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利
[摘 要] 中职教育中,重视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可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生产性训练;艺术院校在职业教育中结合学生实际学习需求,连同相关企业共同构建音乐、舞蹈、戏曲等艺术表演实训基地,可为学生职业素养、创新能力、职业技能的培养提供实践载体,更是推動生产性实践教学的重要途径。结合连云港艺术学校生产性实训基地应用现状,探索艺术类中职学校建设校企合作实训基地的可持续性,进一步探索优化途径及创新措施。
[关 键 词] 校企合作;生产线实训基地;应用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29-0078-02
中职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为国家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要途径,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新型的培养载体,创新教学途径,才能迎合学校培养目标。近年来,国家对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实训基地的建设给予了积极的鼓励,借助生产线实训基地的作用,能够弥补学生在学校教育中动手实践能力不足的弊端。而合理应用校企合作实训基地教学模式,为艺术院校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应用型培养平台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依托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利条件
(一)国家教育政策方针大力支持
职业教育是为社会培养和储备技术人才的重要途径,一直以来,国家和政府都大力支持;近年来,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1996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2年)、《教育部关于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意见》(2005年)等政策方针,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指引和支持;且在2019年1月24日,国务院在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就明确指出:应把职业教育放在教育创新和经济发展的突出位置;且鼓励社会各行各业积极支持职业教育;而校企合作模式下生产线实训基地的产生,更是对“普通教育办学、社会企业参与”多元化办学模式的更好呈现;连云港艺术学校不断开拓进取,实抓教学质量,积极与企业合作,对戏曲、器乐、声乐、舞蹈、美术等专业探索寻求实训基地,对学生的全面成长提供了重要的教育辅助。
(二)校企合作逐渐获得较高的认知度
在国务院《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推动企业和社会力量举办高质量职业教育”的号召下,校企合作模式逐渐被更多的职业学校和企业所熟知并应用,并且在校企合作培训基地的构建中不断健全职业教育办学治理督导机制,深入践行“双元育人”、知行合一、工学结合的理论方针,打造了一批又一批的双师型教学队伍,为校企双方的深入合作提供了教育资源。艺术职业学校音乐、舞蹈、戏曲等艺术专业借助实训基地的应用,对学生理论和实践能力的协同提升十分有益,且企业也借助校企合作平台引进了更多的复合型人才,真正实现了学校和企业双方的双赢发展。
二、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对培养艺术人才的意义
(一)校企合作实训基地是艺术院校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艺术中职学校作为培养艺术性人才的重要场所,灵活应用校企合作模式,借助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生产性练习更为重要,因为艺术学校学生毕业后直接步入艺术类岗位,而我国的艺术人才十分欠缺,技术水平也相对不足;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应用,则在真实的艺术实践环境下进行针对性训练和模拟,进而提升并丰富学生的专业素养。其次,未来的职业教育中,实践教学占据的比重会日益增加,学生提前进入实训基地,也可以为未来的就业提前了解市场,犹如在当前的中职艺术教育中开设了仿真实训类课程,为学生找寻并弥补自身欠缺提供了方向指引。国外许多校企合作教学在我国都有效仿,如德国的双元制教育、美国的合作教育、英国的工读交替以及澳大利亚的技术与继续教育等,都为我国艺术教育校企合作的发展提供了典范指引。由此,中职艺术教育重视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是确保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培养学生艺术性能、促进艺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校企合作实训基地有利于发挥学生主体性
“自主性”是以自己控制和自我推进的能力性质,外界因素只能起到影响和促进的作用,自我原因才是根本性因素;当前职业教育中最大弊端就是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不足,无论是理论学习还是实践学习,学生只能被动安排参与;而校企合作下,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可为学生提供更多艺术表演、实践参与的机会。首先,艺术类中职校的学生具有一定的专业特殊性,在社会条件和教育影响下,存在自我意识不足、懒怠松懈、约束水平差的缺点,由于文化课水平明显较本科专业水平差,所以还存在团队意识淡薄、过度要求利益化、追求自我价值等问题,而校企合作艺术类实训基地的培养模式则是一个开放性的平台,学生在这个平台上可以尽显自己才能,且学生在实训中的优异表现也会被校企双方共同着重,在开放的环境中弥补自身主体性能差的弊端,实现人人尽显其才、人人皆可成才的培养目标。
三、艺术类职业学校校企合作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构建现状
(一)校企之间合作机制有待完善
