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欣
摘 要:在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在新工业革命正在来临之际,在中国正在向工业强国的行列阔步迈进之时,“新工科”计划可谓恰逢其时。本文从学习共同体中教师、学生两大视角设计制定符合高职新工科专业需求的新型学习共同体,构建适应高职新工科专业学习共同体特点的系统化课程体系、设计满足高职新工科专业学习共同体需求的立体化教学模式、打造符合高职新工科专业学习共同体需求的多元化教师团队。
关键词:新工科;高职院校;学习共同体
以目前高职新工科专业学习共同体打造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着眼点,从学习共同体中教师、学生两大视角设计制定符合高职新工科专业需求的新型学习共同体,打造能够满足学科交叉融合需求的,能够通过自身运作全面提升成员专业能力和教学能力的新型教学团队,构建能够满足学习共同体成员共同成长的新型课程体系,设计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行为自控、积极反思等教学模式,增强学生多元化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
1 研究内容
1)构建适应高职新工科专业学习共同体特点的系统化课程体系。根据构建主义观点,以师生共同成长有效性为基点,充分分析新工科专业交叉融合背景以及高职学生特点,了解师、生、企三方对学习的实际需求,按照企业实际业务流程,以企业真实任务为“驱动力”,以学生群体为课程教學主体,教师团队为保障主体,构建能够满足学习共同体成员共同成长的新型课程体系。
2)设计满足高职新工科专业学习共同体需求的立体化教学模式。充分研究各学习阶段多途径的知识技能提升途径,探讨师、生双方在学习共同体中的有效成长规律,以学生为教学活动主题,合理组织教学形式,充分培养学生多元化发展方向的素质和创新能力,深入探索研究高职新工科专业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
3)打造符合高职新工科专业学习共同体需求的多元化教师团队。摒弃传统的单一专业背景教学团队的组织形式,根据新工科专业对具体学科体系的需求,按照团队成员的学科背景、工作经历、年龄结构,合理组建教师团队,打造一个能够通过内部造血的方式成长的教师团队。
2 研究假设和拟创新点
本课题主要研究了新工科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学习共同体的构建,特色及创新之处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重新构建了适应高职新工科专业学习共同体特点的系统化课程体系。摒弃了传统教学中以知识体系为主的组织形式,将企业项目合理规划到各个学习阶段,根据不同阶段项目的实际需求,融入不同课程的知识,打造新型课程体系。
2)改变了师生双方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师生双方不再是主动被动关系,教师团队负责任务发布、技术咨询、资源保障,学生团队自行设计解决方案,学生个体根据个人意愿承担团队工作,充分挖掘学生在不同角色中的发展潜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3)颠覆了教学团队的组建思路,传统教学团队单一专业背景的组建模式已经不再适合当前新工科专业的需求,需要根据教师专业背景、技术职称、工作经历、学历、年龄等要素,重新组建符合高职新工科专业需求的新型教学团队。
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3.1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从高职新工科专业学习共同体具体需求出发,基于高职新工科教育和师生特点,以2~3个新工科专业为载体,对专业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师团队进行重新的规划和打造。本研究的技术路线如图所示。
3.2 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对国内外学者关于学习共同体和新工科相关的研究文献进行综合分析述评,研究高职院校新工科专业学习共同体构建所存在的可能影响因素,以此展开本课题所关注问题及其主要解决方案相关的探讨。
2)定性研究。以构建主义为基础,结合高职新工科专业学习共同体特点,探索解决目前高职新工科专业学习共同体存在的问题,研究符合高职新工科专业学习共同体的构建模式。
3)调查及实验研究。以2~3个高职新工科专业为依托,设计专业学习共同体构建方案。针对相近专业不同的学习共同体,采用不同的构建方法,进行模式试点实验,通过调研总结、优化完善、再总结提炼的一系列实验和迭代过程,在试点实施过程中对方案和措施进一步完善。
4)定量评价。根据有效动态框架和相关数据,建立动态分析模型,实证分析试点结果,客观、系统地对构建模式进行分析和优化,打造符合高职新工科专业学习共同体需求的构建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