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玉翠
[摘 要] 中职学校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一批职业技术人才,让学生在今后能够从事相关的工作。专业课的学习一直以来都是教学的重点,文化课只是起到一个辅助作用。语文学科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必须要以就业为导向,不断进行教学的改革和优化,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和实践能力,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教师需要转变固有的教学观念,突破应试教育的局限,着重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理解分析能力,致力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发挥中职语文教材的实用性特征。主要分析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优化措施。
[关 键 词] 中职语文;就业;导向;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29-0126-02
长期处于应试教育的背景下,传统的语文教学适用性存在一定的局限。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主要针对提升学生的语文成绩和语文能力,比较适合普通高中语文教学,而无法适应中职语文的教育特点。中职学校的教学重点一直放在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上,所以以就业为导向才能够契合中职学校的教学目标,中职语文教学必须要顺应这一趋势,才能够发挥出语文学科的价值。传统的语文教学注重知识的传授,对学生职业的发展需求不够重视,使得很多中职学校的学生认为语文学习用处不大,所以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较低,影响到了语文教学的有序进行,开展以就业为导向的语文教学改革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影响。
一、中职语文教学的现状分析
中职学校培养的主要是技术型人才,在课程的开设方面多为专业课,对文化课的学习不太重视,当前的语文教学效果并不是那么的理想。相较于正在接受国家素质教育的学生而言,中职学生的语文基础较为薄弱,在知识的接受和理解方面能力较差,这主要是因为中职学生此前的语文学习习惯存在一定的问题,在学习的过程中缺少了方法的指导,学生的学习成绩普遍不够理想。长期处于这样的环境之中,学生很容易失去学习的信心和动力,甚至会对语文学科产生畏惧心理。很多学生认为自己当前的首要任务就是学好专业课,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语文学科对自己今后就业的帮助不大,于是在心里对语文学科不够重视,在课堂學习过程中投入的精力较少。学生的学习离不开教师的引导,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师在此时就要发挥自己的作用,积极地进行教学模式的探索和改革,致力于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优化,这样才能够满足现阶段学生的学习需求。中职学校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一批职业技术人才,让学生在今后能够从事相关的工作。专业课的学习一直以来都是教学的重点,文化课只是起到一个辅助作用。语文学科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必须要以就业为导向,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正确的就业观,提升学生的个人素质,这样才能够发挥中职语文教学的真正作用。
二、以就业为导向优化中职语文教学的必要性
(一)受到中职语文教学任务的影响
语文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它是一种必不可少的交际工具,同时也承载着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学中,必须要为学生的就业服务,学生在今后的就业中需要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这样才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中职语文的教育必须要以学生的就业为导向,具有清晰、明确的教学目标,不断进行教学的改革和优化,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和实践能力,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中职语文教学要为学生的专业课程服务,增强语文学科的实用性,在教学过程中突出专业特征。
(二)受到企业对中职学生要求的影响
学生今后要面临就业的压力,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就应该以就业为导向,制订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这样才能够满足今后的发展需求。随着时代的发展,企业对员工的要求不再简单地停留在专业技能方面,更多的是需要综合能力较高的员工,这对中职学校的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中职学校必须要加强基础学科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中职学校不仅要重视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提升,还需要注重学生理解分析能力、观察能力、沟通交流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合作能力等各项综合能力的提高。只有学生具备了这些能力,在今后的就业过程中才能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开展以就业为导向的语文教学有其必然性。
(三)受到中职学生学习特性的影响
中职学校的学生对自己的定位一直局限在学好专业课上,对文化课的学习重视程度不足,他们的语文基础十分薄弱,对很多文章和句子的含义做不到完全理解,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不足。面对这种学习现状,教师有必要进行教学的优化改革,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以就业为导向,将专业特色和基础学科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看到语文学习对自己专业能力提升所产生的帮助,从而能够对语文学科改观,认识到语文学习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优化策略
(一)强化人文素质,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
语文作为人文学科,在思想道德建设和综合素质的提升上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开展中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有必要开展个性化的语文教学,充分发挥语文学科所具有的人文性价值,与此同时,必须要以就业为导向进行教学环节的设定,这样才能够体现语文学科所具有的价值。我国正处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过渡的重要时期,这一阶段明确要求要将学生放在课堂的核心位置,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留出充分的思考空间,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有父母无限的宠爱,这些学生的自我意识过于强烈,自我认可度普遍较高,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成长环境和心理特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个性引导,为学生提供展现个性的平台,从而满足企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提升学生在市场环境中的综合竞争力。对一些性格较为独特、张扬的学生,教师要让学生通过语文学习认识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班集体中,以便学生在今后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环境中。
(二)结合职业发展需求,合理选择教学内容
中职语文教材是学生获取语文知识的主要途径,在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必要的时候可以对教材内容的讲解顺序进行调整。教师需要转变固有的教学观念,突破应试教育的局限,着重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理解分析能力,致力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发挥中职语文教材的实用性。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职业特征,对于营销专业的学生,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今后的就业方向进行科学、合理的学习内容选择,如果学生今后要从事销售行业或者广告行业等,教师就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多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给学生留出充分的空间,让学生在课堂上可以及时提出自己的想法,在阅读文章的时候,可以安排学生分角色朗读,也可以根据文章的结尾让学生进行故事的叙述,从而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中职学校中学习烹饪专业的学生,教师就需要考虑到学生今后要从事厨师职业,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菜谱的撰写或者是阅读一些有关烹饪的古籍。在日常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重点放在学生写作能力与阅读能力的培养上,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分析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就业奠定基础;对于一些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行为举止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一些关于礼仪方面的知识,还可以聘请一些专业的礼仪教师进行实际教学,通过这样的形式提升学生的服务意识和个人素养,让学生今后能够更好地从事这一职业。
(三)改变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开展以就业为导向的语文教学时,教师不仅要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还要培养学生在今后就业中的一些必备能力,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学生才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趋势。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学生放在课堂的核心,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带领学生进行学习,让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和探索,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此过程中需要正确地引导学生,必要的时候可以给学生提供适当的帮助,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地解决问题。在开展语文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真实场景的模拟,可以让学生模拟招聘环节,在此过程中给学生相关的指导,让学生能够熟悉招聘的流程,对招聘有更深的认识。在以就业为导向的语文教学环节中,教师要丰富课堂形式,及时创新教学模式,引入小组合作、行为导向等,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提升学生的自主學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帮助学生树立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情境的带入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还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发现语文学科和自己就业的密切联系,从而能够对语文学习感兴趣。
(四)开展小组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我们生活在一个复杂的社会环境之中,这其中不仅有竞争,还有合作,合作才能够实现共赢。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合作意识,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和综合能力,促进学生今后的发展。在日常的教学环节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为学生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之间进行优势互补,通过有效的合作交流完成学习任务。在进行演讲比赛的时候,教师可以让组员负责不同的任务,在小组中要有学生搜集资料、编写大纲、完善内容、进行发言等,在任务的分配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优势,发挥学生的特长,进行小组之间的竞争,帮助学生树立竞争意识和团结协作意识,为学生今后走上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进行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优化是十分有必要的。语文学科作为基础学科,对学生思辨能力和个人修养的提升有着十分积极的影响。中职学校因其特殊性,在开展语文教学的时候必须要区别于应试教育,从学生的就业角度出发,进行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的创新,结合学生的需求和专业方向进行语文教学的革新,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个人品质,发挥语文学科所具有的价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姚华.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的研究与探索[J].亚太教育,2016(12):149.
[2]陈荣圭.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改革探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6(9).
编辑 原琳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