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综合实践课程和心理教育的融合是具有可能性和必然性的,两门学科的融合是对课程资源整合具體积极意义,并且能够大大提高课程效率。所以,我们一直在探索两门学科融合的途径,文中从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和心理课等方面阐述了两者的融合途径,并以我校心理课上的职业探索活动这个案例展示了我们在两门课程相互渗透上的做法。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心理教育、融合、高中
一、两门课程的融合的可能性
综合实践活动是现代教育中的个性内容、体验内容和反思内容,与传统教育片面追求教育个体的发展、共性和知识有所不同,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学习生态化空间,学生是这个空间的主导者,学生具有整个活动绝对的支配权和主导权,能够以自我和团队为中心,推动活动的进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更谋求独立完成整个活动,而不是聆听教诲和听取指导。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这个生态化空间里,只是一个绝对的引导者、指导者和旁观者。教育部文件(教基[2001]17号)指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技术能力。
心理教育是心理素质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简称,它是教育者运用心理科学的方法,对教育对象心理的各层面施加积极的影响,以促进其心理发展与适应、维护其心理健康的教育实践活动。
首先,从性质上看,两者都属于实践类型的科目,性质一致使到它们的融合存在可能性;其次,从两者的定义和培养的能力上看,你会发现,心理教育可以渗透到综合实践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当中。综合实践活动是通过实践来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而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必定会出现一些心理方面的问题,如何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探究和创新意识、社会责任感都可以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再次,综合实践活动也给心理教育拓宽了途径,更多的实践活动给了心理教育更多的辅导空间。所以,这两个学科之间的融合存在可能性。
二、两门课程融合的必然性
首先,上述已经探讨了两个学科之间融合的可能性,那么从高中课程实践中,两个学科之间的融合也存在必然性。大家都知道,综合实践活动是中学的必修科目,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也是至关重要的,高中的课程时间非常紧张,这使得同时开展多个非考试科目的课程变得不易。那么,两个学科的融合也就非常有必要了,这样可以大大提高课程效率,有效地进行课程资源整合。
其次,综合实践活动所涉及的学科内容比较多,学生们在实践过程中,需要运用到其他科目所学的内容,例如:化学、物理等,同时,也是需要一定的心理素质去支撑的。综合实践活动如果独立开来,势必会造成教学资源的重复和浪费,综合实践走向和各个学科的融合是一种趋势,也更切合教育教学实际。
三、两门课程融合途径探索
我们一直在探索综合实践活动与心理教育之间融合的途径,两个学科之间可以在各个以下方面进行相互的渗透,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等方面,心理教育都能进行有效的融合,而在心理课上,综合实践活动也可以进行渗透:
(1)研究性学习的融合途径。研究性学习的融合途径主要有:课题的选择、研究过程的心理指导、使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等。从课题的选择上,我们可以挑选一些和心理知识相关的内容,以此促进学生学习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从研究过程中,学生难免会出现畏难、烦躁等情绪,用心理学的疏导方法,可以有效地帮助他们调节自己的情绪,更好的投入到实践活动中去;高中的研究性学习课题选择很多是和生活实践相联系的,很多涉及到调查,而调查法是心理学研究中比较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调查法中问卷的设计要充分考虑被试的想法,以避免一些无关变量的影响,这些也是基于心理的知识。
因此,我们学校探索的具体的做法是:首先,开展心理学方面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在课题的选择方面,帮助学生开发出更多与心理知识相关的研究性学习主题;其次,在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进行系列课程的辅导,其中包括,人际沟通技巧、如何更好地进行调查等心理主题的辅导;再次,基于被试心理的角度,更好地进行问卷的设计和指导语的统一等,避免无关变量影响。
(2)社区服务融合途径。社区服务涉及很多方面,最为常见的就是向社区提供一些服务,例如去老人院帮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给社区的孩子做一些辅导等,在社区服务中,与心理教育融合的方面就有更多的体现。在与人打交道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倾听、如何与人更好的相处等,这些都涉及心理学的知识。
具体做法是:首先,统一在社区服务前对学生加以培训,内容多为心理知识的培训,例如沟通技巧、倾听技巧、谈话技巧等。其次,编写一本服务手册,在社区服务过程中,遇到一些疑难问题或者紧急问题如何处理,可以提供一些心理援助机构和应激处理的步骤等。
(3)社会实践融合途径。社会实践活动从广义上来说也包括学校的社团活动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所以,社会实践本来就是两个学科间融合的最好体现。
具体做法是:首先,定期开展大型的校内心理健康活动,活动的类型多为体验式的,引起学生的体验,让学生所有感悟,提升各方面的能力;其次,定期开展小团体辅导活动,对一些同质团体开展团体辅导活动可以有效解决一些问题,学生也较容易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4)课程上的互相渗透途径。综合实践课程体系中也包括校内心理活动这一板块,这本身就是心理教育和综合实践两者的融合,但是,往往容易忽略的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上综合实践活动的渗透。长期以来,心理健康教育课没有固定的课程体系和明确的课程目标,课程形式也是由心理老师来决定的。多数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都是心理教师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学生进行人际、学习、人格等方面的辅导。这就给综合实践活动的渗透提供了有利条件。心理课如果能采用实践的形式,走出课堂的限制,让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那么对学生的指导也许会更好。所以,我们尝试在课程的设计上加以改革,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下面,我们以一个具体的案例阐述在课程渗透上的探索。
四、课程渗透具体案例
在高中的心理课程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职业生涯规划。在以往的课程设计中,我们会分为几个部分来给学生讲这个问题,第一部分是自我认识,第二部分是自我探索,第三部分是职业探索,第四部分是进行职业生涯指导和规划。前面的自我认识自我探索部分在心理课堂进行的非常好,但是到了职业探索部分,发现很多学生对职业类型了解非常少,提到很多职业的时一无所知,所以后面的职业生涯规划根本无法进行。所以,我们进行了一个尝试,让学生走进社会,自己去探索。我们让全班同学分组完成一个展示任务,任务的内容是:用两个星期的时间,收集自己感兴趣的职业的相关资料,并对从事这个职业的工作人员进行相关调查,把调查结果制作成一个PPT进行展示,向全班同学介绍这个职业的特点。
看到学生的成果展示,大大地出乎了我们的意料,学生们不但自己深入地了解了职业的情况,而且,有些还深入到企业中进行探索,我想,他们已经对一些职业有了的基本了解,这对他们后面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是至关重要的。在实践中探索出来的知识才是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针对他们探索出来的结果我们给予肯定,但是我们重点处理的是,探索中出现的问题,帮助他们进行提升。我们会收集学生在调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例如:被调查的对象不愿意配合、不知道去哪里找调查对象、沟通过程中出现交流的问题等。以此来作为下个阶段的心理辅导重点。
这是综合实践活动在心理课上渗透的案例,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发现,两个课程进行了很好的融合,综合实践活动的形式在心理课上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学生们课内课外都学到了很多知识,同时,也提升了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也发现了问题,问题又可以引领我们对学生进行更好的辅导。
五、结论
综上所述,高中综合实践课程和心理教育的融合是具有可能性和必然性的,两门学科的融合是对课程资源整合具体积极意义,并且能够大大提高课程效率。所以,我们一直在探索两门学科融合的途径,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可以从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和心理课中进行融合,本文以我校心理课上的职业探索活动这个案例展示了我们在两门课程相互渗透上的做法,也希望通过实践,使我们的探索越来越切合实际,越来越成熟。
广东省东莞市石龙中学 林小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