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哲学视域下文化自信的生成逻辑探析

2020-03-27 12:10童灵玲
北方经贸 2020年2期
关键词:可能性必然性文化自信

童灵玲

摘要:中华文化自信的生成逻辑有其必要性、必然性、可能性。从生成历程看,文化自信是应对近代外源性文化危机、新时代多元文化交锋和实现人的未来发展图景的要求;从必然性看,文化自信根植于传统文化的生长性及超越性、中华文化的通变性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并且,文化自信在主体自我意识的确证和中性思维方式的确立中实现可能。

关键词:文化自信;必要性;必然性;可能性

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20)02-0001-02

当代中国文化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合理逻辑,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1]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民族精神独立性。[2]上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自信”的命题论断,深刻改变着中国文化生态的面貌。本文拟围绕文化自信生成之必要性、必然性及可能性,对文化自信的生成逻辑进行探讨。

一、生成的必要性

(一)近代应对外源性文化危机的要求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之所以不自信,是外源性文化危机的结果。中国传统社会后期主导性文化模式虽低效率运作,却依然维持稳固结构,传统文化的“道一无二”、“内圣外王”、“重义轻利”等主流思想难以孕育资本主义发展的土壤。直至西方用“坚船利炮”血腥打开国门,一种完全异质的新文化强势侵入,传统文化模式的超稳定结构被破坏,进入文化的怀疑和裂变期。于是,国人社会变革的手段往往是采取一系列工业文明的社会机制和自然主义的文化基因的嫁接尝试,而不是在文化基因和社会机制的适匹性条件下进行社会变革。可以认为,近代以来的文化不自信溯源于前文明形态对阵后文明形态的落伍,生发于自在自发的经验型文化模式向自由自觉的理性文化模式的折服。如果不在文明形态的进化对接中、在中华民族的建设创造中,挖掘文化自信的空间、根植文化自信的土壤,就可能造成中华文化的失落和湮没,民族信仰的无根和空洞。

(二)新时代多元文化交锋的要求

一是文化消费主义带来的人的异化困境。资本运作下的商业文化本身空无一物,它通过与大众文化或精英文化的媾和输出感官性的短暂快感,建构起涉及所有文化事态的文化消费体系。商业文化借助文化产业链生产标准化商品,通过消费再生产培养趋同的文化品位,最终完成对人的精神殖民。此时,文化开始成为符号,人成为标准生产线上的单向度的人。这就关涉到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之必要性,通过内在性的文化心理认同对自身优秀文化形成高度自觉认知,方能走出异化困境、满足人之整体性生命需求。

二是文化虚无主义对中华文化自信的解构。以媒介为基础的现代主义文化否认理性秩序,消解道德规范,用本能替代审美,使文化陷入异化。自媒体时代文化虚无主义通过碎片化、迷惑性、即时性的大范围传播,对中华文化“去历史化”、“去思想化”、“去价值化”,进而动摇中华文化立场,架空中华文化支撑。文化虚无主义否认文明多样性,无视文化内在发展逻辑,用形而上学的方法任意打扮中华文化,妄图造成中华民族的精神贫血。只有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上树立理性的文化自信心,方能在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化危机中安身立命。

(三)人的未来发展图景要求

当前,认知世界经验化,资本逻辑下的工具理性用异化的力量进行“软性殖民”,个体若缺乏文化自信心,就极易受限于文化表象而发展成潜在性的“群氓”。并且,现代社会流动性加剧导致群体生存关系淡漠,对平等化的追求在释放个人欲望的同时使得部分个体脱离社会成为相离散的原子式个人。个体如果不能通过自身对文化的解读、重塑,再解读、再重塑而在内心深处建构起一套价值体系,那就只能在被动接受多重相异价值观冲击中迷惘、迟滞。

二、生成的必然性

(一)传统文化的生长性及超越性

中华文化是世界上唯一没有断过流的文化,它之所以能繁衍延续,是因为具有强大的内生性。传统文化以“天人合一”为核心理念,这种整体性观照不利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分化,导致传统中国难以步入自由自觉的理性文化模式。但也正因此,中华民族始终固守着根的文化,从未中断。传统文化的强大可生长性为人与宇宙、人与自然、人与人的相处都提供了丰厚思想资源,建构了独有的文化生态。内生性的顽强生命力使得中华文化只是吸收外在的文化养料,来繁茂中华文化的大树,使得中华文化一脉相承。

