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娜
[摘 要] 科学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为教学带来了重大的改革。信息化的教学成为各类院校实现教学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手段,在这个信息化教学的过程中,师生之间协作探究问题的能力被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然而,在各类院校的教学实践中,师生关系仍受传统形式的影响,教师强调自我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而学生面对该种方式授课并不愿意参与其中,这是师生共同体这一观点所面临的尴尬处境。因此,以“微课”这种媒体为切入点,探讨其在发动机维修这门汽修专业课程中的应用,旨在为推动教学方式现代化改革,构建师生共同体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关 键 词] 微课;发动机维修;师生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29-0104-02
信息化的发展和推进为我们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了创新性的改变,对为社会培养未来希望的教育工作更是如此。在这种时代环境的大背景下,多媒体与教学的融合促进了信息化在教育领域的发展,是教育工作者借助信息技术,打造一种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环境。信息技术改变了教育实现的方式,改变了教育实现的工具,但是教育观念的转变还是应当依靠我们广大的教育工作者自身来实现。实际上,利用这种方式进行线上多媒体授课的一个关键制约条件就是能否对师生关系进行优化,最终实现师生共同体的目标。这样看来,构建师生共同体对维修这类动手实操性较强的课程如何利用微课这种在线教育平台进行授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微课教学的特征
教学时间相对比较短。微课和腾讯课堂、慕课平台等在线教育方式存在不同,微课属于短视频类教学,通常每段视频的录制时间为6分钟左右,而不是像其他在线方式授课可以由教师控制时间,这就容易使讲解不是很充分。但是这种特点更加具有生活化的性质,使学生接受起来更加容易,不会产生在线上课“开小差”的问题,能够在短时间内集中学生对知识的注意力。
微课内容大多属于课程知识的精华。传统课堂或者其他在线教学通常是以一个课时为一堂课的方式展开,这样一来,上课前的知识导入、铺垫会占课上时间,在这个过程中很可能会有些学生跟不上教师的节奏,导致后面的重点知识也没有跟上教师的授课。在微课短视频教学中,通常是直接进入某个特定的知识点或者专业技术的讲解主题,配合具体的演示和操作,能够达到突出重点的效果,学生不会由于满堂灌输知识的信息量过大而造成学习负担,即使有一次听不懂的问题,也便于快速地找到講解视频进行修补,对提高学习效率有积极的影响。
贴近生活,方便快捷。微课短视频教学在时长上较短,在内容上主要突出精髓知识点,不需要占用学生大块的时间进行学习,便于利用现代生活中的碎片时间,同时,这种学习方式对工具也没有很高的要求,只要在网络覆盖范围内,学生能够方便地利用电脑、平板以及手机进行随时随地的零散学习,打破传统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的局限性。
二、微课与师生共同体的关系
微课创新了教学方式,在师生间的功能和结构方面需要加以改进,以适应微课模式下师生共同体的发展目标。在发动机维修这门课程中,微课教学和师生共同体之间既具有关联性,又有所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汽修微课教学和师生共同体都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主体具有一致性。以前传统的汽修课程中,教师处于主导的地位,学生则更多依附于教师,这样的关系是不平等的,微课在发动机维修技术专业课程中的引入,强调师生双方都处于平等的地位,能很好地改变传统汽修课堂中由于教师具有权威性使学生不愿意发言提问,课堂参与程度较低的现象。同时,教师和学生之间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能够有效地改变传统的“填鸭”教学,对教师学生之间的对话、协同解决学习问题具有重要的作用。此外,教师和学生之间在知识面前是平等的,对新的知识,教师往往是在学习能力和探索能力方面更胜一筹,假设学生也拥有这种能力,在一定条件下,学生和教师在最终成就上应该可以达到相同的水平,甚至学术贡献方面能超过教师的水平,这样的话,师生之间的关系就变成了相互的。从这个角度来看,微课为传统的发动机修理专业课程中的师生关系优化提供了双向沟通的平台和更加多元化的方式。
发动机维修微课教学与师生共同体的构建两者之间呈现出密切联系并逐渐交叉。对汽车修理这种操作性较强的学科,大多数情况下需要借助物理上的空间统一来达到教学目的。相比之下,借助微课这种方式的师生共同体就能够较大程度地突破时间上与空间上的限制,即使不在实训车间、不在固定的教室,只要有网络的地方,就能随时随地实现虚拟化教学。而这种方式下,并不会降低师生在课下充分准备的要求,这样才能确保教学效率的提升。这也就说明,微课下的维修课程需要跳出校园,扩大范围,从而导致师生共同体这一结构范围进一步交叉扩大,随着范围的交叉,也能够促使两者进行更多的融合。
微课下的维修课程和师生共同体之间具有一致的目标。在发动机维修课程中引入微课的教学方式,在于全面促进学生大脑中的高级思维能力发展,增强其对社会的适应程度,锻炼其积累知识的能力。而共同体结构的目标则在于建立教师和学生之间共同的兴趣和意识,以技术分享带动课程的教授。比较后我们可以发现,两者追求的目标都是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成长,只不过方式、侧重点不同,两者相互联系,相得益彰。
