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
摘要:随着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研究性学习作为现代教育当中的重要理念,除了作为一门独立的教學形式出现,在其他教学当中的作用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凸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研究式学习方法,对于提升教学效果来说是具有重要价值的,对此还需要深入进行研究。本文主要对研究式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分析,希望为初中的地理教学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研究式学习
前言:
在我国传统的地理教学当中教师一般会以灌输式方式实施教学,导致学生一直被动的接受知识,甚至长时间以来让学生感受到过大的压力,产生抵抗情绪。而将研究性学习方法融入到地理教学当中去,教师需要通过研究方式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那么这个过程就能让学生产生更多的兴趣,对于提升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来说否能产生重要的价值。下面将对研究式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进行详细分析。
一、激发学生兴趣
初中阶段的学生他们的好奇心还是比较强的,正处于身体和心理快速变化的阶段,因此他们对于学习方面只有达到了良好的兴趣,才能更好的投入其中。因此在教学的第一步,教师要做的就是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感受到学习乐趣,从而主动的融入课堂环节。教师要将教学目光全部放在学生身上,要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到他们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等,成为学生学习当中的合作伙伴。很多学生在面对问题回答的时候都会产生畏惧心理,害怕自己回答错了。这种情况下教师则要做到合理的提问,并鼓励学生大胆的回答。其次,教师要积极的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例如在《中国的疆域》一节教学当中,教师要采取歌曲导入的方式来展开教学,让学生在延长《歌唱祖国》的方式下得到情感上的提升,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1]。这种方式下学生再来进入到研究性学习当中就会掌握更多的知识,让他们主动的投入到地理研究当中去。例如在学习人口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问“计划生育当中的政策都有什么内容?”然后让学生进行相关的知识收集,并在下节课上来讲讲看,从而得出自己对教学的看法和结论。
二、紧密的联系生活
地理知识本身来源于生活,也将应用到生活当中去。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当中与生活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初中的地理教学当中,教师一定要对生活化的方式加以重视,让教学更加的灵活化,提升教学当中的探究性。之所在传统的教学中会出现读死书、死读书的局面主要就是因为教学脱离现实,学生只能依靠书本来进行学习,难以将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联系到一起。而地理知识的学习主要就是为了让学生更多的了解到现实,能让学生更好的认识生活、环境和社会,促使他们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提升。生活是地理知识的来源,教师要将地理知识紧密的与学生生活之间联系起来,让学生的理解能力得到提升。例如在学习《分区地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告诉学生中部、西部和东部共同组成了我国的领土,并向学生播放一些新闻和纪录片等,让学生能将地理位置的不同和环境、文化等方面联系起来[2]。这不仅能加深学生的知识理解程度,也能让他们的视野得到有效拓展,促使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有效强化。
三、开展实践教学
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当中包含了地理、历史和政治等方面的内容,这样的课程也是最适合开展研究课程的。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开展研究式的学习模式,要了解到学生的特点,由于初中生本身认知能力是有限的,因此在研究过程中要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放在首要位置上,并以教材为基础,将生活和环境等方面结合起来。例如在初一的新生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地理实验,例如建立气象站观察天文、气象等,或者到校外观察一下山脉的走向和文化古迹等等,促使学生的地理研究兴趣和积极性能将得到提升。地理教学实践性很强,地理实验室地理课程教学活化的主要手段之一,而学生的观察能力也是配合实验完成的关键所在。例如在进行《水资源》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带到附近的化工厂,让学生看到污染废弃物的排放,并让学生进行记录和观察[3]。这种方式下学生将更加直观的了解到环境污染的情况,并了解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这种主动的学习方式既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也能起到深刻的教育意义。
结语:
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当重视起研究式教学的应用,要让学生更多的参与到知识研究和主动学习当中去,这不仅对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培养具有重要作用,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但由于我国当前阶段在研究式学习方面还不够深入,成功经验也比较少,因此,还需要更多的为之付出,找到更加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思源.初中地理信息化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的整合[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6 (03):77—80.
[2]苏小兵,薛耀锋,李治洪.支持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的电子教学地图设计及应用开发示例[J].电化教育研究,2013 (02):444—456.
[3]刘全科.初中地理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指导策略[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 (04):140—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