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心理研究

2020-03-27 12:25甘俊
神州·下旬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大学生

甘俊

摘要:新媒体环境下,信息资源多、传播速度快、交互性强、共享受众面广等特点,使得通过电脑、手机等终端上网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新常态。思想政治教育者对教育资源和信息资源的主导地位受到冲击,传统权威灌输式教育模式效果下降,与此同时,当下社会网络意识形态复杂多变,运用网络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深刻把握大学生的接受心理,构建全面科学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是新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

一、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全新的价值教育形态,不是简单地在网络空间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教育主体的“去主体化”使得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地位平等,教育者提供的是“影响”和“引导”,而非“说服”“灌输”,教育者要更具人文关怀、更具亲和力和影响力,才能被受教育者“接受”“选择”“吸收”。然而,新媒体技术并不是单纯地削弱教师的地位和作用,而是构建了一种新型师生关系,教师不再是“传授者”或者“独奏者”,而是向“引路人”和“伴奏者”过渡。教师需要通过各种信息和途径,引导、组织受教育者,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得他们积极主动的探索、参与和接受,帮助他们塑造自己而非直接塑造他们。

当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集中在院校官方专题网站、微信公众号,虽然运用了新媒体技术,但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和内容缺乏实质性创新。单向灌输式和居高临下式话语体系,仍是主要格调,导致新媒体互动交流较少、学生关注度不高、引导力不强、传播力不广。自2019年1月,由中宣部启动的“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立足全党员、面向全社会,通过可视化、讲故事、攒积分等操作,以及视频慕课等能给用户带来知识增量的栏目,将政治新闻报道的呆板无趣弱化,满足不同受众的个性化期待,是新媒体环境下政治传播的一次重大创新。[1]

二、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心理特征

接受心理是教育主体与客体在互动中形成的多环节连接的、完整的心理活动过程,大学生基于自身需要,在新媒体环境影响下,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进行一系列的心理反映、选择、整合、内化,最终外化为行动。[2]通过有效的接受,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被学生接受内化为品德思想,并進一步外化为品德行为。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面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心理有以下主要特征:

(一)“自我中心”突出

当前95后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长及新型师生关系下的老师给予他们充分的尊重和保护,使得他们过分重视自我,从自我的主观感受出发,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意识,具有后现代主义颠覆正统、否定权威的个性特点。与此同时,新媒体“去中心化”的传播模式,使得大学生主动争取话语权,具有极强的表达欲和互动欲,对网络上仍然存在的“你讲我听”灌输式和居高临下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难以产生共鸣,进而产生抵触的心理体验,对未能满足自身认知心理需求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形成抗拒心理。[3]

(二)“主流价值”弱化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知图式”的理论提出“发展是个体在与环境不断地相互作用中的一种建构过程”,即学生在接受信息过程中,会根据已有的感知、经验和背景等形成的认知图式,来把与自己需求相关的信息内容提取出来,进行思维的再加工。它决定了学生接受教育内容的深度并内化为自身行为的效果。在新媒体时代,网络信息鱼龙混杂,使得社会主流价值的导向氛围弱化,相比严肃刻板的政治思想价值观念,披着“糖衣”外壳的多元思想观念对学生更有吸引力,学生以已有的思维形式和价值观念为准绳,自主决定是否接受,是否主动理解、主动配合、主动汲取,使得思想政治表达的新价值理念很难顺利纳入其已有的框架体系。[4]

三、新媒体环境下增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策略

新媒体环境下,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被新议题转移,单纯的网络平台思想政治议题很难被学生深刻吸收,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而自我意识的最本质特征就在于它的实践性,在实践中可以充分调动学生自我意识的主体性。只有将线上新媒体运行与线下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将网络平台建设与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活动融合推进,实现线上线下教育的联动互通,从学生的自身特点和需求出发选择教育内容和形式,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各方面素质提升相结合,使教育目标以课堂任务和实践活动要求等形式进行意义外化,满足学生的利益诉求,让大学生主动意识到价值意义,从而自觉接受教育实践,树立接受心理。

创新新媒体的呈现形式,侧重提供个性化信息资源和多元化服务,参考“学习强国”的成功经验,将学习内容的“选择权”留给学生,从而缩短教育内容与学生原有“认知图式”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更能够感受主体性体验,主动汲取所需而非被动灌输。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关怀,充分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加强互动教育,保持平等对话,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文化育人、立德树人,将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演绎地更加生动、更加具体,让学生参与进榜样示范,以学生的生活视角讲故事,使学生感受到亲近、找到共鸣、主动理解、主动认同。针对学生的个性化成长需要设计长效实践项目和运行模式,持续性保持互动的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天娇.新媒体环境下的政治传播新策略——以“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为例[J].今传媒,2019,27 (12):85-86.

[2]张耀灿,郑永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67.

[3]梁方.基于接受心理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化探析[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6,32 (03):19-21.

[4]严瑶.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心理研究[J].亚太教育,2016 (18):251.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