发动机微课维修课程与共同体的行为导向具有一定的趋同性。依托微课平台开展的发动机维修专业技术课程,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做好课前准备和课后复习活动,这样才能保证在课上进行交流和协同,在课后的教学任务跟进中,不断地深化对维修技术的理解和实际运用。而师生共同体是以共同的专业兴趣为基础,将有共同的研究探索兴趣的教师和学生集中起来,发挥出协同效应,并将这种效应运用到技术研究的稳定和进步中。从中可以看出,微课汽修教学是强调教授和学习,而共同体则是强调共同的推动力,两者都是为了技术掌握和理论发展,使教师和学生双方实现共赢的局面。
三、发动机维修专业课程中微课的应用
以发动机修理这门课来展示微课在汽车修理专业的运用,以及和师生共同体之间的关系。例如在讲授发动机故障导致无法启动发动机的情况应该怎样处理时,按照课程要求的任务需要对燃油系统进行检查。为了在微课授课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效率,增强师生间的协作关系,保障学习效果,进行授课准备时,首先要对课程内容、教学任务和授课目标进行分析,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教师明确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重难点,以便于分配教学时间,同时还需要重点关注每个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按照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理解力的不同调整视频制作的重心。
在完成教学授课分析之后,就可以开始进行教学设计。在这个阶段,需要秉承师生共同体的理念和设计思路,辅助教学。微课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按照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以达到学生熟练掌握汽车修理技术的目的。这种方式也可以在课堂上播放视频,教师利用这段时间对学生的操作是否规范进行手把手的指导。采取微课的方式在设计过程中要强调对重点和难点的重视程度,利用这种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恰当地利用微课进行课程设计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有些学校在学生参加整车实训方面的不足。
按照这样的设计思路,可将燃油系统的构造和工作机理进行讲解和展示。通常情况下,这部分知识侧重于理论,讲解起来比较枯燥,属于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章节,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将纯理论的知识制作成微课。在课前教师安排学生利用微课提前预习这部分内容,也可以采取问卷调查、在线接龙的方式对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答疑或者提问学生的掌握情况。这种方式改变了教师作为知识和技术的输出方,学生作为被动的接受者,这种单一的知识流向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朝着师生共同体方向做出不断的改进。
利用微课,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是优化教师和学生间关系的关键要素。(1)可以利用情景模拟的方式。例如,利用微课模拟具体的情景,假设遇到一位女士的卡罗拉汽车不能正常起动,请求汽车4S店的汽车修理师傅提供帮助,在这种情况下,测试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和运用水平。(2)可以利用微课进行翻转课堂的实践。安排学生利用微课进行课前的自主预习,教师可以采取“问卷星”这一工具调查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难点,这种方式比传统课堂的直接提问更加有效,能够避免学生因面对面不好意思提問的现象,有利于减少师生的矛盾。(3)可以采取任务驱动型的教学方式。当学习完新的技术和知识后,可以让学生在微课上以小组的形式制订维修计划,提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程度,也能很好地展现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设计水平。(4)微课辅助展示。对一些专门的部位进行操作时,可以提前选好录制视频的角度,让每个学生都能通过视频这种方式,全方位地看到具体的操作步骤,提高发动机维修的学习效率。
总而言之,以微课形式开展的发动机维修教学课程是基于现代化信息技术发展衍生出的新模式,创造性地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对教学效率的提高和教育质量的改善都有重要作用,还能够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氛围。然而,这种方式只是一种技术性的应用,仅仅依靠教学方式的转变,难以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良好关系提供长足的动力支持,那么师生共同体就是一种相对比较可行的密切结合方式,不仅如此,微课这种传播知识的方式又为师生共同体提供了途径。所以说,职业院校中,在引进微课这种教学方式进行汽修专业授课时,应当加强师生共同体的构建意见,让师生共同体和微课教学方式成为拉动职业院校发展的“两架马车”。这个过程中,不得不考虑的是,不同的学校由于办学宗旨、学生培养方向的不同,在具体过程中会存在差异的情况,需要结合自身的情况,采取适宜的方式来发展。只要两者能够相互配合,就能协同实现促进职业院校向前发展的美好希冀。
编辑 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