脆弱性下抗逆力框架的青海藏区脱贫攻坚研究

2020-03-27 12:10尹秀娟
北方经贸 2020年2期
关键词:脆弱性脱贫攻坚

尹秀娟

摘要:脆弱性和抗逆力的共同作用形成了青海藏区动态的脆弱性贫困,政府—社区—个人的抗逆力聚集与整合是实现稳定脱贫的内在力量。现主要对青海藏区农牧民生计和多元主体抗逆力进行分析,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政府要建立功能完善、反映迅速的贫困治理体系;拓宽生计渠道,增强个体抗逆力;加强农牧民的思想文化教育;重新树立村集体组织的权威性与公信力等发展对策。

关键词:抗逆力;脱贫攻坚;脆弱性

中图分类号:F12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20)02-0030-03

青海藏区贫困规模大、贫困程度深、返贫率高,脆弱性贫困已深深嵌入到当地农牧民的经济生活中,成为该区域的区域特质。要实现农牧民的稳定、持续脱贫,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就要有效阻断青海藏区的脆弱性贫困难题。目前,对青海藏区脆弱性贫困问题的研究多侧重于脆弱性与可持续生计、区域视角、金融视角和文化学等角度,忽略了贫困具有的应然状态—抗逆力。基于此,现从脆弱性与抗逆力角度出发,在对政府—社区—个人抗逆力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扶贫中存在的问题,从如何更好的培育抗逆力,降低脆弱性提出自己的思考。

一、青海藏区农牧民生计分析

(一)多重脆弱性累积

生计既是一种行动又是一种过程,而生态环境是生计演化的基础。青海藏区是除西藏以外全国最大的藏族聚居区,由于大部分处于高寒牧区、干旱山区和沙漠化地区,与平原地区相比,这里的生态更为脆弱,人口承载力较低,可以用于生计的自然资本十分匮乏,农牧民的生存方式是直接依赖自然资源以获取生存必需的食物、能源和收入,而频发的自然灾害使这种生存方式变得易发脆弱,在追求生计资本福利最大化的过程中,陷入了“贫困—人口—环境退化”的恶性循环。有数据表明,青海藏区重灾年返贫率高达70%。同时,在脆弱生态环境演进下的牧民经济的脆弱性,在藏区特殊的历史发展和社会文化的影响下,会陷入“农村—农业—农民各自发展条件不足”的恶性循环,形塑出权利、文化、区域等的脆弱性,多重脆弱性的累积是牧民贫困的根源。

(二)脆弱性与抗逆力共同作用

直接依赖自然资源以获取生存必需的食物、能源和收入的传统粗放的农牧业生计方式是农牧民对高原自然环境的一种适应性抗逆。随着社会化大生产对青海藏区自给自足封闭性的打破,市场交换在农牧户生计中的功能与地位得到重构,使农牧户在抗逆过程中寻求其它多元化的生计方式,非农化或规模化生产是农牧民对以竞争和效率为特征的市场的一种适应性抗逆。在风险冲击本身的危害性和政府应对能力一定的条件下,抗逆体现为个人或家庭通过对已有生计资本的转化来实现,而转化的可能性主要决定于贫困家庭和贫困农牧民的脆弱性状况,同时区域的脆弱性会对转化起到抑制或促进作用。

在复合生态系统脆弱的整体性背景下,历史脆弱性的累积使现实依然脆弱,这种脆弱体现在青海藏区个人和家庭生计资本匮乏、受教育程度低、生计策略单一。体现在社区和区域范围就是市场发育程度低、市场机制不健全、社会经济结构单一、环境退化等。因此,微观层面的农牧民不具有抗击一定风险冲击(自然灾害、疾病、教育、缺乏劳动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不足等)的能力,宏观层面的区域(社区、农牧业合作社)抗逆力有限,也不具有化解农牧户生计行动中的风险。当脆弱性足够强大时,生计输出就呈现出脆弱性贫困的结果。值得重视的是,这种高脆弱性的存在不仅强化了贫困牧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和掠夺,而且也打击了牧民抗击贫困的信心,削弱了政府抗逆力的效果。

二、青海藏区多元主体抗逆力分析

(一)个人抗逆力

1.生计资本匮乏,财富积累能力不足。一方面,自然环境、社会历史状况等多重脆弱性的累积长期影响了农牧户的生计资本积累。据调查,藏区的贫困牧民绝大多数没有自家的草场,生计资本严重不足。另一方面,相对封闭的地理和市场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特色农牧产品的市场交易。更为重要的是,受宗教信仰和传统观念束缚,牧民市场意识淡薄,可交易资源匮乏,经济收入微薄,抑制了农牧民财富的积累,使他们始终处于低水平的贫困状态。

2.受教育程度低,削弱了牧民的生计能力。“惟有人类素质和能力的发展才是取得任何新成就的基础,才是通常所说的‘发展的基础。”生计能力的增强能使牧民灵活应对市场的变化,并及时根据市场信息拓展生计渠道,通过发展种植、养殖、旅游等多样化的生计方式,更好地将自己的已有资产转变为资本,获得经济收益增强对贫困的抗逆力。而教育无疑是一种提高生计能力增强家庭抗逆力的有效途径。据统计,青海藏区人均受教育年限仅4.5年,比青海省人均受教育年限少1.7年,与全国相差4年。从长期效应来看,低人均受教育年限,阻断了贫困牧民通过学习增强技能,拓展自我生计能力的可能。

