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玉欣
【摘 要】导演在通过影像传达情感、意识的过程中,通过不同“意象”的构成来传达影片内涵是其重要方法之一。作为西方舶来品的电影的影像表意思維和传统美学中“立象尽意”的观点也具有契合的一面。本文从显性的“象”、隐性的“意”以及意象背后的文化与意识三方面,分析电影中的意象美学。
【关键词】意象;美学;文化与意识
中图分类号:J90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05-0091-01
“见乃谓之意,形乃谓之象。”意象最早出自春秋战国时期的《易传》,南北朝时期刘勰的《文心雕龙》将意象一词发展到极致。西方的意象一词最早是出现在诗论中的。英国的斯帕金将意象表达为“用任何一种方法勾画出来的任何一个想象的画面或其他经验, 它不仅可以通过诗人的某一感官, 而且还可以通过他的头脑和情感为他所感知……”[1]从中可以确认两者都认同意象是创作者的主观感情对所呈现的物像的解构后的重构,是隐性的“意”与显性的“象”的融合以及主观感情与客观物像的统一体。
一、显性的“象”
显性的“象”是指在影片中可见的,直观的影像元素,使受众在观看影片时可以直接观看到的基本的视觉元素。电影中的“意”是以“象”为载体,而“象”只有被赋予了一定的符号价值之后,才能成为有表意价值的意象。电影中的意象美学以声画为载体,导演在运用这些显性的“象”时必须要考虑让它们在影片的叙事中如何体现。
在张艺谋执导的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充满了有意味的“象”。电影中的大红灯笼是影片中的一个重要的“象”的代表,高高挂起的大红灯笼是“权利、宠爱”意象的外化。女主人公颂莲是影片的另一个“象”。颂莲是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是当时社会中为数不多的知识分子。颂莲是当时社会中的知识分子的意象代表。颂莲对嫁入大院有着深深的不满和愤恨,但在当时的社会大环境下,仍然摆脱不了被封建思想同化、吞噬的命运。在颂莲嫁入大院后,伴随着大红灯笼的一次次挂起、锤脚声的一次次响起,颂莲逐渐被封建礼教同化,在男权社会中逐渐失去了她知识分子所具有的抗争精神。颂莲为了能让自己的院子每日红灯笼高高挂起,在与各方太太的斗争中,逐渐将自己知识分子女性的身份丢在一旁,被封建思想左右,最后沦为了封建制度的阶下囚。除此之外,影片中太太们居住的院落也是影片中重要的“象”。太太们居住的院落四四方方,是一个“口”字的形状,与其说是院落,更像是一口四四方方的棺材。四位太太居住在四四方方的“口”中,隐喻了“囚”的意。
二、隐性的“意”
发展至今,电影一直被认为是具有特殊的表意功能和表意符号的视听语言,电影中的“意”是具有共通性的。在电影中,隐性的、非直观的“意”有着重要的隐喻的表达作用。这些隐性的“意”通常是由物、景等“象”来表现的。
在韩国导演奉俊昊执导的影片《雪国列车》中,生命的真理和人性的本质是导演想要着重表达的“意”。火车是承载这份“意”的重要的载体。大部分关于这部电影的研究都着眼于火车在影片中为叙事提供的表达空间,却较少关注火车这一“象”在影片中的意象设置。正所谓“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影片中的火车正是这样一个隐喻。火车的统治者生活在车头,穷人在脏乱不堪的车尾,每个人都按着严苛的规矩生活,这里的火车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缩影的“意”的契合。同时,火车上的等级森严的划分,是对国家体制的隐喻。社会大舞台上发生的故事被集中隐喻地放置在伸展的铁轨之上的密闭铁盒中。火车的前进方向通常都象征着目标和希望,周而复始的雪国列车没有带给火车上的人们任何目标和希望,也正暗喻了车上的人不出来做点什么,那么所有的一切都不会改变。
三、意象背后的文化与意识
电影中展现的带有意象的客观事物不再是现实生活中的物像本身,而成了自在的表意的“象”。意象与创作者个人的情感表达具有密切的联系。除此之外,与其所处社会的文化和意识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中国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有一套完整的文化体系与秩序,这套文化体系与秩序及其背后的独特意识也影响着电影中的意象。姜文的电影总是充满了许多有意思的意象,姜文也很喜欢讲述某个特定年代的故事。在姜文执导的影片《阳光灿烂的日子》中,“文革”时期的社会混乱的状态与影片主角马小军的青春时期的成长形成了一种观照的关系。影片表面上轻松、青春、阳光,但暗藏在背后的是高度扭曲和异化的政治阴霾对人性的压制和残害。马小军生活在这样的一个时代,并时刻感受着这种社会文化,但又因为是社会的“多余人”而游离于这种文化之外。在王家卫执导的影片《花样年华》中,旗袍是贯穿影片中的一个重要的意象。导演运用旗袍这一“象”体现了一种属于东方女性的古典气质。此外,旗袍更隐喻了传统,象征着传统意识对女性的束缚。通过不同的旗袍,暗喻了苏丽珍与周慕云两人的情感变化,两人尽管情愫暗生,但却始终未跨越雷池半步。旗袍在展现女性之美的同时,又对女性有高雅、雍容的要求。旗袍是苏丽珍循规蹈矩的体现,也是其在道德上的标尺,是她对周慕云爱慕之情克制的体现。而导演正是通过旗袍这一意象来传达他内心对孤独、压抑的认识。
参考文献:
[1]李孝佺.中西诗学意象范畴比较论[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