中华传统文化强调的是以群体为本位的普遍性品格,这种早熟的文化模式与后现代文化中超越民族性的世界文化基因极其相符。全球化时代,世界文化呈现出空前的整合现象,文化冲突加剧、文化霸权盛行都诉求建立具有共同性的人类基本文化精神。传统文化追求天地万物永恒性,探寻人的生命和价值意义,将个人有限价值置于天地生民的无限追求中,主张“舍生取义”、“仁者爱人”。这些观念都是未来人类文化景观建构不可或缺的要素,是解决后现代人类精神困境的关键。因此,中华文化涵盖的超时代价值也就必然催生中华文化自信。

(二)中华文化的通变性

梁漱溟先生指出,“中国文化是以意欲自为、调和、持中为根本精神的”。[3]由此关涉到文化自信之另一必然性,即中华文化所具备的灵动通变属性。中华文化拥有兼收并蓄的品格,唐诗宋词的音律基于印度梵音学,中国禅宗源于古印度佛教,中國共产党人关于文化的建设理论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也就是说,中国的文化自信,是建立在对异质文化的消化吸收、扬弃同化之上的。中华文化拥有汲取现代优秀成果扬弃传统文化的能力,具备借鉴西学合理成分涵养中华文化自信的方法。

中国始终追随时代进程,实事求是地调整自身发展战略,我们的理论经历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嬗变。纵观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历程,几百年来核心理念不曾进行新的充实,社会进程没有新的推动,我们是必然有理由自信的。中华文化始终在通变,在发展,在创新。

(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支撑

中国文化自信的必然性其实在马克思关于“两个必然”的揭示中已然澄明。从科学上看,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不可調和,必然走向灭亡;从道义上看,社会主义形态比资本主义形态更为正义。正如雷家军所言,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所遵循的逻辑结构是马克思主义的人民逻辑、实践逻辑及和谐逻辑。[4]首先,我们的文化自信源于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依靠共同进行文化创造,彰显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及优越性所在;其次,我们的文化自信坚持了认识论实践第一性的观点,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逐渐深化并推动着实践发展的;再者,我们的文化自信依据文化的内在发展逻辑而建立,与中华文化的思想底蕴相契合,与开放包容的发展途径及和谐共生的发展目的相耦合。中华文化自信的必然性蕴含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支撑中,是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正义性所决定的。

三、生成的可能性

(一)主体自我意识的确证

人的实践行为的展开过程即是主体自我意识的确证过程。现代社会,文化发展加剧个体冲突的同时促进了人自我意识的觉醒,个体的意识自觉要求自由的有个性的文化发展。文化的多元发展从不同层面开拓了个人的认识视野,挖掘了人的精神潜能,使得人的自我意识在实践中拓展和深化,又反过来主导人进行自我实现、自我超越。可以认为,主体自我意识的确证为个体生成文化自信提供了可能性条件。

(二)中性思维方式的确立

中性思维方式要求立足于事物的整体性,看到事物双方的共生共存,在动态性中把握对象。中国传统哲学的“中庸之道”“和衷共济”都蕴含着中性思维的智慧,这为当前坚定文化自信提供了可能性。我们要坚定的文化自信不是单一文化的自信,是扬弃后的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借鉴西学合理成分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文化自信的生成不只是一个观念性问题,更是一段现实进程。突破现代性文化危机的羁绊,要求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整合中国传统文化资源和人类优秀文化成果。[5]用辩证法的中性思维去建构和谐的人际关系、社会关系,调和不同文化基因,呈现了文化自信的可能性。

四、结语

不可否认,当前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尚未完成,其内部还未形成足以支撑科学技术和市场经济的主导性文化精神。应当看到,今天的中华民族是绝对有理由自信的,我们的文化自信心源于中华文化的生长性、超越性、通变性,源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支撑,文化自信在主体自我意识的确证中,在中性思维方式的应用中愈发明朗。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更好完成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使命任务[N].人民日报,2018-08-23(01).

[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16.

[3] 徐洪兴.二十世纪哲学经典文本——中国哲学卷[M].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458.

[4] 雷家军.文化自信: 历史、理论与逻辑[J].理论学刊,2016(6):145-152.

[5] 刘力红.何以建构超越现代性文化危机的文化自信[J].江淮论坛,2019(2):69-74.

[责任编辑:方 晓]

猜你喜欢
可能性必然性文化自信
观念可能性与现实可能性
个人在国际法中的地位
小学数学《可能性》智慧教育案例设计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偶然中的必然——夏娃偷食禁果原因的哲学性分析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