(二)社区抗逆力

社区是农牧民生产生活的场所,是联系社会、政府与个人的纽带。社区抗逆力是通过组织的力量对农牧户生计予以支撑和保障,增加农牧户的生计渠道,强化农牧户的抗逆力量。因此,社区抗逆力的增强,对缓解生计脆弱性贫困有着重要意义。集体经济的发展状况、基層组织的强弱以及社区成员间的联系决定了社区抗逆力的大小。一方面,受青海区域发展环境的制约,藏区集体经济的发展几乎为零,根本起不到为农牧户储备资源、提供发展条件和服务,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集体经济实力的残缺也弱化了基层组织的权威性和影响力,村级干部文化素质水平低,不具备汇集农户个体资源开展生产合作和交换资源,促进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能力。同时,能人、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的缺乏抑制了扶贫项目的发展,辐射带动效果低。

(三)政府抗逆力

由于民族地区的特殊性,青海藏区社区自身发展先天不足,其抗逆力量和效果非常有限。因此,政府应该在青海藏区的扶贫开发中发挥强有力的作用。政府一方面具有直接强化牧民抗逆力的作用,如提供低保、产业项目、就业机会以及金融支持等。另一方面,还具有通过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免费教育、医疗保障等措施间接提高牧民抗逆力,降低牧民在风险冲击下的脆弱性作用。但就目前而言,由于个人与社区抗逆力的不足,政府的抗逆效果表现不佳。以产业扶贫为例,扶贫项目的选择受制于地区发展水平以及牧民的文化素质,普遍是规模小、附加值低、产业链短、同质性强的初级产品,牧民在交换中无法获取高收益。同时,资金以及后期技术指导的匮乏成为其产业发展的瓶颈,产业扶贫对贫困牧民增加生计资本降低脆弱性的惠及度并不高。例如,增加就业机会方面,短期技能培训受到牧民自身文化素质以及区域市场发展制约,转化效率不高。而外出务工同样受人力资本薄弱的制约,选择空间仅限于体力劳动,收入低而且得不到保障,风险大稳定性不强。

三、青海藏区脱贫攻坚策略思考

根据对青海藏区扶贫工作的已有研究总结,目前普遍存在三个问题。一是政府各职能部门彼此封闭,缺乏沟通与合作,没有整体的规章制度可循。政府官员缺乏风险意识,危机管理能力严重不足,整体上降低了政府扶贫效率。二是贫困农牧民对政府的依赖性强,缺乏风险意识与主观能动性。缺乏承担高收入工作的知识与技能,生计渠道单一,生计资本积累不足,抵御風险能力低。三是村级领导与组织能力欠缺。村集体经济、农牧民合作社组织发展缓慢,组织化、专业化程度低,在推行特色农牧业产品的市场化中,对农牧民的引导、适应以及降低市场风险的能力非常有限。

青海藏区脱贫攻坚的根本是脆弱性贫困的阻断。因此,其未来贫困治理应聚焦于减少脆弱性,通过政府—社区—个人多元主体抗逆力的聚集与整合,夯实脆弱性贫困群体的生计资本,并提升其生计资本转化能力,实现稳定脱贫。就未来政策而言,应在强化政府力量的同时,补齐个人与社区抗逆力不足的短板,在政策设计上要能体现。

一是就政府来讲, 要建立功能完善、反应迅速的贫困治理体系,打破政府各职能部门间彼此独立、封闭的现状,提高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应急联动及组织反应能力。强化政府的危机管理意识,做好防范与事件发生后的具体应对工作,有效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提升政府的扶贫效率。二是拓宽生计渠道,增强个体抗逆力。赋予农牧业发展多功能性质,对传统农牧业延伸产业链,让更多牧民参与到产品的生产、加工以及销售等环节,分享经济成果。开辟多形式旅游项目,通过一、二、三产的融合带动牧民参与到旅游业的发展中,实现资源向资本的转化,增加收益。强化人力资本投资与产业对接的技能培训,增强资本的转化能力。三是加强农牧民的思想文化教育。通过事前风险意识的增强,事中生计渠道的多元化、生计转化能力的提高,事后心理疏导等,重新树立农牧民抗击风险的信心与主观能动性,增强个体抗逆力的效果。四是重新树立村集体组织的权威性与公信力。探索建立适宜农牧区的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实现集体经济破零。要通过培养优秀带头人和开展集体主义精神的教育方式,让农牧民参与到集体经济中来,强化集体经济在降低贫困主体脆弱性的功能,增强社区的抗逆力。

参考文献:

[1] 久毛措.基于贫困脆弱性与可持续生计的我国藏区扶贫开发的长效性思考[J].中国藏学,2017(2).

[2] 李雪萍.反脆弱发展:连片特困地区贫困治理的新范式[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3).

[3] 李海鹏,梅傲寒.民族地区贫困问题的特殊性与特殊类型贫困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3).

[4] 王淑婕,顾锡军.区域发展视野下的青海藏区扶贫开发困境与解策[J].青海社会科学,2012(3).

[5] 张华泉.正规金融对西部民族地区脆弱性贫困的治理研究——以宁夏农村为证[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18(3).

[6] 西部农牧民反贫研究课题组.西部民族地区贫困农牧民反贫路径探究[J].岭南学刊,2015(5).

[7] 秦红增,唐剑玲.定居与流动:布努瑶作物、生计与文化的共变[J].思想战线,2006(5).

[8] 杨 帆,庄天慧,龚荣发,曾维忠.青海藏区县域多维贫困测度与时空演进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7(22).

[责任编辑:王功巧]

猜你喜欢
脆弱性脱贫攻坚
区域生态脆弱性与贫困的耦合关系
基于PSR模型的上海地区河网脆弱性探讨
陕西省资源型城市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价
陕西省资源型城市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价
胶州湾海岸带生态脆弱性时空变化分析
河北省开发性金融扶贫浅议
为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闯出新路
打赢脱贫攻坚战,民主党派如何作为
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的脱贫攻坚——基于新闻联播相关报道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