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技术与高中学科融合下的学生自主发展分析

2020-03-28 02:39马永梅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0年50期
关键词:自主学习融合教学模式

摘要:信息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产物。它的出现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安慰,并且在中学教育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中学时代是学习的黄金时代,伴随着一段时期的重点和难点集中,而高中学习也不得不承受高中考试的压力。 为了进入理想大学,高中生在学习过程中似乎很沉重,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使中学生受益。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学习资料上传到在线教育平台,使学生可以独立学习,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最大规模的学习,提高学习效率,使信息技术与中学科目是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和必然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模式;融合;自主学习;

引言: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教育和教学的各个领域。 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与科学学科的融合已成为学校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为教育和教学注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给课堂教学带来了重大变化。 这时的课堂教学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信息技术课程本身也倾向于与其他学科整合。 在新的课程改革实践的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将信息技术融入科学学科已成为课堂教学和研究实践中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丰富课程建设,监测教学质量

学校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为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通过空间、课程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使师生实现在不同的实践场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模式,改变了教与学的方式,逐步推进课堂形成新样态。

如我校开展的信息技术+学科融合课程,教师利用教育云、附小云校、iPad、同屏技术、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和平台组织教学;学生借助教师提供的支架式问题引领,养成自主学习意识,组建学习共同体,开展有效学习并汇报展示合作探究成果,学生真正站在了学习场域的正中央,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

学校整合“劳动教育+科技教育+学科教学”,基于各学科教学资源广泛开展体验教育,形成多元化的教育内容,开发创新教育课程。如,利用气象监测仪监控到的学校土壤浓度、湿度等信息可以实时上传至学校物联网农业智慧平台;虫情检测系统能智能识别、自动识别虫子的数量、种类,对蟲子进行烘干处理,制作成虫子标本,协助学生进行相关探究……“感知生长+智慧农业”为学校开展新劳动教育和创新教育课程提供科学依据,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与研究中,培养严谨的科学素养。

二、信息技术与安全管理

1.关爱学生身心安全

学校作为全方位、全过程、全时段、全面育人的场所,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还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校园监控系统、人脸识别系统、生命安全体验馆……学校的安全管理为学生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例如基于人脸大数据的AI智能通道,在疫情期间发挥了良好的作用,它不仅能够实现学生入校体温监测、智能考勤,还能在学生进出学校时,将信息实时反馈给家长。

利用生命安全体验馆不断开发和完善学校的“生命健康”课程,强化学生的生命意识。场馆采用“互动体验+警示教育”两位一体模式,分为:虚拟翻书、校园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以及展示教学五个场馆。场馆有3D投影、VR、119人机互动报警系统……实景和互动传感技术相结合,让学生能够在实际体验中理解课本知识,树立良好的生命安全意识。

2.维护学校信息安全

学校收集到的大数据可以在信息技术中心得以呈现和统筹,比如“学校防火墙”拦截垃圾信息,抵御木马病毒等恶意攻击,净化学校网络环境;“上网行为管理器”监控教师们工作时段浏览的网站、使用的软件,方便学校信息安全的追根溯源。

三、运用信息技术,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特别强调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现实教学中,有些教师对于“学生主体地位”的理解出现了偏差,总是认为课堂气氛越活跃就越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当制作的课件里面涉及多种新颖的形式时,表面看起来似乎丰富多彩,实际上反而会扰乱学生的关注点,使得讲解内容杂乱无序,学生也放弃主动思考的过程,只是参与“热闹”。教师本应该借助信息技术,提取核心主干,抛给学生课堂思路,让学生开拓学习思路,动手使用信息技术,查阅海量资料,提取核心内容,完善充实课堂,教师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为学生在关键处指引方向,帮助学生甄选确定有效资源的方式。注重内容展示,学生看似占了主体地位,但本质上却是“换汤不换药”,教师的主导作用一点没有体现出来,在学科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过程中,颠倒二者关系,本末倒置,过于注重信息技术的应用形式,最终老师和学生的收获都不多,直接影响了课堂的实际效果。

四、重视技术手段的应用

将信息技术运用于课堂教学中,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解决在传统教学中不能或难以解决的问题,这就意味着并不是所有的课型都适合使用信息技术来辅助课堂教学。同时,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要取得真正的效果,不是短时间之内就可以实现的,也需要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勤于实践,不断探索。

结论:针对以上现象,我们要认识到: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只是教学中的一种辅助工具,不能完全依靠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采纳与之相适合的信息技术手段,为教学工作锦上添花,而不能一味地追求信息技术所带来的便利。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基础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Z].2012

[2]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3]金陵.翻转课堂与微课程教学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海南州第三民族高级中学 马永梅

猜你喜欢
自主学习融合教学模式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刚柔并济
破次元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融椅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