与一般职业教育相比,艺术类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还处于浅层次阶段,与机械加工、电子信息等操作性较强的职业教育相比,艺术类专业在社会诸多行业中的受欢迎度不高。其次,校企合作中,学校和企业的行为动机存在差异,学校、企业、学生三者之间构建出三对不同的供求关系,而人才素质和艺术水平则成为三组供求之间的重要的连接点;出于自我价值和利益元素的考虑,一旦利益受损,合作关系就可能受到影响,甚至影响校企合作的可持续性发展。
(二)校企合作缺乏“双师型”指引
“双师型”师资的引导是职业教育的必备条件,而许多校企合作中,教师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难以满足“工程师”“技术员”等其他角色要求;中职学校在师资力量引进时,会单方面关注应聘者的学历水平和职称水平,所以时常发生老师理论知识方法较为完善,单实践能力不足的现象,这也是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培养人才中难以提升综合素质的根本性因素。其次,由于老师经验欠缺,所以学生在实训过程中自我锻炼的机会较少,只能按照实训老师的引导按部就班地完成实训任务。
四、依托校企合作生产性实训基地培养艺术人才的有力措施
(一)依托法律效应保障机制,促进校企合作良久发展
学校和企业都应当积极落实职业教育相关政策,《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指出,职业院校在校企合作中应当从自身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需求等方面入手,积极寻求相关企业进行长久合作,并为企业提供必要的教育资源,而企业也应依法遵循并实施职业教育的义务,积极为职业学校提供实习培训岗位,并且为校企合作提供必要的设备设施资源、环境场所、管理措施,促进企業人力资源的开发,学校在获得智力、专利、劳务等收益的同时,也应配合并支持企业同步做好实训基地中的技术创新、就业指导、社会服务等基础性功能。再者,校企合作中还应提升艺术人才的待遇水平,这是人才保障、减少人才流失的主要途径,且实现职业教育与社会的紧密结合,通过“优秀职业生分享交流”“艺术人才进校园”等活动来扩大宣传,凸显高素质的艺术者形象。最后,还应响应国家的政策引导,扩大实训基地范围,提升实训基地培训水平,尤其是社会紧缺的艺术技术人才方面,更应该统筹各类资源,对音乐、舞蹈、戏曲等主要专业进行全面辐射,为学生、院校、企业的协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源支撑,维持校企合作长久性持续发展。
(二)优化师资队伍配置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指出应深度落实职业院校的相关法定职责,开展高质量的职业培训,不断提升实训老师的综合教学水平,对于艺术职业学校而言,更应该加强对艺术老师的培训力度,可以定期举办专业性讲座,提升全体师生的艺术水平;连云港艺术学校常年特聘并邀请梁素芳、马秋华、邓悦斌、余大鸣等艺术教育家进行示范性教学,便是提升人才队伍质量的重要体现。其次,在师资引进中,还应以“双师型”人才作为主要的招收对象,在丰富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支撑下,为校企合作提供更加充足的教育力量支持,实现培训基地培训水平的长久高效提升。
(三)重视毕业生实训质量和薪酬水平
首先,《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第五项完善人才政策中要求,应不断提升职业技术人才的待遇水平,尤其是企业作为社会效益的产生者,应确保艺术类毕业生在实训中获得应有的薪资水平;其次,校企合作中还应响应并且落实国家要求推动职业院校毕业生落户、就业、职称评审晋升等待遇,应实现与本科硕士等高等院校毕业生一致,并且在校企合作中建立并完善薪酬晋升机制,让学生在实训中获得成长的同时看到发展的希望。最后,校企合作中应给予学生足够的实训机会,改善当前单一化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舞蹈、戏曲、美术创作以及艺术表演竞赛,来提升学生参与实训的积极性,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切实有效的教育支持。
(四)实现校企资源优势互补,促进艺术生充分就业
艺术职业教育中,学校和企业的强化结合,可以实现教学和生产的融合推进,两者相互融入又互相补充,是职业教育现代化最好的呈现。职业教育领域,国家重视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教育方针,而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下,实现了教学计划、教学方法以及办学条件的不断深入,学校也可以摆脱办学资源的束缚,依托企业的艺术训练设施,迎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而企业则可以依托艺术院校系统的师资培训和艺术资源,为技术补充、科学管理提供支持,实现企业和学校的双赢。最后,当今社会匮乏艺术性人才,许多艺术类岗位找不到针对性人才,校企合作模式下,学生可以提前进入岗位接受企业的培训,提升自己的艺术素养同时,也逐渐获取企业所需的技能要求,校企合作犹如“订单教育”,对学生、企业都十分有益,可充分促进艺术类人才的就业针对性。
学校与企业合作是培养艺术类人才的有效形式,构建生产性实训基地不仅有国家政策支持,且还受到了社会诸多领域的欢迎,由此,未来艺术教育中,应重视校企合作的发展,加强实训管理,组织实施各种培训手段,从根本上解决艺术类学生主体性受阻的阻碍性元素,全面提升艺术人才技能水平。
参考文献:
[1]杨琼,王静.外贸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江西财经职业学院外贸生产性实训基地为例[J].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3).
[2]叶柏林,盛国.企业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和运作机制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4(26).
[3]华小洋,王文奎,蒋胜永.校企合作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相关问题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1).
编辑 张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