养自己健康的心理品质,完善自己的人格。所以,武术专业的学生应借助书籍、影视的传媒中介以及讲座等外在教育方式,学会明辨是非,认识练习武术用于以武会友、传承文化、惩恶扬善而非欺压伤害他人。在强身健体的同时,有意识的用意志力控制自己的攻击性行为,用“仁爱”之心化解长期习练搏杀技能所产生的暴戾之气。
3.3 酿造良好的“超我”教育方式
依据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超我是具有到道德化、社会化、理想化的“自我”,是每一个道德约束的代表,长期以来,无论是武校还是体育院校武术专业,对学生由于攻击性产生的后果采用的是如关禁闭、体罚、上报学校处分等惩罚方式。这种用权威的强制性压制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无形中强化了超我的力量,被压抑了的本我时刻给自我以压力,并会在适当的时候与焦虑的自我联合起来共同对抗貌似强大的超我。[3]因此,将灌输式教育与引导学生发挥自主性结合来形成健康的超我。在学校教育中,将快乐原则与现实有机结合,引入孔子的仁学教育,达到让学生认识自己,自觉去衡量是非的警示作用。体会武德中的仁、义、礼、智、信、勇、让的真正含义,即把学习武术的价值上升到维护社会和谐和祖国的安定團结层面,树立“牺牲小我无私奉献”的道德观念。
参考文献:
[1]李萍. 大学生攻击性及其相应的人格特征研究[ J].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1,(4).
[2]张良等.人格结构理论及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J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
成都体育学院武术学院 邢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