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山 王浩
摘要:白家海地区位于准噶尔盆地中央隆起带东段,具有优越的石油地质条件,是准噶尔盆地里油气富集程度较高的地区之一。本文运用沉积地质学研究方法,结合岩心、测井资料综合分析,划分研究区沉积相。结果表明研究区三工河组一段为辫状河三角洲-湖泊沉积,并进一步划分为3个亚相和8个微相。
关键词:白家海地区;三工河组;沉积相
白家海凸起处于准噶尔盆地中央隆起带的东部,具有较为优越的石油地质条件。研究区是准噶尔盆地中央拗陷东部呈北东向展布的二级构造单元,处于多个生烃凹陷的油气叠合带,石油地质条件极其优越。经过前人们的研究,发现研究区的岩性、岩相多变,油气水关系复杂,构造格局繁杂、构造演化期多,以及受多因素的控制,使得油气勘探的复杂程度增加。前人对白家海地区沉积相认识众说纷纭,使得开展该地区的沉积相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1.地质背景
此次选择的研究区位于准噶尔盆地东部,构造上属于准噶尔盆地中央拗陷带二级构造单元的白家海凸起(图1)。构造特征整体表现为一向西南倾没的大型鼻状构造。研究区主要包含白家海凸起及其西南斜坡带,面积大约有3500km2。地表为戈壁-沙漠,沙漠呈条带、蜂窝状沙丘,地表起伏大,海拔高程580~700m。
2.沉积相类型
本次研究主要从矿物特性、沉积构造和古生物等相标志着手,充分利用野外剖面资料,开展对矿区地质概况及沉积相研究工作,并进一步划分出亚相和微相。根据对研究区的岩心数据、测井资料及沉积资料(中下侏罗统沉积发育特征)的分析,推断准噶尔盆地中阜北地区三工组为一套辫状河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
2.1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亚相
三角洲平原可分为分流河道、天然堤和河漫滩沉积三部分,微相特征如下:
1)分流河道
岩性主要为暗灰色、紫灰色的砂砾岩、含砾砂岩、粗砂岩,局部见细粒沉积物。在其底部可观察出冲刷痕。层内发育有平行、韵律、槽状交错等层理,局部含有泥砾、钙质结核。
2)天然堤
岩性以紫灰色、浅褐色泥岩、粉砂质泥岩为主,两者呈薄互层状产出。可见水平、小型交错层理。
3)河漫滩相
岩性为紫灰色、灰褐色、灰色泥岩、粉砂质泥岩,泥岩中可见砂质充填裂缝,发育有水平层理、透镜状层理、滑动变形构造。
2.2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
它在辫状河三角洲沉积过程中,表现极其活跃,它的沉积物亦是辫状河三角洲的主体,水下分流河道为前缘的主要部分(图2a)。微相表现的特征如下:
1)水下分流河道
岩性相对较细,主要为绿灰色、灰白色砾岩、含砾砂岩、粗砂岩、中砂岩、粉砂岩。纵向上可观察到,单一的水下分流河道呈现为正韵律,由含砾中、粗砂岩到细砂岩,主体为中、粗粒砂岩。研究区三工河水下分流河道从北东到南西方向呈带状分布,垂直方向上若干砂体相互堆叠组成较厚的砂体,厚度可达数十米。可观察到大、中型交错、平行层理,局部可见板状交错层理,砂体中夹杂着一些泥砾(图2b)。
2)支流间湾
沉积物为灰绿色、绿灰色粉砂质泥岩,可见水平纹层及沙纹层理,发育有滑动变形构造。在水下分流河道多次迁移活动下,局部的河道间湾沉积物常被剥蚀掉,多以规模不一的透镜状夹杂于河道砂体里。测井资料上表现为齿状型或光滑曲线型,自然电位幅度值较低,电阻率值较低。
3)河口坝
河口坝在湖水的冲刷和颠簸作用下,较轻的沉积物被湖水带走,较重沉积物则被留了下来,因此河口坝沉积物主要由中砂岩、细砂岩及粉砂岩组成。呈现向上变粗层序。河口坝沿着河口到湖泊(海)方向砂体厚度逐渐减小。水动力比水下分流河道弱,粒度比河道砂体略细,分选性好,虽然砂体发育程度较高,但是其值都低于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河口砂坝中发育有双向交错层理,平行层理,滑动变形。
4)远砂坝
远砂坝的沉积物比较细,主要为薄层状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可观察到浪成沙纹层理。
2.3前三角洲亚相
沉积物主要为灰色薄层状泥岩及粉砂质泥岩,水平层理和砂枕构造发育,岩层在横向分布上极其稳定。
3.结语
明确了白家海地区三工河组沉积相类型及典型综合标志特征,共识别出3个亚相,8个微相。系统揭示了三工河组沉积相空间展布特征。垂向上,研究区三工河组下段总体以辫状河沉积和辫状河三角洲平原沉积为主;到三工河组中段开始快速水进,形成了以浅湖—半深湖泥巖和浅湖砂坝沉积为主,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和前辫状河三角洲孤立分布的沉积格局 ;三工河组上段水体逐渐变浅,研究区总体以三角洲平原沉积为主。
参考文献
[1]况昊. 准噶尔盆地白家海地区侏罗系地层岩性油气藏成藏规律研究[D]. 武汉: 长江大学, 2012.
[2]杨飞, 章学刚, 庞秋维, 等. 白家海凸起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分析[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14(3): 34-36.
[3]李颖博. 准噶尔盆地东部阜北地区侏罗系三工河组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分析[D]. 成都: 成都理工大学,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