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似性理论与高中英语语法教学

2020-03-28 10:52刘依芳卢秋萍
青年生活 2020年6期

刘依芳 卢秋萍

摘要:对大多数高中生而言,英语语法教学是特别枯燥的教学形式。将象似性理论应用于高中英语语法教学,教师能够以一个新的视角将英语语法教学与学生对客观世界的理解结合起来,有利于学生重新建构对语法的认知。通过对距离象似性下限制性与非限制性定语从句的分析,提高学生学习语法知识的兴趣,增长智慧。

关键词:象似性;距离象似性;高中英语语法教学

一.引言

《普通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教育部2017)指出“教师应该认识到,本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英语教学语法观,是以语言运用为导向的‘形式——意义——使用三维动态语法观。”传统的语法教学多注重语法形式,如何从“形式”到“意义”再到“使用”是重点。在象似性理论指导下的英语语法教学可以使学生对语言“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增加对语言的学习兴趣,提高对英语语法的理解。

二.象似性理论

象似性理论是相对于索绪尔提出的语言是任意性而言,是认知语言学理论框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王寅(1999)对象似性做出如下定义:“语言符号在音、形、或结构上与其所指之间存在映照性相似的现象。”即语言符号在发音,书写形式以及语言结构上与现实生活存在着象似性。王寅(2009)指出,象似性理论的哲学基础是体验哲学,“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是在人的体验和认知作用下形成的,必须依据‘现实―认知―语言的人本性原理来研究。”象似性理論从“现实——认知——语言”为出发点,认为语言具有理据性,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结果,与人类的经验息息相关。

本文主要从结构出发,即句法象似性,对英语语法学习进行探讨。沈佳煊(1993)总结出句法象似性的三个原则,顺序象似性,数量象似性,距离象似性,文章主要就距离象似性在英语语法上的体现进行展开。

三.英语语法学习认知

在结构主义语言学下,老师不断对语法结构进行分析,然后学生做相对应的语法练习题,之后对其进行死记硬背以应付英语考试。但是学生能否正确表达英语语法形式并理解英语语法背后的含义有待思考。王寅(2006):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深受社会环境,身体经验,认知机制,概念原则,思维方式的影响。英语作为一门学科的同时还是一种语言,在教学中,仅仅分析语法句子结构,灌输所谓的固定搭配是远远不够的,应帮助学生更好的通过英语这一学科来探索语言形式与现实生活意义之间的关系,了解语言形成背后的认知机制。

Haiman(1989)认为语言结构常常与我们的非语言图示相似。语言就像图示。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不仅应该告诉学生语法规则是什么样的,还应解释其表示意义以及为什么呈现出这样的语法规则,这样学生才能真正通过语言学习英语甚至人类的认知方式,进入语言学习高级模式。象似性能够帮助理解语法规则的意义,在这里,主要阐释距离象似性原则下的英语语法教学。

四.距离象似性

距离象似性是指语符距离象似于概念距离。 概念距离越靠近,在思维时就越容易将它们放在一起加以思考,表达它们的符号也就越易共现,距离也靠得更近,也更易融合成一个单位(Haiman1983, 1985a, 1985b;沈家煊 1993;王寅 1999, 2001)。在英语语法中有大量符合距离象似性原则的用法,

限制性定语从句和非限制性定于从句的区别一直是高中语法的重难点,这一知识点可用距离象似性来说明。限制性定语从句与先行词关系更加密切,与其距离更为紧密,因此没有逗号隔开;而非限制性定语从句与先行词关系不那么紧密,有逗号隔开,距离较远。

例如:

I will wear no clothes which will distinguish me from my fellowmen.

I will wear no clothes, which will distinguish me from my fellowmen.

很明显,第一句话which引导的定语从句限定clothes,句中限定的的”clothes”是会将我和我的同胞区别开来。翻译为:我将不会穿任何的衣服来区分我和我的同胞。中间没有逗号隔开,从句与clothes的关系更加密切,是为限制性定语从句。第二句话的定语从句是主句的附加成分,我将不会穿衣服,这将会把我和我的同胞区分开来。中间有逗号隔开,与先行词距离较远,从句只是对前一句话的附加说明。逗号隔开的不仅是句意,还表达了与先行词的亲密关系。如果能够将距离象似性这一概念传递给学生,那么学生就不仅能够知道限制性与非限制性定语从句的区别,而且能够在句子背后映射的体验认知中有所思,将真实的认知体验与语言学习相结合。

五.结束语

根据象似性进行教学的语法知识还有很多,在此就不一一列举。通过象似性对语言的解析,学生重新认识语法,人的认知体验与语言相结合,语法紧紧与人的现实生活相联系,从而变得生动有趣。对教师来讲,将象似性理论应用在英语教学可将教学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同时,也需将理论深入研究,对语法讲解能够做到融会贯通。

参考文献

[1]Haiman, John. Iconicity in Syntax TSL6[M].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5.

[2]陈华娟.从象似性原则看英语语法中的主谓一致 [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60-61

[3] 教育部.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 2017.

[4]沈家煊.句法的象似性问题[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3(1):2-8.

[5]王寅. 语义理论与语言教学[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6

[6]王寅.论语言符号象似性[J].外语与外语教学(大连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5):4-7.

[7]王寅.从后现代哲学的人本观看语言象似性[J].外语学刊.2009(6):33-37.

基金项目:

陕西理工大学2019年校级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互联网+下的象似性理论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编号SLGYCX1911);陕西理工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英语教育硕士研究生学术认同的发展研究”(编号:SLGYJG1804)

作者简介:

刘依芳:陕西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学科教学(英语)研究生 。

通讯作者:卢秋萍,陕西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研究方向:语用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