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俊花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要想取得较高效果,其影响因素很多。如学生积极性方面、学生主体作用发挥方面、教师教学组织策略方面等。本文针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具体的改进办法和提高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有效性;教学组织形式
目前我国的教学处于素质教育大背景之下,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在这大环境中要求教学质量与学生素质共同提高。那么如何摆脱传统“填鸭式”教学的影响,让学生能够轻松地获取知识、提高能力成为当前教育研究的重要方面。要想让学生轻松学习,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从心理上接受学习这件事情,认为学习是一件愉快的活动,这样从心理方面就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另外借助现代化工具提高教学效果,增加知识的丰富性和形象性,提高课堂效率、增加课堂容量。
一、课堂上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参与度的策略
学习积极性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有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探究知识的来源,探索问题的解决办法。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他们知识获取有着重要的影响,对于课堂效率有着关键性的作用。
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可以运用在课堂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当中,在课堂导入阶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就是其中一种。在课堂开始时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精心设置教学策略,把课堂教学变成知识的探索过程,从以开始就把学生的思维和注意力吸引过来。如在学习《五彩池》的时候,教师在导入过程中可以从网上下载相关小视频让学生体验五彩池的美丽,然后提出问题:“五彩池在这个世界上真实存在吗?那么五彩池到底在哪呢?五彩池有哪些颜色呢?为什么池水会变颜色?”当学生心中有了这些疑问以后,就迫不及待的从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就使得学生学的轻松、快乐、有效。
竞赛的巧用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有着重要作用。有了竞赛的因素人的注意力和精神高度集中,如棋迷、球迷在比赛过程中专注力十分高,对于问题的解决也非常的积极。所以我们也把这种竞赛精神和竞赛意识引用到课堂活动过程当中,对于学生掌握知识和提高我们的课堂效率有着积极作用。如在小学语文生字教学中,我们就可以借助现代化教学工具设计趣味教学游戏,让学生比一比谁记住的生字多,谁写的字更准确。我们还可以设置朗读比赛,看看谁读的课文最生动。在总结阶段,让学生比一比谁的总结最准确、最深刻。比赛的形式可以是个人对个人的形式,也可以是小组与小组之间的对抗。当然在比赛过程中,教师是是比赛的裁判,教师要对整个比赛进行掌控,进行适当的调节和干涉。
刻意求新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之一。人对于新鲜的事物都有着天然的好奇心理,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好奇心更加突出。而我们的教材好多都是共同的题材,如记叙文、古诗词、景物文章,同一题材的文章在书写手法、词汇运用上有着高度的相似点。所以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如果一直采用同一中手段的话,很容易失去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针对不同的文章,寻找它的独特之处,探索出新鲜的教学手法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他们的兴奋度和对知识的敏感度。如在剧情较为鲜明的文章中,让学生准备好道具进行表演,在诗歌、古诗词学习时进行填词比赛、在风景类文章讲解时,可以寻找合适的音乐背景,让学生有感情地读一读。
二、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学习活动中,学生才是知识探索和获取的主体,而教师知识引导者。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明确自己与学生的地位,引导学生参与进来、活跃起来,而自己隐退到课堂这个舞台的幕后,做好学生学习的服务工作。
首先,建立良好情感环境。教师与学生建立起良师益友的亲密关系,让学生在信赖、亲近老师的基础上,亲近知识。所以在授课过程中,教师用真挚的情感、温和的语言来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明确学习目标。当学生意识到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体以后,心中的责任感得以加强,自己才能主动参与的问题的探究当中。从而真正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其次,打造探究实践的平台。教师在课堂管理中,真正放下包袱,摆脱考试、作业对学生的压力。摆脱传统教育教学的影响,为学生创造一个实践的氛围。在语文教学中好多时候需要同学安安静静的学习,也有好多时候需要同学们进行探讨。所以教师就要注意组织学生动静结合,不至于过于单调分散注意力,也不至于學生在探讨过程中跑题。知识的获得需要经过外在学习与内化吸收两个方面。教师在知识呈现完成后,引导学生进行头脑的加工,说一说、写一写、画一画,这就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常见形式。
三、课堂教学组织过程中灵活运用教学策略
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高效地参与在整个课堂活动中。鼓励学生“质疑”。疑是思维开展的源头,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设疑,不要代替他们提出问题,也不要代替学生获取问题的答案。当然学生提问的质量也参差不齐,有些问题可能会很肤浅,教师要耐心引导他们寻找答案的方法。一些学习较差的同学往往不爱提出问题,他们对于知识也就抱有糊弄的态度,对提出的问题也是浅尝辄止。这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问题写在纸上,小组之间相互交换,看一看自己的问题与他人的问题的异同,对于能够解决的问题先自行解决,然后小组间探讨解决较为简单的问题。对于小组成员共同的问题书写出来,由全班同学讨论或者老师讲解。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想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完善、提高。课堂效率的提高离不开师生的共同努力,教师在教的过程中也要积极从网络学习先进教学方法,对自己的教学能力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