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话语分析的浅层解读

2020-03-27 11:47臧颖
青年生活 2020年5期
关键词:批评话语分析批评话语

臧颖

摘要:批评话语(语篇)分析(简称CDA)产生于二十世纪的下半叶,自1995年被引入国内后,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的关注。从“话语”和“批评”两个层面出发深度剖析,能够更加全面的审视和建构话语研究这一研究方法,对国内批评话语分析研究也会有所裨益。

关键词:批评话语分析;话语;批评

1.引言

批评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简称CDA),作为一种话语研究方法,最早由Fowler等人在《语言与控制》一书中提出,通过分析语篇的本身的语言特点,同时关注社会环境和意识形态对语言结构的影响,进而揭示语言、权力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批评话语分析在国外的发展虽历时短,但发展速度快、成果丰且范围广,而国内的研究相比国外而言仍十分欠缺,主要表现在论著少且理论仍以继承为主。本文将分别从话语和批评两个层面解读批评话语分析,以期读者对批评话语分析有更深入的理解。

2.厘清话语

CDA是对“discourse”的一种分析方法,对“discourse”的定义就尤为重要。以Fairclough和Wodak为代表人物的CDA对文本有其独特的认识,CDA关注的是言语与社会的关系,具体来说,“discourse”可以被理解为是“一个同时或先后发生的多个相互联系的语言活动的集合体,这个复杂的集合体中的语言活动可以跨越几个社会活动领域,但在符号层面(可称作口语或书面语的‘文本)彼此有主题相连。考虑到CDA中“discourse”既抽象又具体的特点,Fairclough 和 Wodak 将研究的“discourse”翻译成“语篇”,即是体现权力关系和意识形体的抽象语篇,也是实际运用的语篇。

对于“discourse”的分析方法多与其他领域相联系,其一是借助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从宏观社会角度探索语言使用的外在需求;Van Dijk 建议运用社会化的方法研究话语加工的认知心理,试图通过对话语的语言学分析找出话语参与社会生活的证据;Fairclough,Chilton 和 Wodak 等批评话语研究者从认知心理学与认知科学结合的角度对语篇展开讨论,重视认知的媒介作用。

批评话语分析的主要理论基础来自于系统功能语言学,以M.A.K. Halliday为代表的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语言使用有三大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 批评话语分析家们也同样认同这个观点。他们认为,概念功能是指人们对可观世界经验的总结,人际功能则是人们所表达的态度和情感,是与他人建立关系的一种手段,语篇功能则是工具,通过语篇功能,话语得以与语境相联系。Van Dijk则认为系统功能语法并不适合批评话语分析,系统功能语法起源于句子,或称小句子语法,只关注句子的本身,而忽略了篇章和话语结构,因此他重新从社会和认知两个维度定义话语,并提出两个概念:“话语语法”和“一致性(话语连贯性)”。Fairclough 也从三个维度看待话语:第一个是语篇,包括口语或书面语,其次为话语实践, 包括语篇的生成与解释,以及社会文化实践 。针对不同维度的话语,所对应的话语分析也必须是不同维度的, 一般应包括: 对语篇的语言学描述, 对语篇与话语过程之间的关系作出解释,以及对话语过程与社会过程之间的关系作出解释。他认为话语是社会权力关系生成和再現的场所,话语构成社会和文化,话语从事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是历史的, 以及对文本结构不仅仅描述,更注重解释(田海龙:2006)。

3.何谓批评

对于批评话语分析来讲,“批评”是一种方法,通过分析语言与其他社会成分之间的关系,揭示社会变革之意(田海龙:2008)。Fairclough指出,学术分析也具有实践的意向,学者与政府机构、非政府机构以及媒体一样, 也在某种情况下寻求推动全球化(社会变革)向某个特定的方向发展的策略,而且他/她们的理论和分析有时也为这些策略目的服务。批评话语分析家们更需这样,批评话语分析研究者们的另一个身份就是“社会活动家”,广义来讲,就是改变当代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商品的不平等分配。其目的是通过分析文本这一强劲的文化产品来揭示不平等的权力运作及其效果, 进而将过剩的权力不均置于危机中,并由此帮助实现一个更平等的社会秩序”。研究者将批评意识融入到对于文本的分析中,深度剖析并明示隐藏在文本中的暗流,这种探索是研究者发声的方式更是他们实际参与并推进社会进步或变革的实际活动。

批评语篇分析最显著的问题就是没有自己独成体系的理论方法,这种障碍如果继续长期存在下去,话语分析充其量只能停留在纯粹应用性的语言研究层面上,称不上是一个独立的学科,而没有理论框架支撑的分析仅仅是对文本的主观解释。当然,理论形成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辛斌,田海龙和马文等六位国内的话语研究专家就提出话语研究家要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要具有问题意识,专家们普遍认为,中国的话语研究必须依托于语言学理论,要在理论创新方面加大力度,这样才能更好构建话语体系性(2004)。如果有强有力的理论的支撑,对于文本分析的质疑也会随之减轻。但是正如辛斌所说,对任何语篇进行全面彻底的分析都是不现实的,任何研究者,或是读者,都有自己独特的方式解读世界,这种独特性是无法消除的,相应的对于话语分析者而言,在研究分析过程中,总会将这种独特性带入分析中,而这种独特性就可能会转为一定的偏见性。偏见未必都是不合理和错误的,它是理解的必要前提和基础,唯有偏见才能形成理解的“视域融合”,即通过理解者的现在视界与理解对象的过去视域相融合,从而拓宽并超越二者各自的视域,达到一种新的视域。可见,客观性只是个程度问题,任何分析者都无法不带任何“偏见”地来理解和解释语篇(田海龙:2006)。

4.总结

本文主要从“分析”和“批评”两个层面出发剖析批评语篇分析方法。研究者们通过对语篇的分析达到推动社会进步或变革的目的,同时,自身理论的缺失也从而导致文本分析不可避免的主观性都对CDA的发展造成阻碍,作为话语研究者要提高问题意识,立足于社会现实,探索致力于形成CDA自己的理论。

参考文献

[1]辛斌. 批评性语篇分析: 问题与讨论 [J]. 外国语, 2004(5): 64-69.

[2]田海龙. 语篇研究的批评视角: 从批评语言学到批评话语分析 [J]. 山东外语教学, 2006 (2): 40-47.

[3]田海龙. 语篇研究的批评视角 [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8 (5): 339-342.

猜你喜欢
批评话语分析批评话语
画与理
亚太区域合作的话语消退与重新激活
雷人话语
雷人话语
英国执政党网络报对中式教育纪录片评论的批评话语分析
批评性话语分析及其对英语阅读与写作教学的启示意义
新闻语篇批评话语分析视角下的意识形态解读
印媒:克里访印“批评”莫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