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海华?黄灿
以企业为中心的高职产学研教学模式的优化,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综合能力的提升,本文主要阐述高职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的现状,进一步探讨以企业为中心的高职产学研教育模式的实施路径。
一、 高职产学研合作教育内涵
产学研合作教育和传统的教学模式不一样,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是单纯的重视知识的传递,而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学校和企业共同合作,共同培养企业所需要的专业方面的精英人才。也就是说,产学研合作教育重视的是人才的培养,它将学校、企业和科研院三者的教育优点结合起来,使学生有机会将课本上所学知识和实际工作实践相结合,致力于培养出可以适合不同用人单位的专业型人才。产学研合作教育中的‘产是教学的基础,‘研是教学的桥梁,‘学是教学的核心。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原则就是产和学双向参与,工学相结合、上岗实践是它的实施具体途径。
二、 目前我国高职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现状
我国的高职产学研合作教育已经有 20 多年的发展历程了,它不管是在理论研究上还是实践运用上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我国通过借鉴外国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经验的基础上, 制定了一些这方面的教育模式,明确了产学研合作教育管理建设中的认识,志在提高学生的素质。特别是《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 号)文件要求,高职院校要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深化校企协同育人,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推动校企共建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技术服务和产品开发中心、技能大师工作室、创业教育实践平台等,切实增强职业院校技术技能积累能力和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积极推动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一体化育人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建立产学研结合的长效机制。但是,毕竟我国高职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起步太晚了,所以在教育方面还是存在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企业、学校和社会对高职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认识还不是很到位;高职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具体目标还不是很明确; 高职院校的科研、教学乃至于实践方面的能力都比较弱等等。
三、 构建高职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基本模式
所谓的“产学研合作”就是产业、学校和科研单位的合作。具体来说就是充分利用这三者的有力资源,致力于建造一个合作搞研发和合作培养高能力人才的大平台,这将会是高职院校培养先进人才的一个重要模式。我国高职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有很多,例如 2+1 模式、工学交替模式等。高职院校的教学形式也有很多,例如在人才培养方面校企双方共同参与,校企联合培养,共建专业,组建订单班,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工程实践能力,优化学生学习实践环境,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
目前我国高职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按照合作主体的关系可以分为:①校内产学研模式,这种模式需要要求高职院校根据学生的培养方案而建立的,它主要与校内的产业和企业相联系,让这种模式与课堂教学相融合。这样既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又为学校增加了更多的物质条件。②双向联合模式,这种模式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依靠当地的产业来办专业,需要产业的依托,所以是一种双向联合的方式。③多向联合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要求很高,高职院校需要选择现代化程度很高的院校或者企业进行联合,并且还要和所选择的专业相近,只有这样才能使所有的合作相互融合,达到教学的目的。④以企业为模式,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产业模式并结合高职院校的相关专业,培养具有针对性的专业性人才。
实际上,高职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是一种学生和社会共同需求的模式,这些模式一定要遵循教学的规律,同时还要符合经济的发展要求和学生的就业需求以及社会需要人才培养的需求。所以,在产学研合作教育基本模式的构建上,高职院校需要结合自身的发展要求和优势进行优化和选择,不必套用其他高职院校的模式,要做到形式的多样化。
四、 以企业为中心高职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的实施路径
我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与东软集团东软睿道公司实施产学研合作办学,四年来,通过校企共建工程实践教育基地,合作办学及专业共建,企业全程参与专业建设、学生管理及教学活动,在校学生规模达到 800 人,毕业学生社会反响好。下面介绍一下我们的具体做法。
(一)校企共建工程实践教育基地
合作共建“长沙职业技术学院--- 沈阳东软睿道教育服务有限公司华中区工程实践教育基地”,着眼于协同创新的改革发展要求,共同开展IT人才工程实践能力教育,深入推进校企共赢的产学研结合。
(二)校企合作联合招生
专业的招生工作由企业老师为主导,学生入校后,东软睿道公司即与学生签订了就业协议,即学生一入校就具有了双重身份。从学生入学便开展职业素质培训课程、职业能力测评、就业指导讲座等活动。
(三)专人管理保证良好的校企接口
企业配备合作院校专员,提供校企合作接口,并按照每100 名学生配备一名校企合作专职管理老师,负责教学监督和学生管理,包括:监督教学计划制定、教学过程执行情况;企业讲师授课安排;组建东软班学生干部管理团队;学生日常管理;特色活动组织;收集统计合作专业班学生每月量化考核管理表格以及月度讲师及年终优秀学生评比工作。
(四)企业参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及核心课程的实施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大纲、教学计划均由学校专业负责人与企业技术总监联合制定,企业负责专业核心课程授课、行业讲座、课程实践指导等的教学。根据上一年度的学生就业反馈情况,结合当前企业对人才的技能要求的调查结果,共同协商进行实时的修订,确保教学内容贴近企业需求,为学生高质高薪就业服务。
校企合作班按照“1.5+1.5”的教学模式进行,后“1.5” 年中又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学生主要在校内,由企业派出项目经理负责专业核心课程授课、行业讲座、课程实践指导等课程的教学。第二阶段主要在企业的实训基地内进行, 由企业负责在生产中所需要的相关工具与技术的授课,并采用生产实训的方式,让学生接触到企业中的工作流程、规范和技巧,为就业做好技能和心理上的准备。
在课程的设置上还增加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课, 为学生走向社会后的高薪高质就业打好基礎,并对学生职业发展带来持续的助力。校企合作专业还定期举办相关的技术竞赛活动,通过奖项奖品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应用所学习的知识进行创新创业的尝试,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思维能力。
(五)企业为院校提供师资培养
面向“双师型”教师的联合培养,一是通过安排学校教师到企业关联单位进行真实项目实践锻炼;二是每年寒暑假期间企业开设计算机行业相关培训班对学校教师进行免费培训。如 2017 年暑期学院老师参加的培训包括在广州举办的HTML5 前端开发师资培养(省培计划),以及在秦皇岛举办的 2018 年全国高校大数据应用技术。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职产学研教育模式中,企业和高职院校以及学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我们需要通过不同的方式来优化产学研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优化学生的服务。在产学研教育模式中,其主体是学生,我们要使学生在完成学业以后,可以有更好的就业机会,从而获得学生和家长以及社会的认可,这是十分重要的。我们要不断的升级和改革产学研模式教育,不断加强对产学研模式的管理,提高其质量,以此来获得更加的竞争力,这对于高职院校产学研模式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作者单位:长沙职业技术学院)